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彬彬:中国共产党历史耐心话语的内涵、逻辑和价值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002 次 更新时间:2024-05-13 19:51

进入专题: 中国共产党   历史耐心  

杨彬彬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耐心话语是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极具主体特色、蕴含时空特点、展现系统观念的话语表达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农村改革座谈会、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40周年大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以及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等场合,都围绕着相关议题强调要保持“历史耐心”,展现了这一话语表达的多样使用场域。党的二十大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和标志性意义的重要会议,进一步将这一创新概念和重要命题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之中,成为全党的共识和通用话语表达,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历史耐心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充分体现出百年大党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战略思维,也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作为全面领导党、长期执政党、自我革命党坚持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把握时代、作出部署的主体自觉。目前,学界围绕着历史耐心这一核心概念及其关联概念开展研究取得的成果仍然较少,从概念、话语、范畴的视角分析历史耐心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深刻把握党的历史观、价值观和未来观。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耐心话语的丰富内涵

历史耐心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把握历史规律、发扬自身优良传统、客观制定发展目标的重要体现。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百余年的历史,可以发现,围绕着党的历史耐心这一内在意识和主体自觉,形成了一系列的话语表达,相关的概念、命题、论断等构成了党特有的历史耐心话语体系。无论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行革命,还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抑或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或者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既需要我们保持历史耐心,也需要我们汲取历史智慧。历史耐心理念及其相关话语,为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历史自信、发挥主动精神提供了重要启发。

(一)历史耐心概念的基本内涵

历史耐心是一种基于规律性认识、经验性智慧、现实性要求而形成的独特精神状态,充分体现了党的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发展定力[1]。历史耐心是一种极富中国特色和政党特质的概念表达,围绕着这一概念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一系列的命题、论断等。在思想认识层面,历史耐心表现为一种清醒的理论认知和一种对规律的科学把握;在实践行为层面,历史耐心表现为一种战略定力和历史定力。历史耐心不是对历史的一种耐心,而是对现实和未来的一种耐心,是对现实发展的一种客观审视和对未来方向的一种自信肯定。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百余年的历史,我们对历史耐心有着基本的认知和理解,这就是一种不急不躁、不慌不忙,沉得住气、淡定从容的精神气质;是一种不以一地一域论成败、不以一时一事论英雄,只争朝夕又不只看朝夕的格局视野;是一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2]的价值观念;是一种正确的党史观、唯物史观以及大历史观的集中体现。与此同时,历史耐心还表现为对中国自身发展道路的一种自信,耐心也映现着党对中国道路的坚实和定力。保持历史耐心体现了对规律的正确认知和科学把握,是遵循客观历史规律的必然逻辑。概言之,历史耐心归根结底是对现实和未来的一种理性认知、坚定行动和战略定力,是吸收党的历史经验的内在要求,是担当新的使命任务的现实需要。

全面把握历史耐心概念的生成和演进逻辑要注意两个时间节点。通过考察党和国家的相关重要文献,可以发现,历史耐心这一概念经历了一个概念生成、内涵丰富和政治确认的过程。其一,历史耐心概念的首次明确提出。在党和国家的相关重要文献中明确使用历史耐心概念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但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很早就具有保持历史耐心的自觉和意识。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使用了这一概念,并指出“在人口城镇化问题上,我们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世界各国解决这个问题都用了相当长的时间”[3]。这是党的重要文献中首次明确提出这一概念,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和领域强调了保持“历史耐心”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其二,历史耐心概念的正式确认。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全党共识的形式将这一概念转化为了政治性、理论性话语表达,其中明确指出,“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4]22,以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形式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政治确认。

(二)历史耐心话语的多样表达

党在自身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关于历史耐心的多样化表达。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的命题[5]24,要求我们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和作风对待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执政格局的改变。新中国成立后,在面对国民经济恢复、土地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等诸多问题时,毛泽东强调“不要四面出击”[6]73。虽然这一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挫折,但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坚实的物质基础,也进一步验证了始终保持历史耐心的重要性。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高度的政治清醒和战略定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续发展,开创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要有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定力和决心。在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围绕着党的中心任务、社会主要矛盾、整体战略部署形成了不同的历史耐心话语。这些话语虽然表现出鲜明的历史性、具体性和差异性,但究其根本而言,都是对历史定力的一种反映。

