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安:佛教思想研究方面比较忽视的几个领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827 次 更新时间:2024-01-20 12:16

进入专题: 佛教思想  

李利安 (进入专栏)  

 

张岂之先生八十大寿时,西北大学举办了中国思想史学科建设研讨会。负责大会筹备的阳举兄嘱我说几句话。我不善于吹捧,总是喜欢发现问题,于是就目前国内学术界佛教思想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薄弱领域草拟了一个大纲给阳举。可能是阳举感觉我的批评不太适合欢庆气氛,也就“忘记”安排我的大会发言了。可是由他勾起的想法却挥之不去。

综观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有几个领域一直受到忽视,如异端佛教思想、民间佛教思想、低层佛教思想、超人间佛教思想、佛教史学思想、非主流宗派的佛教思想(主流宗派指禅宗)、专门领域的佛教思想,如佛教教育思想、佛教经济思想、佛教政治思想、佛教伦理思想、佛教管理思想、佛教交往思想、佛教史学思想、佛教家庭思想、佛教生命与死亡思想、文明交往中的佛教思想,尤其是印度文化、中亚文化、中国儒道文化、中国民间文化、藏传佛教等对汉传佛教的影响。

一、异端佛教思想

异端佛教被正统佛教称为附佛外道(而把其他非佛教或不依据佛教理论而建立的思想体系称为外道),被官方称为邪教、妖道,异端佛教就是依靠或仿照佛教理论与实践体系建立起来但又大量曲解佛教从而为正统佛教所排斥且受到官方打击的一种宗教文化现象。中国历史上这种文化现象一直十分盛行,它一方面同正统佛教相互斗争、相互呼应,另一方面又同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激荡,密切联系,同时他和官方存在矛盾,在政治挤压中望强生存,具有继承传统又反传统、依靠佛教又歪曲佛教、惧怕官方又反抗官方的生存发展特征,所以,这种具有民间宗教特色的思想涉及到与正统佛教、传统文化、官方统治、低层民众生活等多重关系,代表了相当多的低层民众的心理,无论在思想方式、思想内涵、实践形态方面,还是在生存状态、发展轨迹方面,都具有强烈的个性,是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特别是低层社会与低层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领域。可是,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无论是官方还是学界,历来对这种异端的思想采取鄙视、贬斥的态度,漠视其产生与存在的众多根源,也忽视其理论的内涵与特色,很少对其进行科学的、理性的、深入细致的研究,这种现象至尽依然十分严重。缺少对异端佛教思想与实践的研究,则难以全面理解中国传统思想,也就难以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中国社会。

二、民间佛教思想

这里所说的民间佛教是指虽非正统但非异端、以佛教为内在依据或外在表现形式但又脱离正统佛教束缚的宗教文化现象。正统佛教一般把这种思想称为邪见。这种文化现象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一直大面积存在,直到今天依然十分盛行,对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伦理、民间习俗、民众心理等民间文化以及中国的低层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生活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影响人口的数量来看要超过正统文化。历代官方对这种文化现象多采取引导的方式,正统佛教则多采取劝化的方式,精英文化界采取宽容与批判并存的态度。与异端佛教所不同的是,民间佛教一般没有直接的激烈的背离佛教或攻击佛教,也一般没有反抗主流社会的心态与行动,甚至在主观上还力图符合正统佛教,并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所以,这种文化现象虽然杂乱肤浅,但具有民众的亲和性、义理的通俗性、实践的生活性,是适合文化欠发达、经济生活贫困的低层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对这种文化进行研究是我们理解民间文化、民间社会、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术界近年来开始重视对这类文化的研究,但还很不充分,很不成熟,需要继续呼吁,大力推进。

