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斌磊 袁菱苒: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360 次 更新时间:2023-07-12 20:00

进入专题: 农业农村现代化  

龚斌磊   袁菱苒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任务。2021年12月,《“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行动指南。

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

“三农”工作的重心由农业现代化转向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国情农情和发展阶段特征作出的重大判断。立足我国小农众多、人地关系突出的基本现实,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多方统筹、协同并进。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始终致力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农业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基础。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扩大食物供给,早期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将现代农业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序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电气化和良种化。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发展,为推进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在党和国家的文件中提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三农”工作总目标。新时代以来,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标志着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新阶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加关注“三农”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解决包括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速放缓、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等在内的现实问题。概括来看,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主要面临三大约束。

一是资源环境约束。由于资源有限,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始终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中国耕地质量整体水平偏低,基础地力对粮食生产的贡献已经达到50%左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距离。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业劳动力要素稀缺程度不断上升,加之21世纪以来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产生了根本性变革,农业高技能从业人员供给需要加强。过去一段时期,为了确保世界9%的耕地能够养活18%的人口,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基本目标,中国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在一定程度造成了环境压力,化肥和农药减量已经成为硬约束。

二是农业科技支撑有待提高。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仍一定程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要以重大农业科技突破实现基本农产品的供需平衡。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绿色环保等方面的新技术需要加强储备,在区域内实现农业机械发展。夯实东北黑土地保护、南方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区域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重大问题的技术支撑,在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领域与发达国家开展广泛而良好的合作。

三是增强城乡之间发展平衡性和充分性。全面脱贫攻坚的如期完成,为我国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与城镇地区相比,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长期存在。地区差距也反映在收入方面,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50,尽管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逐步缩小,但仍有下降空间。

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方向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助于在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外部环境下,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构建富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三农”的压舱石作用。另一方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困境,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重点在于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与竞争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与竞争力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任务。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与竞争力,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供给的前提下,优化生产力布局,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水平,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率,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二是以农业绿色发展作为重点抓手,继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推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四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激发融合市场活力,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乡村建设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抓手,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坚持规划引领是乡村建设的前提,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做到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统筹安排,实现城镇和农村的均衡发展。提升乡村宜居水平是乡村建设行动的核心,缩小乡村与城镇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距,推进厕所革命和污染治理,提升农房建设质量是三项主要抓手。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乡村建设的支撑,提高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健全人才返乡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主要手段。

第三是深化农村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制度改革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土地和金融是现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两大主要约束。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制度改革的主线,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规范农村宅基地的使用、保障农地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是农地制度改革的三大主题。金融资源配置不足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障碍,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本质在于回归本源,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可得性,进而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民增收。

第四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建立常态化的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前提。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提高脱贫摘帽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四大关键措施。上述举措的落实有助于脱贫群众更好地分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第五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突破以劳动力为代表的城乡要素市场制度障碍,提高城乡要素双向配置效率,减缓和改善农村要素单方向流出的趋势,增强农业农村的发展动能。二是落实乡村建设行动,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在区域内的优化配置。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进入专题: 农业农村现代化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农业与资源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440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