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到设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实现到全面实现的目标,以及在共同富裕方面,党的十九大之后提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7]16-17,等等,这些都深刻体现了党保持历史耐心的自觉。围绕着历史耐心,党不仅形成了基于不同领域的多样化的话语表达,而且形成了富有时代性的创新概念。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历史定力”概念[8]9,这一概念成为历史耐心概念的关联概念和延伸概念,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大历史观系统审视自身发展道路、历史经验和未来图景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历史定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8]9。坚持历史定力是保持历史耐心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历史自信的内在需要,这为我们深入把握历史耐心的逻辑与机理具有指导意义。

(三)历史耐心概念的使用场域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历史耐心”的概念,并在多种场合使用了历史耐心概念。从具体内容层面来看,使用历史耐心概念的场合主要集中在城镇化、乡村振兴、区域发展战略、中国式现代化等领域,而从其所指向的发展方面来看,实质上是对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一种期许和自信,放在更为宏大历史视野中来审视,可以发现党强调以保持历史耐心的自觉审视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安排。概言之,无论是城镇化、乡村振兴,还是实施重大战略、建设雄安新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是长期工程、系统工程、战略工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势必要求我们始终保持历史耐心,在客观规律性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

其一,从城乡关系视角来看,历史耐心概念的使用呈现出政策性、现实性等特点。一方面,在阐述城镇化问题时强调历史耐心。自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历史耐心概念后,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件大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9],突显了这一现实问题解决和政策探索的复杂性和渐进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可以示范和引导,但不搞强迫命令、不刮风、不一刀切”[10],制度改革既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和政策安排,也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的阶段性需求紧密结合,基于此才能有效发挥制度的内在效能与独特优势。另一方面,在阐述乡村振兴战略时强调历史耐心。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稳步推进和接续奋斗,为此,“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想在前面,切忌贪大求快、刮风搞运动,防止走弯路、翻烧饼”[11]。

其二,从国内发展布局来看,历史耐心概念的使用呈现出战略性、长期性等特点。在阐述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时强调历史耐心,这不仅关系到发展的空间布局,也关系到战略安排,体现了鲜明的系统观念。在阐述雄安新区建设时强调历史耐心,突出设立雄安新区是新时期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和千年大计。2018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批复中指出,“雄安新区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保持历史耐心,合理把握开发节奏,稳扎稳打,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干到底,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12],历史和现实证明,保持历史耐心既是一种精神要求,也是一种发展智慧、治理智慧。2019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讲话,“要从全局的高度和更长远的考虑来认识和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增强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稳扎稳打,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作善成,下更大气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13]304,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为科学统筹兼顾、有效整合资源、高度凝聚共识提供了基础和条件。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日之功,我们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13]369。2021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讲话,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13]443。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保持历史耐心是中国始终保持战略持续性、政策稳定性、发展确定性的基本条件,也是中国能够创造发展奇迹、改革奇迹、治理奇迹的重要基础。

其三,从中国式现代化与现代化中国辩证关系来看,历史耐心概念的使用呈现出辩证性、系统性等特点。在阐释我国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时强调历史耐心,尤其是在阐释当前的奋斗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等之间的关系时,既强调我们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有所作为,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些宏伟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党的二十大则是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使用了历史耐心概念,充分表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和实践历程,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既要在探索规律、总结经验过程中提炼新的理论,也要在实践发展、社会进步过程中不断拓展现代化发展的边界和境界,在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中实现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

二、中国共产党历史耐心话语的内在逻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14]历史耐心话语是党始终保持政权党史观、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的重要体现,围绕着历史耐心形成的一系列概念、命题、论断等成为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历史主动的重要窗口和着眼点。中国共产党历史耐心话语并不是一种孤立、封闭的表达,而与历史自觉话语、历史主动话语、历史自信话语紧密交织在一起,这些话语成为党的话语表达中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深入把握相关概念及其辩证关系,有助于整体系统全面地理解历史耐心话语的生成动因、演进逻辑和时代价值。

