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国强:深入调查研究 推动绿色发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480 次 更新时间:2023-07-06 21:57

进入专题: 调查研究   绿色发展  

隆国强 (进入专栏)  

 

全党正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是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努力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寻找解决绿色发展难题的对策,为党中央提供高水平决策咨询研究成果。

深学笃信,学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1984年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到基层调查,寻求“ 源头活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深入调查研究作为开展工作、出台政策、制定战略的“先手棋”。2 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时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2023年,《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出版,摘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一百四十多篇重要文献,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开展调查研究、怎样开展调查研究,以及怎样运用调查研究结果等重大问题,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期,中央对大兴调查研究作出专门部署, 提出调查研究要直奔问题去, 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我们党关于调查研究的认识和方法,一直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深化、丰富和发展。

学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调查研究方法。中国有14 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了解中国需要花一番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对调查研究方法作出系统论述,我体会比较深的有三点:一是调查研究要聚焦突出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带着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这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更是开展调查研究的总体要求。二是调查研究要全面。我国各地的资源和禀赋不同,发展水平也差异较大,调查研究切忌“ 盲人摸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县域治理时指出,“ 当县委书记要走遍全县各村,当地市委书记要走遍各乡镇,当省委书记要走遍各县市区” ;2 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不能搞调研自主性差、丧失主动权的‘ 被调研’,不能搞到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和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的‘ 嫌贫爱富’式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深刻阐明调查研究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要把真实情况摸准摸透。三是调查研究要深入。调查研究能力是干部需具备的七种能力之一,“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调查研究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搞浮光掠影、人到心不到的‘蜻蜓点水’式调研” 。“ 关键是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避免浮在表面、流于形式”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还要学会用好互联网,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要扎下根, 沉下心,才能把握事物本质。

习近平总书记是开展调查研究的榜样。习近平同志无论在地方工作,还是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身体力行开展调查研究。在正定工作期间, 习近平同志走遍了所有村; 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一年里半年的时间都在下乡实地查看;在浙江工作期间, 习近平同志每年至少用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深入基层调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足迹遍布31个省区市及香港、澳门地区,覆盖130多个地级市。习近平总书记是深入群众的榜样。2000年7月2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来到福州市棚户区连片的苍霞社区调研,目的就是要让各级干部亲身体验百姓疾苦,加快棚改步伐。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期间就提出要在基层建立联系点,“越是基层来的,越是要让他们讲”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建立联系点,解剖麻雀,加强指导,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 。习近平总书记“ 要为人民做实事” 的深切情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习近平总书记是见微知著的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开展调查研究,善于一叶知秋发现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提前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到地方调研,就到了河北阜平县,了解典型贫困地区真实情况,窥一斑而见全豹。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村调研,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中国的脱贫攻坚战,使得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习近平总书记见微知著的调查研究方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知行合一,不断提高绿色发展调查研究能力

我们不仅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还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调查研究实践中汲取营养,把调查研究变成我们平时工作的一种自觉。当前绿色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也更加艰巨,做好调查研究更加重要。要克服本领恐慌,我们必须勤学苦练,增强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在实践中练好调查研究的脚力、听力、眼力、脑力和笔力。

一是增强走基层的脚力。调查研究的立场要稳。要站稳人民立场,始终瞄准广大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把群众对绿色发展的问题和建议搜集上来,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和诉求。调查研究的脚步要实。当前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请地方协助、委托第三方等方式获取多方面信息,但这不能代替亲自深入基层。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这样才能真切了解基层实际和百姓诉求。调查研究的脚步要准。在特定的资源和时间约束下,提高调研效率至关重要。我们坚持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选好调研题目、典型案例、调研对象开展针对性调查研究,用最低投入获得尽可能好的调研信息和资料。

二是增强察民情的听力。要倾心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不断上升,对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反映更加强烈。推动绿色发展一定要倾心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样才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获得感。要勇于听取不同的声音。调查研究不能只听“一边倒”的声音,更不能只听表扬的声音,要勇于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包括批评的声音,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事物的真相和全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多听意见,让人家说话,天塌不下来。闭目塞听、闭门造车,不会有好的决策” 。要善于把握主流的声音。调查研究中要做到兼听则明,就要善于在各种不同的声音中进行分析判断,把握主流的声音,抓住主要矛盾,掌握事物的本质。

三是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要训练理论眼力。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系统分析和研判绿色发展调研情况,离不开理论支撑。我们既要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又要学习绿色发展各个领域的专业理论,增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要训练全局眼力。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中研究绿色发展,站在“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下看待、分析、解决绿色发展难题,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整体格局中谋划绿色发展。要训练辩证眼力。中国推动绿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要培养辩证思维,善于转危为机,抓住绿色发展机遇,从而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会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而调整,这要求我们辩证地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绿色发展问题。

四是增强谋事情的脑力。调查与研究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只做调查而不研究, 只能是半成品;要做好调查, 更要做好研究,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要增强分析能力,能够抓要害抓本质。绿色发展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绿色发展难题和矛盾的表现形式也纷繁复杂。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增强综合研判能力,能够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在深入调查个别案例的基础上,要能由点及面, 结合历史经验、国际比较、趋势外推等方法,去推演普遍性特征和规律。要能由近及远,作预见性思考,以最早时间发现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 提前做好准备。要增强战略谋划能力,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绿色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推动绿色发展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与举措。

