温潘亚:文化传承发展与文学批评话语建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211 次 更新时间:2024-07-29 22:13

进入专题: 文化传承发展   文学批评  

温潘亚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国文学积淀深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推动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建构中国特色文学批评话语体系,既是对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发展历程的总结,也是对我国文学批评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新时代文学批评工作者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三千年中国文学的历史文脉,谱写中国文学批评的当代华章。

坚持守正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建构中国特色文学批评话语体系要“守正”。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宏伟实践中展现出强大伟力,在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彰显其真理力量。

所谓“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所谓“守正”,就是要坚守中国文学的根本特点、核心价值、基本精神、研究方法及内在特质;把握中国文学的基本思维模式、审美规范和表述方式,诸如中国文艺理论的整体性思维、形象性表达、多义性指向、现实性关怀、简洁性表述等特征,文以载道、经世致用、情理统一、美善合一的价值与审美追求,对人间关爱、忧患意识、修齐治平、救世情怀、救天下之溺的道义承担和积极入世精神,以“源流正变”为中国文学发展的中心命题,以“同源异流、伸正诎变、返本归源”以及“风雅正变、质文代变、诗体正变”等构成不同的表现形态,以立体、正体、变体、得体、破体、失体的文体话语链条等为标志的文学批评方法等。

所谓“守正”,就是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重要元素。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总结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

化古为新

中国话语建构是塑造国家形象的现实之需,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题中之义。所谓“创新”,是指在建构中国特色文学批评话语体系过程中,要坚持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鼓励创新思维。事实上,在我国当代的文学批评领域,还是存在以洋为尊、唯洋是从现象的,表面上看这是方法问题,其实是理论观念问题;在文学批评方法上存在削足适履的问题,造成许多评论丧失了中国文学的民族性与丰富性;在批评实践中存在将中国文学研究西方化等问题。

建构中国特色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文学实践,吸收中外文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以当代中国的文学批评实践为基础,面向当前中国文学实际,建构符合中国文学特点、彰显中国文学精神、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必须在新时代的文学批评实践中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好话语建构的主体性与原创性、继承性与创新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内在逻辑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的当代创造,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实践的有效结合。

建构中国特色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必须挣脱以洋为尊、唯洋是从的樊篱,走出机械套用、强制阐释、错位解读的误区。避免简单机械地运用西方文学话语体系中的诸多理论范式、批评模式及方法体系来评判和衡估中国文学的高下优劣。西方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和言说方式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评价标准,与中国文学存在着巨大且明显的隔阂与差异,它不可能准确、深入、客观、全面地展示中国文学的真实面貌,与中国文学传统以及当下的文学创作实践明显不相适应。当然,在开展文学批评时,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拒绝西方文学批评话语中的合理因素,包括各种理论、范畴、概念、术语等,它们是非常重要的参照因素,对其合理之处可以借鉴和化用。

建构中国特色文学批评话语体系是中国文学发展的现实之需和历史呼唤,也是新时代赋予文学批评的神圣使命。我们必须坚持和站稳中国立场,立足中国文学本位,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中的精华与精髓,全面、辩证、客观、科学、批判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学批评理论话语,特别是其中的各种批评模式与批评方法,密切联系与客观面对当下的文学实践,以中国思想、中国观念、中国学术、中国表达为基础,构建中国文学批评话语范式与方法体系,以此开展文学批评,探寻中国文学规律,阐释中国文学思想。

融通中外

我们要以科学化、民族化、现代化且具创新性的表达方式,努力构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学批评生态格局,“将中华民族的胸怀、情感、良知以及当代中国文学的实践经验,融入新思想、新概念、新范畴、新术语、新理论、新主张、新标准、新规则、新表述、新路径的创造之中,努力打造开放融通、互学互鉴,且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也就是中国话语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温潘亚《重新解读伟大的文学传统——谈建构中国话语的文学史写作范式体系》)。在立足中国、继承传统、融通中外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创出新形式。在和而不同的多声部中展开古与今、中与外的文学对话,为讲好中国文学故事、使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的多声部合唱中更好地发出自己声音作贡献。

我们要努力梳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发展与演进轨迹,总结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构成与特点及其现实意义、当代价值,确定建构中国特色文学批评话语体系的基本原则、价值取向、观念体系、问题意识,以及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的基本构成、概念范畴、话语模式。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不应以西方文学批评的范式或标准来梳理、剪裁和阐释,“而应当是内在于中国文化的,是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产生、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理论内蕴以文学审美的方式加以理解与诠释的结果”(党圣元《新世纪文学史理论研究的新格局、问题意识及方法范式》)。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展示中国文学的丰富内涵,充分、完整、深入地呈现中国文学深刻独特的精神品格与审美追求。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百年中国文学史编撰研究”(23AZW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京财经大学教授、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进入专题: 文化传承发展   文学批评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文艺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382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