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巩固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结果。现代化的过程也是社会再整合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积极影响,极大促进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部署,表明中国式现代化迈上新的征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乘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东风,把握机遇、主动作为,不断打牢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使56个民族同心共圆中国梦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可靠保证。文章着眼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在更高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时代课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部署。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思考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部署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深入研究在更高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时代课题,对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一、巩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巩固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关于现代化的内涵,历来有不同认识,但就直观经验和理论概括看,主要包括八个方面。一是在产业结构上,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可称之为工业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后称为新型工业化或信息化;二是在经济关系与交换关系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及不断深化扩展,即商品化或市场化;三是在资源空间布局上,商品、生产要素及政治、文化等其他社会资源在空间上高度聚集,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即城镇化;四是在国民素质方面,人口平均识字率、受教育程度快速提升,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大幅下降,即知识化;五是在政治生活领域,人们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大大增强,民主充分发展,依法办事成为处理政治事务、社会事务的基本方式,同时社会运转稳定有序,即民主化;六是在社会生活领域,人口流动性增加,机会均等化程度提高,人们的职业、居住地域乃至身份地位经常发生改变,亲缘、地缘、族缘关系减弱,经缘关系增强,社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基本依托,受经济地位影响的社会分群日益明显,可称之为“经缘化”;七是在精神生活领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深刻改变,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日常生活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新生事物、新理念、新时尚容易被接受,陈规陋习不断被扬弃,可称之为文明化;八是从经济循环与社会联系看,国际间经济、政治联系与影响日益增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日益频繁,可称之为全球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正因为现代化具有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巨大作用,因而成为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所独有的特征,因而其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具有全面推动作用,对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成功避免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许多弊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城镇化率达到64.7%;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我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权得到更好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5100元,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等等。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重要体现。
现代化的过程也是社会再整合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积极影响,极大促进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和统一规划从根本上确保了各民族能够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政策,大大增强了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使得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使各民族、各地区在经济上日益成为各具优势又紧密联系的整体;实行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政策、兴边富民行动等,使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人口在现代化起点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能够避免陷入不利地位;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些都巩固和加强了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博采众长,与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深入发展,使得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日益彰显。国家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特别是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使各族人民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化进程,并按照自身意愿自由流动,以获取更好的发展机会,现在很多城市56个民族齐全,多个民族成员组成的家庭越来越多,各族人民内在地结成了中华民族社会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又对中国式现代化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从经济上看,提高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和利用效率,进一步促进了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发展,全国经济布局更加合理,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从政治上看,促进了政治和社会的大团结,减少了社会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加稳定的发展环境。从国家竞争力看,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国际竞争力,增强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推动下,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入新阶段,各族人民真正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就各民族关系而言,从发展基础看,各民族由历史上中国地理三大阶梯间的相互依赖,上升到国家不同区域间的合理分工和相互依存;从政治关系看,各民族由历史上的不平等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政治、法律平等,上升到新时代的全面平等;从经济关系看,各民族由历史上农牧经济和区域单元间的简单互补性,上升到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分工产生的深度经济协作;从社会关系看,各民族由历史上的相互隔阂上升到基于深度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中华民族一家亲;从文化关系看,各民族由历史上的百花各自开上升到相互欣赏的百花齐放,进而升华为中华文化新样态等,民族团结进步在新时代呈现出新气象。中华民族形成牢不可破的共同体,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生了质的飞跃。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部署,表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上新征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同时也需要乘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东风,把握机遇,主动作为,不断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使56个民族同心共圆中国梦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可靠保证。