三、底层佛教思想

所谓低层佛教思想,是指属于正统佛教但不属于精英佛教所以缺乏理论创新与理论情趣而重视通俗化佛教实践、主要流行于下层佛教信徒当中的一种佛教思想,这是佛教最深厚、最广泛、最持久也最可靠的社会基础,是佛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因素。佛教的理论创新和理论传承虽然依赖精英阶层,但佛教的对民众的影响却需要经过低层佛教信众对佛教藜芦的简化、俗化、生活化,所以,与精英佛教所不同的是,低层佛教思想直面现实的生活、适应普通百姓的文化水平,满足广大民众的心理诉求,在保持佛教正统性的同时,呈现出生活化、通俗化的特性,如果说精英佛教更多呈现出文化的哲理性,那么低层佛教则更多地呈现出宗教的信仰性。这种信仰性和哲理性总是密切联系,相互激发,成为佛教发展演变的基本内在机制。过去的佛教思想史研究对这部分佛教思想基本是忽视的。

四、超人间佛教思想

佛教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从思想内涵的角度来看,其中既有关于现实世界的学说,也有关于彼岸世界的学说,而彼岸世界的学说说到底还是源于现实世界。彼岸世界的学说就是超人间的信仰以及建立在超人间信仰基础上的各种学说。超人间佛教思想具有非理性或叫超理性、神圣性的特征,是以信仰为基础的、缺乏理论思辨的一种思想体系,也是全部佛教思想体系的基石所在,是佛教的魅力所在。

宗教作为人类的一种思想和实践,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人类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的。不过,宗教在解释和解决人类问题方面有不同于其他思想学说的个性,这种个性的关键就在于它的超人间性,用李申先生的说法就是宗教解决现实问题之手段的“非现实性”(参见李申),而李申先生的“非现实性”说到底还是一种超人间性。所谓超人间性,是指各类宗教观念与宗教实践中对超出人类理性范畴的超人间力量和超人间境界的信仰和追求,笔者认为,这种超人间性是判定一种学说或一种社会现象是否属于宗教的关键。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还是从宏观的理论体系来剖析,佛教不同于古今其他学说或其他社会现象的关键因素也在于它的超人间性。佛教理论与实践的静态的任何一个方面及动态的任何一个环节,均直接或间接地建立在其超人间性的基础上。佛教源源不断地在世间传播、渗透的深层动力和影响一般民众的恒久魅力正在于它的超人间性。相应地,佛教之所以被现代学术划归为宗教之列,关键也在于它的超人间性。所以,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佛教的任何一种发展与变革都不能摆脱它的超人间性,探讨或解释佛教中的任何一个新问题和新动向,也都不能离开佛教这一本质特征。

佛教的超人间也由超人间力量和超人间境界两部分组成。超人间力量围绕手段而展开,总是关涉信仰者的各种具体行为;超人间境界围绕理想而铺陈,总是关涉信仰者的各种神圣追求。前者侧重于方法,后者侧重于借助这种方法而达到的目标。

以超人间力量来说,我们可以从佛教中看到几种密切联系的、结构完整的信仰体系。第一是含有超人间力量的原理,如业力轮回、因果报应、九品往生、佛力加持、咒语神力、诸佛世界、般若圣智、菩萨济世等。第二是具有超人间力量的人格化个体,如佛、菩萨、缘觉、声闻“四圣”以及“六凡”当中的天神、阿修罗以及饿鬼和地狱众生等。在中国,这类超人间力量信仰主要表现为佛、菩萨、罗汉、护法神四类信仰,其中佛信仰主要表现为空间上的横三世佛信仰和时间上的竖三世佛信仰,而最流行的则是对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的信仰;菩萨信仰主要表现为四大菩萨信仰特别是对观音和地藏的信仰;罗汉信仰主要表现为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信仰;护法神信仰则主要表现为对四大天王和韦驮的信仰。第三是被认为可产生超人间力量的某些做法,如身结印契、口诵真言、心作观想、念佛菩萨名号以及诵经、摩顶、禅定、供养、回向等。第四是具有超人间力量的非人格化对象,如佛教的手印、坛场、舍利等圣物、圣迹以及被赋予神力的某些经典。这类超人间力量信仰一般来自对佛菩萨某种修法的神化和遵循,对佛菩萨智慧的神化和向往,以及与佛菩萨神力沟通的希望。

