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武华 杨再来:习近平关于美育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与哲思理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459 次 更新时间:2024-07-25 22:48

进入专题: 美育  

贺武华   杨再来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1793年,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发表《美育书简》,标志着“美育”作为一个专有概念被正式提出。他在提出“美的教育”这一概念的同时,还将“审美教育”简化为“美育”,系统论述了其性质、特点及作用。1901年,蔡元培在他的著作《哲学总论》中,首次引用西方“美育”概念。他的美育理念认为,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源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感情的陶养。这种陶养就在于美育。塑造完整而全面的人,也正是美育的宗旨。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将历史进程、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类社会改造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为“美育”这一概念注入了更具时代价值的内涵。

一直以来,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工作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美育工作,以回答时代之问的政治站位,提出对新时代做好美育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亲切回信,提出了加强美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为做好新时代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有力推动了新时代学校美育的发展,也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厘清习近平关于美育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坐标方位及其哲学基础,一方面是在立足现实中回溯历史;另一方面是在展望未来中推进落实,均具有深刻的意义与价值。

一、习近平关于美育重要论述的核心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美育工作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关于美育的讲话、谈话、回信、指示,系统构建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的美育思想,为新时代做好美育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南。

(一)“文化育和谐”的美育功能

中华美育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以文化人,最早出自《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表达了中华先民的教育观与价值观。我国古代“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是古代读书人必须掌握的技能,也颇有古代版“五育并举”的意思。“六艺”涉及君子培养的各个方面,在礼乐和骑射方面都提出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合而为一”的和谐美感。春秋时期,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有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对君子“六艺”作出的论述,更奠定了审美教育的和谐基础。唐宋时期,社会发展达到鼎盛状态,宋代书院兴盛,这使得文人阶层扩大,儒家的美育思想中的“和而不同”与和谐内涵也得以传承和发展。纵观古代文人对审美、文化和艺术培养作出的论述不难发现,虽然他们没有直接表达“美育”一词,其思想中却天然地包含了对美育的理解和重视。特别是儒家对君子“六艺”的培养要求,更是与现代的美育思想的“和谐功能”相契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赏我国古代美育思想,十分重视美育教育,主张审美教育中艺术文化的“育人”与“和谐”功能,强调“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对美育工作的重视可追溯到他在基层工作时期。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中写道:“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这篇《文化育和谐》的短评,初步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对美育功能的重视。他在另一篇短评《文化产品也要讲“票房价值”》一文中也强调,“先进的文化产品,应当既体现先进性,又能体现群众性;既不趋利媚俗,又不远离市场,忽视市场”。由此可见,习近平同志已经关注到了好的文化产品应该要贴近群众,通过创作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产品,进而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二)“坚守人民立场”的美育本质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作中不仅发现了美无处不在,而且总结了美的规律,并不懈探索着美的真谛,积累着美的感悟。美的成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伟大精神财富,其不应被束之高阁或贡于庙堂,而是应该用来服务于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的人民群众。

在2014年10月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文艺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就是“人民性”,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开展文艺工作提供了思想引领和根本遵循。他强调:“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在文艺创作中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提出的根本要求,也体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守正创新。如何创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如何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那就是“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艺的繁荣发展,才能够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的美育功能,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涵养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情操。

(三)“提高人文素养”的美育目标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美是人在主动生产和创造过程中,使自己的生命处于解放状态而获得的主观感受。在此意义上,美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一种生命塑造,它激发美感、挖掘潜能、彰显智慧,对人生具有润物细无声般的化育,属于本体层面的教育形式。其核心是培养生命意识,了解生命价值;其内涵是尊重和珍惜生命,发掘生命的社会意义,并将真、善融入美的形式,使单纯的审美臻于大美之境。每当灵魂与精神远离,生命逐渐蜕化为一种动物性存在时,美育便凸显其功能,成为人性摆脱畸形状态的重要方法,使之再现崇高,重放光明。由此可见,美育是知性与道德的中介,也是必然王国通往自由王国的津梁。正是美育,让生命之花绽放得坚定、优雅而且绚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落实这一重要要求,就要下大力气改进美育工作,将其作为推动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环节。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作出了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部署。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作出了全面部署,使得美育工作有了明确方向和实施途径,对新时代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23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这是对《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延续、深化和推进,以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整体推进学校美育工作,要求以美育浸润学生,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审美和人文素养。