五是增强写报告的笔力。对于智库而言,政策研究报告是调查研究成果的体现。脚力、听力、眼力、脑力练得再好,如果不通过笔力来展现, 就难以对思维成果进行系统化梳理,更难以承载、传播和交流思想。要选好题目。调查研究往往能够发现很多观点,要选择那些全局性、时效性、前瞻性的议题,把重要发现、重要分析和建议写成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报告。要写得深入浅出。政策调研报告是面向决策者或广大干部的,读者有不同的知识背景,晦涩难懂的报告不受欢迎,好的调研报告一定要深入浅出。“深入”者,调查要深、研究要深、思想要深;“浅出”者,表达要开门见山、浅显易懂。要快速及时。第一时间形成调研报告,才能先人一步、先声夺人,满足决策的时效性要求。但不能为快而快, 这个“ 快”是建立在“ 深”和“实”基础上的。

立足岗位,为绿色发展决策咨询研究作贡献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绿色发展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我们要积极担当,大兴调查研究, 以饱满热情推动绿色发展决策咨询研究建新功。

我们要研判绿色发展新形势。过去十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党的二十大对绿色发展提出新部署新要求,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任务更加复杂艰巨,特别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统筹发展和保护触及的矛盾会越来越深、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放眼世界,以数字化、低碳化及其融合为基本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突飞猛进,基于大规模语言模型的ChatGPT可能引发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在胶着中推进。这些新形势都需要我们及时开展调查研究,既要总结自身经验、扬长避短,也要进行国际比较、兼收并蓄,从而准确研判绿色发展大势、把握绿色发展战略重点。

我们要研究绿色发展新问题。绿色发展新形势要求我们胸怀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与时俱进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和矛盾。当前要重点调查研究三大难题:一是统筹发展和保护面临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 。在现代化进程中,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非易事。一方面,“ 竭泽而渔”的惯性发展思路仍未完全消除,有的地方追求短期内上大项目、大投资的冲动仍较强烈,容易忽视项目和投资的长期生态环境影响;另一方面,“ 缘木求鱼”的过激保护行为也未消除,有的地方存在着“一刀切”式实行生态红线、能耗双控现象,甚至出现“ 拉闸限电”情况,这都要求我们更好统筹发展与保护。二是统筹发展和民生面临的难题。过去十年,我国发挥体制优势,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快速改善,PM2.5浓度下降了57%。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污染的容忍度在降低。例如,PM2.5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但臭氧(O 3) 污染又成为新困扰;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标准虽不断提高, 但群众对健康饮水的要求却提高得更快。群众越来越高的生态环境质量诉求,对精细化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这就需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从而使得统筹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难度也在加大。三是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面临的难题。过去十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取得巨大成效,主要是依靠环保督察等行政性措施,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不足。未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既要进一步优化行政性政策工具,更要加快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在控制污染外部性、增强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方面的作用,提高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当前,我们需要调查研究建立健全绿色发展市场机制存在的难题,对适用条件、机制设计等开展深入分析。

我们要总结绿色发展新经验。毛泽东同志曾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善于不断总结经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负责联系的“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基地”为总结绿色发展经验提供了重要平台。首先,要能发现典型案例,总结好的做法。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的绿色发展创新实践,探索了一些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做法,这些成功探索需要及时总结,并向其他地区推广复制。其次,要能总结规律,上升为制度和政策。中央层面的不少政策,都是建立在局部地区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要提炼这些成功实践蕴含的规律,将之上升为地方或国家的政策和制度,从而进一步指导绿色发展实践。最后, 要进一步建好用好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基地。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基地是发现典型、总结经验、推动政策创新的平台,我们要将之建成规范、平等、开放的研究网络,既促进各调研基地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又发挥其对推动解决绿色发展难题的调研支撑作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我们的学习要持之以恒;做好调查研究非一日之功,能力提升需要日积月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绿色发展,需要久久为功。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 做到“ 两个维护”,不断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努力为党中央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咨询研究服务,为推动绿色发展作出新贡献。

 

注释:

习近平:《到基层寻求“ 源头活水”》(1984年3月28日),《知之深 爱之切》,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版。

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的讲话》(2 0 13 年7月2 3日),《人民日报》2 013年7月25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2023年3月19日。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 0 2 2年10 月1 6日),《求是》杂志2 0 2 2 年第21期。

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 0 1 4 年3 月1 8日),《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39-40页。

习近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2 0 1 8 年1月5 日),《求是》杂志2019年第19期。

习近平总书记2 0 2 0年10月10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讲话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习近平:《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2 013年6月28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417页。

习近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2 0 1 8 年1月5 日),《求是》杂志2019年第19期。

习近平:《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2021年9月1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526页。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 日),《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95页。

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 0 1 4 年3 月1 8日),《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39-40页。

《山海情怀 赤子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党建篇》,《福建日报》2017年7月13日。

《挺立潮头开新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创新篇》, 《浙江日报》2017年10月6日。

《“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总书记这样言传身教》,《人民日报》2023年4月23日。

《挺立潮头开新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创新篇》, 《浙江日报》2017年10月6日。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月20日),《党建研究》2014年第2期。

习近平:《我是黄土地的儿子》, 《全国新书目》2 0 0 2年第12期,第26页。

习近平:《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农民, 就不能真正懂得中国更不可能治理好中国》(2 0 14 年3月7日),《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08-109页。

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2 0 12年12月29日至30日),《求是》杂志2021年第4期。

《总书记带领我们“精准脱贫”》, 《人民日报》2018年10月5日。

习近平:《维护党中央权威,贯彻民主集中制》(2017年2月13日),《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69-170页。

习近平:《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 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 在2 0 2 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202 2年1月17日),《人民日报》2022年1月18日。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

进入 隆国强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调查研究   绿色发展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429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发展观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