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日前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金融发展改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金融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我国银行业资产的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一,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规模均居全球第二,外汇储备规模已经是连续17年位居全球第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在保持融资总量合理充裕的同时,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融资持续快速增长,加快发展,普惠小微贷款实现“量增、面扩、价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服务走在世界前列。金融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推出科创板,改革创业板,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实行分类分账管理。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取消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成为全球第三大篮子货币、第五大储备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仍面临各种矛盾和问题,有的还很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任务仍然艰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要突出“三个着力”,即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指明了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和路径。
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在服务宏观调控上,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加强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上,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同时,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双碳”目标、人口结构变化和数字技术发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在打造现代金融机构上,要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健全法人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做好产融风险隔离。在建设金融市场体系上,要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促进长期资本形成。
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金融业高水平开放,重点是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支持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对境内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性投资。促进利率汇率的内外均衡,加强预期管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开放的区域布局上,要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当前,随着全球配置人民币资产需求的增加,必将衍生出对人民币资产的风险管理、金融科技、人才供给等一系列需求。上海要建设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风险管理、金融科技、金融人才中心,增强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功能,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金融枢纽。同时,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确保金融管理能力与开放水平相匹配。
△ 本文作者: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3年11月14日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