(一)历史耐心与历史自觉的辩证统一

树立保持历史耐心的自觉是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必然要求。历史自觉主要是指历史主体对历史动向的觉察、觉悟和觉醒,对历史进步的确信、向往和追求,包括对历史规律的自觉认知、对历史使命的自觉意识、对历史进程的自觉把握和对历史经验的自觉总结[15]。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16]。纵观党成立以来的百余年历史和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多年的历史,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保持历史耐心方面有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百余年的党史、七十余年的新中国史的进程中,我们有过革命战争形势下的“左”倾盲动主义的教训,也有过建设时期“大跃进”等脱离实际、盲目冲动的教训,但从大历史观中审视历史、现实与未来,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中形成了历史自觉。

历史自觉对于中国共产党人保持历史耐心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理论的接续性发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为形成历史耐心意识、保持历史定力提供了思想指引。其二,实践的积累性推进。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经验总结的作用和意义,在百余年发展史中形成了总结历史经验的优良传统,并形成了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庆祝活动和纪念活动等为活动形式,以党代会报告、党的决议、决定等规范性文件以及党内法规等为书写载体的经验总结机制。历史经验的总结,为我们始终保持历史耐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智慧。其三,制度的完善性变革。党高度重视以坚定的战略定力推进制度的体系化、完善化,坚持以自身发展逻辑为基础推进制度成熟定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制度”[17],为保持历史耐心提供了制度基础、体制保障和机制载体。其四,话语的继承性创新。话语是秩序的一种存在形态,也是制度规范现实运行的必要载体,历史自觉话语的形成、转化和认同,为国家、政府和民族始终保持历史耐心提供了表达载体和思想基础。

(二)历史耐心与历史主动的辩证统一

保持历史耐心是科学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内在要求。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内在的规律和趋势,但是人在其中并不是完全被支配的被动地位,而是可以在科学认识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形成历史主动,以主体自觉来掌握、利用规律,从而有助于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将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主体力量。历史主动精神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品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党领导人民不断战胜艰难险阻、赢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与精神密钥[18]。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8]1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务必”,其中强调“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4]1,实质上也是对要求坚定历史耐心的一种表现,也是要求保持历史主动精神的一种体现。

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是保持历史耐心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统一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实践之中。一方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强调保持耐心绝不是无所事事等待未来的到来,而要以现实中的长期奋斗为基础创造历史。百年变局加速演变、世界格局全面调整、全球秩序深度重塑,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变革的进程。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迫切要求我们要不断增强各领域科学理念之间相互呼应、同频共振、协同发力的整体效应。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斗争精神的主动特质,对外敢斗善斗巧斗,对内重燃奋斗激情[19]。另一方面,“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0],紧紧围绕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要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就要始终保持高度的理论清醒和政治清醒;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就要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自信和战略自信;在百年变局面前不偏向,就要始终保持明确的前进方向和发展目标。为此,增强保持历史耐心的自觉,就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把握现实斗争问题,分析斗争阶段特点,切实增强斗争能力。

(三)历史耐心与历史自信的辩证统一

保持历史耐心是追求一种客观的历史观与平和的历史感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始终是“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21]545-546的政党,在长期的政治实践和自我锻造中,“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21]546。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以党史自信为核心,是历史自信与历史自觉、历史主动的交织,是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有机统一,既基于历史真实和历史事实,又蕴含国际比较和世界视野[22],是始终保持历史耐心的内在精神力量。立足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取得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伟大历史成就和实现的历史性变革、时代性重塑,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形成了独具自身特质的历史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3]这种历史耐心有着坚实的历史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党和人民在长期的实践创造中自觉形成的一种精神力量,这种自信不仅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精神上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而且为探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始终保持历史耐心也是坚定历史自信的应有之义,历史自信不仅是对历史本身的一种精神状态,更为重要的是一种客观科学对待历史中正反两方面经验的一种辩证方法。这些成就既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发展面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历史自信话语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历史耐心话语具有本质一致性。其一,鲜明的指向性。都蕴含着鲜明的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24],无论是历史耐心话语的最终指向还是历史自信话语生成的主体基础,都体现出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其二,演进的阶段性。纵观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整个历史过程,无论是我们制定五年计划或五年规划,还是制定长期远景目标纲要,或者是作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抑或是判定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阶段,党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的原则,在话语表达层面同样呈现出历史阶段性,体现了历史耐心话语、历史自信话语与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密切关系。其三,表达的层次性。党的历史耐心话语和历史自信话语,不仅适用于不同的表达领域,而且在结构形态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既有一般性的整体层面的话语表达,也有特殊性的具体层面的话语表达;既有历时性的长时段的话语表达,也有阶段性的短时段的话语表达;既有原则性、价值性层面的话语表达,也有方法性、精神性层面的话语表达,这些话语内容共同构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历史耐心话语和历史自信话语表达体系,深刻彰显了中国发展的独特历史逻辑,也从另一个维度验证了中国道路的可行性、优越性和价值性。