(四)“以美育人”的美育总要求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有别于前人的最独特之处,就在于它主张人类审美活动的目的,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非沉溺于虚幻的精神王国以致脱离现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也有很大的继承与发扬。美育有多种路径与方式,总的目的是做到“以美育人”。

艺术与审美,皆是人类生命自由的表现,艺术源自审美,它以审美为基础,是审美文化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欣赏和理解不同的艺术作品和文化,从而增强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还高度重视文学和艺术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独特作用,指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美育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进程中起着重大作用。

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他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在这次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总结了加强美育工作的总体要求。首先,我国的教育方针决定了新时代美育工作要紧紧围绕着立德树人进行,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指引。美育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怀,使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实现“以美育人”。其次,美育工作要扎根时代生活。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艺作品必定是苍白无力、无病呻吟的。再次,加强美育工作必须遵循美育的特点。将学生审美、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美育的核心,重点培育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不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最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五)“坚持培根铸魂”的美育方向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这就为新时代抓好教育,特别是加强美育指明了方向。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同样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美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希望。

文艺工作作为培根铸魂的工作,必须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艺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重大使命,要在培根铸魂环节上下真功夫,练真本领,展现文艺工作者新时期的新担当。在锤炼品德修为的前提下,在坚守人民立场的站位上,在与时代同向同行的道路上,展现“以文化人”的力量。美育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开篇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这足见美育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在培根铸魂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达致美美与共”的美育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这就为新时代“达致美美与共”指明了方向。

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中提出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城邦公民勇敢、节制、正义等美德的重要性。作为西方艺术的共同源头,古希腊艺术与古罗马艺术的文化价值无可替代,千百年来一直诠释着美的百花齐放与生命力。古罗马的雕塑艺术强调对人物的情感表达,以及对细节的精细刻画,如:古罗马的雕塑奥古斯都像就展示了奥古斯都皇帝的威严和力量。而古希腊的雕塑艺术则更注重对人体的形态和结构的探索,以及对理想美的追求,如:维纳斯像就展示了女性的优雅和和谐。古罗马的绘画艺术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常以复杂的场景和细致的描绘表现主题,如:罗马壁画内战图就生动地描绘了罗马内战的场景。而古希腊的绘画艺术则更注重对形式和比例的探索,以及对理想美的追求,如:帕台农神庙的雅典娜神像就展示了雅典娜的完美形象。古罗马的建筑艺术强调对功能性的追求,以及对材料和结构的创新,如:罗马斗兽场的设计就充分考虑了观众的视角和观感。而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则更注重对形式和比例的探索,以及对和谐美的追求,如:帕台农神庙就以其完美的比例和对称性成了古希腊建筑的代表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吸引我的就是韵味不同的文明,如中亚的古城撒马尔罕、埃及的卢克索神庙、新加坡的圣淘沙、泰国的曼谷玉佛寺、希腊的雅典卫城等”,“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要胸怀天下,拥有世界眼光和宽广胸襟,促进文明交流互鉴,通过各种体育和艺术以及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的交流来达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作为美育教育的国际体操运动、艺术表演、艺术品展览,等共同搭建交流、互鉴、融合的桥梁,旨在打造国际美育交流合作共享的平台,让更多的中国之美登上国际舞台,拓展青少年的眼界,充分展示各种文明之美,积累欣赏美的经验并不断提高专业评价能力,在各项国际活动中交流美的感悟,共享美育成果。

二、习近平关于美育重要论述的逻辑进路

习近平关于美育重要论述是在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国家教育根本任务的目标指引下提出的,也是习近平新时代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代学校开展美育工作的行动指南。为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关于美育的重要论述,需要从历史、现实、世界等多个坐标方位入手,探究这些论述得以生成和发展的逻辑理路。