二、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不断增强政治向心力,进一步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政治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联系,他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可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机制、新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了新的阐发,强调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一,未来五年,“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35年,“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报告从四个方面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战略部署。这充分表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于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建设具有全面推动作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从根本上保证了各民族平等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成果,在更高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确保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将进一步强化各族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对党和国家的政治向心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这将使各族群众更好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充分地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大家庭”的温暖,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实现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将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效能,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可靠政治保证。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对新时代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需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牢牢把握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工作指向,积极探索民族地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形式和途径,确保这项工作充分体现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保障好各族人民的权益、激发各族人民的创造活力,确保有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尤其要看到,过去我国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现在已经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应立足于民族交融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实际,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二是把握新时代各族人民民主素养不断提高的新特点,在政治运行和社会治理中,树立现代化理念,运用现代化手段,依法依规办事,不断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看到,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之所以出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现象,根源在于现有的管理方式不适应现代化发展趋势,不适应人民群众民主素养不断提高的实际。因此,必须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中,实现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创新升级。三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把依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落实到保障各族人民民主权利和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民主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制的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核心要求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民主与法治的实践中,要防止曲解民意,防止其他因素对公平正义原则的干扰,使各族人民切实享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成果。四是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深入扎实地走群众路线,坚决纠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发生。要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升公权力的公信力,使各族群众进一步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增强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使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成为不断积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正能量的过程。
三、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强经济联结力,进一步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经济基础
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我国经济现代化进入高级阶段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标志。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重大主题,无论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目标任务,还是具体的战略部署,都对此做了深入全面的阐述。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受生产关系变革制约。正如马克思所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此,“民族工作的立足点在于发展经济,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才有可能谈民族的真正平等”。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经济因素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根本性促进作用。按照党的二十大的部署,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将进一步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发展,不断打破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界限,加快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大范围的流动,各地区之间经济和社会联系将更加频繁和紧密。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将进一步促进各个地区的产业升级,社会分工将进一步深化细化,社会人员的技术专门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各地区经济发展将呈现特色化趋势。这意味着过去各个地区“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体系将进一步瓦解,各经济单元及社会成员之间的依赖程度将进一步加强,社会经济联系更加内在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这将推动我国社会进一步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对于民族地区来说,其变革深度和速度甚至要超过其他地区,进一步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潮流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特别是要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这将改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状况,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同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进程,社会人员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强,我国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所有这些,都将使各民族、各地区、全体人民之间产生更加强大的经济联结力,从而形成牢固的经济共同体。经济联结力则会成为政治凝聚力和社会团结力最有力的纽带。
需要关注的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并不能直接画等号,对后者来说,前者的正向效应是主要的,但也要防止产生负面效果。这就需要在现代化的结构布局、路径选择上加强战略设计和宏观调控。就民族工作来说,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建设。为此,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按照全国一盘棋的原则规划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民族地区必须乘上高质量发展“列车”,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全局,跟上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伐。然而,我国现代化面对的基本国情之一是:中西部特别是民族地区虽然面积广阔、资源富集,但生态环境脆弱,又是中国乃至亚洲一些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模式将对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带来深入持久的影响,如果决策不慎,将造成历史性、战略性失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按照全国一盘棋来规划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要防止无序开发、不良竞争、自成体系,尤其要防止中西部地区简单“复制”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更不能把发达地区的淘汰产业、落后产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坚持这一原则意味着推动民族地区发展,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将一部分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广阔,又符合环保要求的产业或企业布局到西部地区,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点支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应在民族地区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综合带动作用。