三、中国共产党历史耐心话语的时代价值

始终保持历史耐心,不仅是党尊重客观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党百余年来总结的历史经验。新时代新征程保持历史耐心,我们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更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做犹豫观望者、消极懈怠者、软弱畏难者,而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积极做行动派、坚定做践行者。

(一)保持历史耐心,遵循历史规律

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是形成历史耐心话语的历史基础,也是始终保持历史定力的逻辑要求。一要坚持实事求是。历史耐心的生成最为根本的基础就是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体现了一种基于必然性对未来确定性的把握。尤其是在当前世界变局深度演化的时代背景下,保持历史耐心,就是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因循守旧,更不是一味等待、消极懈怠、畏首畏尾,而是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急躁冒进,不急于求成。二要保持战略定力。强化战略思维,树立大历史观和全球史观,从全球视野和长时段视野中审视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阶段,审视中国仍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审视世界格局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现代化道路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因应情势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战略策略,加强对中远期的战略谋划,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三要增强历史自信。“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21]164历史耐心不是一句空话,不是一种空想,更不是一种懈怠,而是基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积淀而成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精神。

(二)保持历史耐心,把握现实逻辑

科学全面把握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是我们保持历史耐心的必要现实条件。一要坚持问题意识。要始终保持“致广大而尽精微”的自觉性,“致广大”意味着坚持大历史观和全球史观,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和宏阔的全球视野,从大处着眼、秉承战略意识,善于把握客观规律、审视整体趋势,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尽精微”意味着要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从小处入手,从具体实际出发,出实招、办实事,把过程的各环节、各方面做扎实。二要坚持自视意识。客观审视自我是科学制定方针政策的主体基础,如何对待历史与现实,如何认识自我和他者,关系到党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发展之间关系的契合度,从根本上来讲,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而对现实的正确反映是理论满足现实需要并改变现实境况的前提。为此,我们要从发展实际、现实国力出发,在应然与实然、理论与实践、未来与现实、目标与现状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判定方位、制定战略、设定计划、拟定政策。三要坚持自主意识。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这种实践创造、理论创新、历史变革是对党的独立自主的生动诠释。肩负起新使命,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不断筑牢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历史基点、现实起点。

(三)保持历史耐心,增强历史主动

秉承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人保持历史耐心的积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25],这必然要求我们始终保持优良的作风、科学的思维和一贯的理念。一要坚持艰苦奋斗。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将“两个务必”拓展为“三个务必”,重申和强调了艰苦奋斗对于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永葆“赶考”的清醒与坚定的重要性。要高度重视、倍加珍惜党长期奋斗形成的优良传统,将其作为正气之源、自信之基、成功之道、奋进之阶来传承和发展,并贯彻体现到治国理政全过程和各方面。二要坚持因时制宜。“伟大的事业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这种事业是正义的、宏大的,而且因为这种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26]要在准确把握历史规律、时代大势、发展条件基础上科学谋划、积极作为、顺势而为,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三要坚持人民至上。捍卫人民主体地位,全面充分认识党的初心使命,将党的正确主张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不断夯实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作者简介:杨彬彬,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特色政治概念—论断—话语、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启计划”资助(2024QQJH001);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新发展阶段重大理论问题研究”(2023YZD032))

    进入专题: 中国共产党   历史耐心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138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