(一)历史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浸润一以贯之

虽然美育这一概念直到近代才被使用,但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早已有许多先贤的思想闪烁着美育的光芒。先秦时期,中国就有礼乐教化传统,但并未形成完整体系。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中国古代传统的礼乐教化体系才正式形成。在《论语·泰伯》中,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王国维对此曾评价道:“其审美学之理论虽不可得而知,然其教人也,则始于美育,终于美育。”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行同样可以通过“诗”“礼”“乐”来达成,虽然这些方式没有被归之为美育,但已具备美育的功能。到了近代,随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展开,一批在国外受过高等文化教育的思想家、教育家率先提倡美育,并十分重视美育带来的社会功能,蔡元培就是典型代表。他的“美育代宗教”、“美育之目的,在于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等思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蔡元培先进的美育理念,还体现为他能够鲜明地把美育与人的培养结合起来,提出美育不仅仅是加强审美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陶冶人的情操,作为培养人的方式之一促进人的发展。与此同时,他提出办美术教育,“以养成高深艺术人才,以谋美育之实施与普及”。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则成为当时美育的核心内涵。其思想核心是“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文艺”,这一理念也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泽东还提出了“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新中国文艺事业蓬勃发展。此后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十分重视美育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一些关于美育问题的论述,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美育问题和学校的美育工作多有阐述。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我国文艺事业、学校美育工作和中华传统美育精神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讲话,并且高度重视美育功能的发挥,他多次到各级学校进行调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习近平关于美育的重要论述。提出了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育精神、加强美育工作等重要的原创性命题,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美育话语体系。

(二)国际视野:中华美育精神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播并驾齐驱

世界局势风云变幻,而中国正站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面对这样的国际、国内局势,培养新时代人才就成为重要的战略部署,同时向外传播中华美育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文学、艺术等载体走向世界,这是美育发展应具备的国际视野。因此,习近平关于美育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中,世界坐标就指向了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两个方面。

首要的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加强美育。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能力,也要注重高尚品格情操,通过美育与其他教育的结合,培养出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的、担当大任、能应对国际局势变幻的中国人才。与此同时,还要将爱国主义精神与美育内容相融合,同向发力共助人才培育与文艺队伍培养,为中华文化和中华美育精神走向世界、立足国际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与后备军。此外,在为国育才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弘扬中华文化与中华美育精神同向同行。如今,国际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间的较量,文化软实力之间的竞争也同样重要。这意味着我们在进行国际合作的同时,也需要深入开展和传播我国文化、艺术、教育等中的美育精神、美学思想、美的文化。立足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求我们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育精神上下功夫,用国际化、大众化、时代化的美育传播推广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三)民族自信:文化基因铸就中华美育精神

与西方美学思想不同,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美育独具中国美育精神与中国美学哲学的内涵,饱含民族与文化自信。习近平关于美育的重要论述也是在继承我国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因此,习近平关于美育重要论述的又一重要生成逻辑,就是文化基因所铸就的中华美育精神带来的民族自信。

中华美育精神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一脉相承的,体现着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民族自信,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独有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自信,客观上要求我们要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践行美育、加强美育、深化美育。一是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发扬中华美育精神,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要……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这意味着要充分发挥美育的教育和陶冶功能,在发扬中华美育精神中起主导作用,并进一步把握中华美育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二是在发扬中华美育精神的过程中挖掘其精神内核和实质。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是民族自信在价值领域的体现,彰显的是中华民族特色。在建立民族自信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中华美学的整体框架。纵观中国历史,我们民族从诞生之初就没有放弃对美的追求,而是将之贯穿于民族发展的始终,这些对美的实践追求无一不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并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自强不息的理想美、团结抗战的意志美、砥砺奋斗的信念美、改革创新的实干美都建立在民族自信基础之上。三是在加强美育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培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自觉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民族自信。

三、习近平关于美育重要论述的哲学意蕴

除了上述三大生成逻辑,习近平关于美育重要论述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渊源,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理解与借鉴,进而使得这一重要论述的哲学意蕴更加深厚。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针对美育作出专门的论述,也没有出版过系统论述他们关于美育思想或美育观的著作,但可以在其哲学原著中找到相关表述,其关于人的意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劳动价值理论中都有对审美教育和美育观点进行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引中国前进与发展的行动指南,习近平关于美育重要论述也同样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为指导,对新时代美育提出新的要求,指引我国美育现代化的发展。

(一)审美能力是人类劳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分标准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根本,同样,他们也将这种观点引用至美育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美是依靠把人从动物中分离出来的劳动产生的,劳动创造了美。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产生美、劳动创造美,劳动就是美育的根源和本质。那如何进一步区分人的劳动实践和动物依靠本能进行的活动呢?马克思再次提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就是说人会按照美的规律,也就是自己对美的认识进行劳动建造,而动物仅仅依靠尺度和需要。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的,审美能力成为区别人类自主活动和动物发自本能活动的标准,这也体现了人的劳动实践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人在劳动时能够根据自己的审美能力,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实践,也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一美育观点是和劳动实践相联系的,因此,可以将其概括为劳动美育观和实践美育观。这就突破了以往在审美能力和对美的认识上窠臼,那种观点只是作为纯粹的精神活动的属性,而马克思主义赋予了美育劳动和实践的内涵。

