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出《儒林外史》第一回。
“儒林”,本指以经艺取仕的读书人,自《史记》以下,历代正史多有儒林传,“外史”的意思是非正史。
中国四民士为首, 士从武士变文士,有“文人”“士大夫”一类身份之称,俗话只叫“读书人”。读书人,只有考取功名,才有资格做官;没有功名,就没有出路。这种身份很“中国”, 英语不好翻,说是“官员”(official),只是候补;说是“学者”(scholar),只是官迷。
此书是读书人奔仕途的伤心史。什么叫“仕途”?贫嘴张大民的比喻最形象:“场子中间戳一根杆儿,一敲锣,一群猴儿抢着往上爬,中间那根杆儿就叫仕途。”(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吴敬梓笔下的读书人就是这么一群猴:有人得手,有人失意。他累了,不想当猴。不想当猴当什么?答案在一头一尾。一头是隐居乡下的王冕,一尾是四个市井奇人。
中国文人的理想或幻想,是所谓“名士”。名士的特点是逃避,不想出名,反而叫“名士”。《论语·微子》《史记·伯夷叔齐列传》《世说新语》是最早的名士传。
小说写到第五十五回,高山流水、琴调相思,似乎已成绝响,最后又加一回。第五十六回写“幽榜”,让书中人死后追封,榜上有名,好像电影结束后的滚动字幕。
这一回,有人说画蛇添足,落入俗套,绝非吴氏原作,也有人说大有深意,更像他本人刻意安排,于是成为争论焦点。
争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