在这个问题上,要把“经济账”与“政治账”“社会账”一起算,这也是当年“三线建设”发挥巨大作用的宝贵经验。支持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发展,在地理布局上不局限于本民族地区,可以研究探索民族企业在发达地区布局而让原属地受益的财政、税收、就业政策。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原则本质上是推进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是坚持把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诸因素中,其他生产要素最终要通过人的因素发挥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专题进行部署,体现了对这一战略支撑的高度重视。强化人才支撑,包括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投资而言,当前应强化三个层面。首先,民族地区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直接组织者、实践者,他们的现代化素养和实际才干起着决定性作用,要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在这一群体的成长路径设计中,要进一步强化在发达地区的任职经历;在选拔任用中,要进一步加大在全国多地特别是在发达地区工作经验的权重。目前,应强化干部挂职锻炼制度对挂职锻炼效果的硬约束,条件成熟时可考虑逐步由任职制度代替,根据任职的工作实绩择优提升任用。干部任用应彻底打破地区界限,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大交流。其次,科技人才、大国工匠等专门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骨干人才。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要靠高等教育培养并在实践中成长,还要高度重视吸引其他地区专门人才的流入。国家和相关地区应制定人才支持政策,解决好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确保他们干得安心、干得专心,能干出成就感。再次,高素质劳动力是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并指出了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要途径。要把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到战略高度来推进,坚持国家支持与地方主导相结合,坚持职业学校教育与劳动岗位培养相结合,坚持基础教育培养与动态培训相结合,通过提升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为民族地区劳动力平等参与现代化、获得更优的经济机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是坚持用创新思维培育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相对于外部支持和援助而言的,本质上是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产生的驱动力。考虑到民族地区现代化起点相对较低、经历现代化的时间相对较短、实现跨越式发展难度较大的实际,要继续坚定不移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的积极性,对边疆地区、脱贫地区、生态保护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要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机遇,着力培育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民族地区跟上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机制,中央支持和发达地区援助应主要实行“两个倾斜”,即向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倾斜,向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倾斜,减少或避免“撒胡椒面”式的资金投入,更要防止没有实际效益的“形象工程”。另一方面,要着力改善民族地区投资环境,切实解决好依靠市场手段吸引外部经济要素流入的问题。对民族地区来说,中央支持和发达地区援助属于计划性、行政性的经济发展推动力,此外,还应通过吸引外部生产要素的流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强大推动力。为此,民族地区应努力改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认真梳理和清理不符合现代化发展趋势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依法办事,减少人为不利因素的干扰;应继续保持团结和谐的社会局面,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应高度警惕少数腐败分子对投资环境的破坏作用,努力塑造廉洁干净的干部队伍形象。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实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还要做到“三个始终坚持”。一是始终坚持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在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完善收入差异调节机制,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一体化社会保障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注意防止低收入人群相对集中于某些民族成员的倾向,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是始终坚持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继续在民族地区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落实好生态补偿机制,提高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始终坚持把兴边富民与维护国家统一、巩固祖国边防结合起来,确保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在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不断增强文化凝聚力,进一步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领域的体现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了新的阐发,特别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文化现代化将进一步激发各族人民的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随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将不断增强。“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这为各族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奠定了共同的思想理论基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到兼收并蓄、推陈出新,这有助于实现各民族文化精华的时代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不断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这将进一步丰富各族人民的精神世界,促进各民族人的全面发展。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将使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成为中华民族的鲜明标识,成为各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落实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部署,着眼于进一步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需要着力把握以下新任务新要求。
一是筑牢共同理想信念,培育共同价值观念。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最能凝聚人心,构筑内在统一的精神世界。首先,要用科学理论凝聚共识。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使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掌握的科学工具,成为我们观察事物、认识世界时达成共识的坚实理论基础。其次,要用共同目标汇聚力量。引导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是集体利益和根本利益所在。面对深刻变化的复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现代化任务,必须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享发展成果,真正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再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言行。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二是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包含两层含义:它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它是值得我们骄傲和弘扬的文化。中华文化正是这样的文化形态。首先,中华文化是兼收并蓄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这充分表明,中华文化之所以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中华文化不是某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而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把少数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都是不对的。其次,中华文化是与时维新的文化。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杰出思想和文化大家,著名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砥砺,其中有些消亡了,有些转化了,更多的则在相互借鉴吸收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思想文化成果,成为中华民族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这充分表明,中华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而是历久弥新的文化。再次,中华文化是美美与共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华民族大家庭愈益团结亲密,中华文化的多民族特色也更加彰显,各民族创造的思想瑰宝、喜爱的智慧格言、推出的文艺精品,无不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欣赏。藏族的《再唱山歌给党听》、维吾尔族的《库尔班大叔您上哪》,许多民族都会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歌”不是每个民族唱一支歌,而是大家共唱五十六支歌。这充分表明,中华文化绝不是刻板单调的,而是建立在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基础上的文化。总之,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不断推动中华文化博采众长,与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领域的重要体现。