以上第一个方面代表了佛教超人间力量信仰的理论,后三个方面则代表了佛教超人间力量信仰的实践。这几个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彼此依存的链条。作为超人间力量信仰中最典型的理论,因果报应及与之紧密相关的业报轮回学说也是整个佛教理论体系得以建立的关键。而佛教实践体系中最核心也最典型的超人间力量信仰则是上述四类中的第二类,即对具有超人间力量的人格化个体的信仰,佛教的非人格化超人间力量和具体做法中的超人间力量实质上都只是这种超人间力量的派生而已。

以超人间境界来说,佛教的超人间境界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绝对的超人间境界,二是相对的超人间境界。这两种超人间境界与佛教的宇宙结构论和解脱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绝对超人间境界指完全超出人间之外不为人类理性所认识的境界。根据佛教自身的说法,这种超人间境界又可分为三种:一是超出我们这个世界之外的其他世界,如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这主要是从空间位置的角度来讲的;二是三界当中不属于人类世界的境界,如欲界六天、色界和无色界诸天、地狱界等,这主要是从境界高下的角度来讲的;三是解脱之后的涅槃境界,特别是离开人间之后的小乘的涅槃境界,这是从解脱生死的角度来讲的。相对的超人间境界指在人间之中通过非理性的认识途经而达到的某种精神性境界,是一种不离开人间但又超越人间、运用于人间生活而不为人间万事所羁绊的境界。其中又可分为两种:一是解脱了的境界如实相涅槃、成佛、证智慧等;二是通过禅定、念佛、诵经、礼拜等修行法门而达到的超出人类正常理性认识所及的境界,与前者相比,这还属于尚未解脱的境界。

上述两种超人间境界同佛教的两种超越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外在超越可以在对绝对的超人间境界的追求中实现,而内在超越则可以在迈向相对超人间境界的修行实践中实现。

佛教的超人间性在中国佛教中一直有着鲜明的体现。笔者认为,如果从信仰心态的角度进行分析,中国佛教主要有四种类型,即:参禅悟理的佛教、念佛往生的佛教、祈神护佑的佛教、行善积福的佛教。在这四种形态中,超人间力量和超人间境界信仰都十分突出的是第二个类型,即念佛往生的佛教。完全建立在超人间力量信仰基础上的现实功利性佛教是其中的第三个类型,即祈神佑护的佛教。第四个类型,即行善积福,则是建立在一种同样具有超人间因素的原理(因果报应)基础上,伴以对恶的超人间境界的恐惧和对美的超人间境界的希冀,以及具有超人间力量的圣者的感召,以行善为手段,以积福为目标,由此感得各类善报。这种善报可能在今生,也可能在来世;可能在此岸,也可能在彼岸;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被回向者的他人。可见,这种形态的佛教也具有浓厚的超人间性。至于最流行的第一种类型,即参禅悟理型的佛教,它以般若智慧为认识的方法,以宇宙实相为认识的对象,通过明心见性,达到此岸成佛解脱,显示了明显的人间性特征。即使这种最具人间性特色的佛教信仰形态,也和超人间有深层次的联系,因为无论是般若圣智,还是实相涅槃,都已经超出了人类的理性,超出了相对,进入了绝对,从而都具有了超人间的意味。般若圣智可以归属于超人间的力量,实相涅槃则可归属于超人间的境界,当然,这种超人间力量和超人间境界和其他类型特别是第二和第三类型的佛教信仰形态中的超人间已大不相同。

传统的佛教思想史研究是不重视对超人间佛教思想进行研究的。

五、佛教史学思想

佛教的历史学建树具有世界性意义。如它对印度历史学的巨大贡献,被西方史学界认为是照亮黑暗的印度古代历史的一道光明,另外,佛教的历史学建树也表现在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贡献,佛教历史记载的系统详尽所体现的史学特征以及佛教中大量存在的伪史传统,均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在这方面目前还非常薄弱。

进入 李利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佛教思想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878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