(二)审美精神活动与物质世界间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从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出发,提出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这一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观点,即物质决定意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写道:“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他在观察社会现象的同时,总结出一个被人们长期忽视的规律和事实:不论是在哪一种社会形态中,人们总是会先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再去进行政治、宗教、艺术、科学等活动。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各种类型的生活。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没有能够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也不会有各种各样的政治、哲学、宗教或者艺术等活动。因此,审美和艺术作为陶冶人的情操、影响人的精神生活的活动,也必定受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重点强调了美育与物质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在提出唯物论之后,还进一步揭示了社会运动与社会变革规律,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唯物史观。他通过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运动,得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出发点。艺术、宗教等活动作为美育实施的载体和形式,从哲学属性来看,也是属于社会意识的一部分。马克思在阐释物质与精神生活之间的从属关系时,也将美育作为人的社会意识的一部分,与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相联系。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美育观认为,美育作为人的精神生活是由社会的物质生产决定的,物质世界决定美育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并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基于马克思提出的劳动思想和唯物史观,在社会生产与实践的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当马克思将美育赋予社会意识的属性,美育就始终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相联系,也与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相关联。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是一种理论,但更体现为对人的审美能力培养和审美教育,是通过教育改造人的实践,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其独特品格。我们能够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洞察、剖析美育与物质的关系及其哲学属性。

(三)美育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1835年,马克思完成了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当时,只有17岁的他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就提到正确的取向,他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这充分表达了他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同时,马克思提出要实现“自身的完美”,让人联想到他后来和恩格斯一起提出的关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这一思想的萌芽从青年时期就已开始。虽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创造了美,提出劳动美育观和实践美育观,但是他们同时也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审美活动畸形。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下,由于劳动本身发生了异化,审美同样出现异化,“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马克思、恩格斯强烈地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对工人进行的剥削,以及异化了的畸形劳动导致畸形审美活动的产生。在异化劳动下的审美活动,表现为扭曲、麻木、愚钝和毫无感情,人的精神活动仅仅停留在表面,对美的追求也仅仅停留在表面。这不仅丧失了美育的根本功能,还有可能造成美的消失。因为在资本家操纵的大工厂里,在极度剥削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异化的劳动使工人失去自由,他们被疯狂地剥削剩余价值,工人完全丧失了对美的追求和能力,他们变成了资本家积累资本的工具,被禁锢在机器前,成为只需要物质的麻木的生产机器。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人的精神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他们丧失了精神世界的富余,对美的感受逐渐降低,倒退回原始的野蛮状态,最终造成人的生理和精神相互割裂,成为麻木的、愚钝的、没有感情和审美能力的工作机器。

为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把工人从麻木愚钝的状态中解救出来,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必须让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②。马克思、恩格斯要从根本上实现人的身体和精神共同的解放,使二者能够达成统一和谐之美。要实现这一目标,根本方式就是解放人类的同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说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至此,形成了他们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最终想要实现的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不仅是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也是美育发展、美育工作的理想。人能够在劳动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人们不再是作为劳动的机器,而是在自己所创造出的劳动中发现美的东西,并在劳动的同时肯定自己,收获一个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自我,获得劳动带来的幸福和满足,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指导下劳动创造美的精神价值追求。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由”二字体现为人的个性、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都不应受到阻碍,最终达到人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协调统一。

结语

教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深入探索教育本质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蕴与培养问题。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表述,确定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五育并举”的新理念,使美育这一指向人的审美品格和高尚情操的教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备素质。根据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新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又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关于美育的重要论述,他所倡导的美育工作要求和传承中华美育精神既是对现实的回应,也是对理论的继承。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基础上,用精练的语言提出关于美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美育的重要论述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将美育与人的劳动和实践结合起来,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联系起来,从哲学理论高度深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之路。

 

(作者简介:贺武华,男,浙江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杨再来,女,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观察与思考》2024年7期

    进入专题: 美育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372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