三是提升现代文明素养。从现代化的结构看,有物质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其中人的现代化对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现代文明素养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看,各族群众的现代文明素养是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时代课题的揭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这为提升现代文明素养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首先,着力更新思想观念。引导各族群众积极学习新事物、适应新环境,摒弃过时的乡风民俗,革除各种陈规陋习,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其次,着力培养公民意识。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现代社会人与人的接触日益频繁,人们在公共空间共处的时间更长,这使得发生公共安全事件、人际关系摩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要引导各族群众增强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法律观念,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共同维护公共秩序。再次,着力培养健康的精神情趣和生活方式。中华民族历来强调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56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传统美德,这是中华民族具有崇高道德规范和良好文明素养的反映,新时代要继续传承好。另外,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必然要求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要引导各族群众着眼提高生活质量,跟上现代化节奏,自觉抵制各种腐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努力做追求高尚、举止文明、生活健康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五、在推动平安中国建设中不断增强社会亲和力,进一步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社会基础
社会关系和谐、社会治理有序是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应有的特征。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人口流动频繁,各民族交错杂居,使得社会成员之间利益交织、安危与共,社会联系进一步密切,但也使人际关系呈现复杂化、多样化趋势,这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可能,也带来了新的压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正视现代化进程中的新矛盾、新课题,强调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机制等,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社会治理明确了任务,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社会共同体建设指明了方向。
把握平安中国建设要求,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需要关注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解决好“安居乐业”这个核心民生问题。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部署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工作,推进‘双语’教育,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有序扩大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通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势所趋。同时也要看到,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平安中国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要解决好少数民族人口在流入地的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基。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向发达地区后,在实现稳定就业方面会面对更大困难。为此,需要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共同发力,研究制定针对特定人群的就业扶持政策,健全常态化就业培训制度,以消除就业歧视,提高机会均等化水平。发达地区在对口支援中可把吸收民族地区劳动力就业作为重要内容;国家投资的大型国有企业,可拿出一定比例的岗位安排民族地区劳动力就业。其次,要完善异地定居(相对于户籍所在地而言)人口的民生配套政策。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对于以就业和居住为目的的异地购房群众,需要进一步健全住房制度的配套政策,以解决其子女就学、就地医疗和养老等基本民生问题。再次,要围绕提高“融居”水平推进嵌入式社区建设。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日益深入,嵌入式社区将会越来越多。如何提高社区各民族“融居”水平,是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把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大力开展文明社区特别是民族团结模范社区创建评选活动,努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增强各族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共同建设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家园。
二是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要科学区分和对待民族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不断地解决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保持长期社会稳定提供了根本保证。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各民族始终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同时要看到,受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民族关系中也可能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在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时,要科学分析事物、事件的原因和性质。一方面,要充分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正确处理敏感问题。坚决纠正和杜绝歧视或变相歧视少数民族群众、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行,同时发扬各族人民手拉手、心连心的优良传统,多做增进理解、增进感情的工作。另一方面,要严格防止人为关联民族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分清什么是民族问题、什么不是民族问题,既不能把不是民族问题的问题当作民族问题来处理,也不能把民族问题不当作民族问题来处理,而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讲政治原则、讲政策策略、讲法治规范。”这为解决涉民族因素问题指出了正确立场和方法,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三是提高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水平,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机制。提高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水平,事关各族人民幸福指数,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目前,人们关注较多的是提高各级政府和专门机构的治理能力需要加强的方面,是大力提高各族人民群众对社会治理的参与度。这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保持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成功经验,更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行使管理社会事务权利的时代要求。要树立平安中国为人民、平安中国靠人民的思想,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动员各族群众广泛参与社会治理。要加强区情社情调查研究,探索各族群众在情报汇集、事态处置、预防案件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的途径方式。要发展壮大各族群众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的社会氛围,奖励见义勇为的英模行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不断弘扬正气、祛除邪气,建设和维护好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在平安中国建设实践中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社会共同体意识。
刀波,男,云南景洪人,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文章来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