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达:哲学随笔两则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944 次 更新时间:2024-05-27 15:46

进入专题: 哲学随笔  

陈先达 (进入专栏)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既相通又不同。相通是因为哲学中包含智慧的探索,而智慧是相通的。不同是因为两者是不同国家的哲学,各具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主导的文化,因而中国哲学强调的是做人,越是具有智慧的思想家越强调做人。中国古人区分“为人之学”与“为己之学”,反对前者,强调后者。为己,即做学问与做人是统一的,为学的目的是立德修身,而不是为了别的目的。老子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主张为学与为道相结合。道德永远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一个人学问再高,人品不行,仍然不为人看重。道德几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品人论世、评论是非的标准。

如果说中国哲学看重求道的话,那么西方哲学则看重求智。在一些西方哲学家看来,道德是个人的私事,与哲学无关。因此,西方人评论哲学家,是就其哲学来评论,而无关个人品德。在中国,哲学家必须同时是贤人甚至圣人,至少是有道德的人;而西方则认为哲学家就是哲学家,无关生活。西方有位学者尼格尔·罗杰斯麦尔·汤普森写过一篇文章《把生活过得乱糟糟的哲学家们》,历数了西方哲学家从苏格拉底到海德格尔的私人道德,并评论说罗素离婚三次,私生活极其不检点。当然也有道德很好的,如斯多葛学派的芝诺、伊壁鸠鲁,他们不仅是智者而且生活都很严谨。康德、笛卡尔也很好。但总的说来,西方对哲学家个人私生活是宽容的。哲学是思想,不属于个人品德。西方的这种传统与中国文化要求为学与为人的统一不同,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唯道德主义,但要求革命者要有革命的道德。

 

马克思主义不是西方价值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西方人,但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西方价值观,而是反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它代表的不是哪一个民族,而是世界上被压迫的民族和人民;它的理论不是一种只适用于某个民族的具有民族特性的学说,而是具有普遍规律性的学说。因此,马克思主义对任何国家都不具有排斥性,任何国家的人只要想寻求自身解放和消灭剥削,都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中得到教益。当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它就脱下了德国服装,穿上中国人的衣服,说着中国人的话。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

讨论共产主义问题,不应该把目的放在首位。无论是人的全面发展,还是自由、民主、公平,都是科学共产主义学说最终要实现的目的。然而,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基础不是从目的开始,而是从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矛盾开始的。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矛盾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多数人成为劳动者,少数人占有生产资料,即我们说的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的矛盾。这种矛盾随着生产力发展到能够满足全社会需要时,就为过渡到全民占有生产资料和公平分配提供了可能,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为自由、民主、公平提供社会保证。没有前提的目的,不是能达到的目的,而只是一种空想。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之所以是空想,就是把目的当成前提,而置如何达成目的的条件于科学考察之外。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

进入 陈先达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哲学随笔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总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120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