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人类文明兴衰与国内外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
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地是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很少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实际上社会主义的理想就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造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扭曲关系的全面重建,是一种全新的现代文明理想。
自从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大自然被工业文明划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痕。众多文人、思想家深刻感受到了西方现代性的深刻矛盾,感叹诗情画意家园的丧失。现代文明弥漫着深深的乡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试图超越西方现代性的紧张关系,将自然视为人的无机身体,将历史视为自然史的一部分,探索一种新的人文主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解与矛盾的真正解决。
但是这样一种新的人文主义在西方文明内部缺乏文化的土壤,却在中华文明中有其基因。中华文明将自然视为生生不息的有机生命体,洞察到自然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从生命共同体来理解天地人生。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张载提出“民胞物与”,视民众为同胞、万物为同伴,都体现了这种生命共同体意识。《中庸》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强调人是大自然造化的赞助者、参与者,而非征服者、反抗者。
这一切都表明中华文明的人文传统是谦逊的人文主义,而不是傲慢的人文主义。西方发展出来的人文主义,从反抗命运、反抗上帝开始,逐渐走向一种傲慢的人文主义或者叫人类中心主义。我们看中国的山水画,人总是在天地之间,天地悠悠博大,人在其中是渺小的,只有寥寥数笔。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自得其乐。在这里,人是自然生命共同体一员,而非孤立的原子个体。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往往会把物质看成没有内在价值、供人驱使的质料。
习近平总书记超越了物质主义的机械自然观、原子个体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指出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强调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就把人的活动置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之中去认识,强调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这种和谐共生的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自然历史观的体现,也是对中华文明天人思想的复活与发展,有力推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文明建设。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诗性智慧,融自然与人文为一体,是对生命的本质、生活的记忆、人文城市的深刻把握。今天虽然诗情画意、田园牧歌式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逐渐远去,但是历史记忆却可以复活。我们不但要保护自然生态,还要保护乡村和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这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自信。相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建设,将是人类文明意义上的伟大变革。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
【本文系作者2023年11月24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浙江论坛上的发言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