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巍:中美关系的缓和应迈出关键几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211 次 更新时间:2023-06-23 21:49

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达巍  

 

终于,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正显示出缓和迹象,尽管偶尔也会出现挫折。在最近的G7峰会上,拜登总统预测中美两国关系将在近期“解冻”。上周,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会见了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和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会晤。然而在本周,据报道,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拒绝了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 (Lloyd Austin) 提出在6月2日至4日于新加坡举行的年度安全论坛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的会面请求。美方受冷落的原因明显: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仍处于由特朗普政府强加的制裁之下。

当前,中美双方的期望值可能都不高,但最近时断时续的解冻意向为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之间关系的更持久改善提供了机会。两国需要迅速采取行动,以免情况变得更加危险,因为机会窗不会无限期地保持打开状态。以下是双方可以需要考虑的一些事项。

首先,中美双方应重新引入政府官员和机构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并将其制度化。在奥巴马执政期间,中美两国共开通了近百个官方对话渠道。即使是抨击中国的特朗普政府也保持了几个渠道的开放,然而现在几乎都处于被切断状态。

召开部长级会议十分重要,但中美双方在工作层面保持沟通也很重要。尽管长期存在紧张局势,但两国军方高级官员一直保持定期接触,然而“无人飞艇”事件导致这种接触暂停。这种工作接触需要尽快恢复,最好是当面进行,这样双方都可以更容易地读懂对方的信号和情绪。建立互信的一种方法是讨论加强奥巴马任期内签署的两项谅解备忘录:一项关于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信任措施机制,另一项关于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

第二,应扩大两国学术界、企业界等人文交流。如果中美之间有更多的直飞航班会有所帮助。美国和中国的航司目前每周只能往返24次,而在新冠大流行之前,中美每周航班往返次数超过300次。今年夏天,我打算带我的一些学生去美国访问,他们真诚地想了解这个国家,但许多人因昂贵的机票、排长队的签证申请以及超过24小时的多程航班前景而推迟。

中美之间保持学术联系很重要,但仍然困难。虽然今年美国和中国的学者已重新开启互访,但人数依然很少。出于对人身安全的担心或在国内会被视为政治不正确的顾虑,中美双方的许多人仍然不愿或害怕踏上访程。

由于过去三年缺少面对面交流,中美都落入了回音室,而乌克兰危机又加剧了这一现象。因此,两国政府需要做出安排,确保双方学者能够轻松、有尊严地进行互访。

第三,中美需更加努力地解决导致两国关系紧张的问题。其一是毒品管控,华盛顿希望北京对泛滥美国的芬太尼给予更多支持。中国强烈反对有关中国是墨西哥贩毒集团用于制造合成阿片类药物的化学品来源的指控。同时,中国提出合理诉求,要求美国将法医科学研究所和国家麻醉品实验室等中国机构从其“实体清单”中删除,该清单施加了许可证要求和其他限制。

第四个或许也是最困难的任务,是在经济和技术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构建清晰边界。现在美国流行“小院高墙”的说法,认为所有国家都有权拥有一个为保护国家安全所需的“院子”,因此建造“围栏”不可避免。然而,最重要的不是院子的大小,而是围栏的清晰程度。如果其边界模糊不清,双方就很难在外交、商业或学术交流中取得进展。“去风险化”听起来合理,但它有时会带来更多风险。就西方和中国而言,这可能会扰乱数十年的世界经济运行。

中美双方的过往行动已经显示明确围栏高度和位置的协议的确可以达成。2022年,美国会计监管机构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 (PCAOB) 与中国签署了一项协议,合作监管PCAOB在中国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账户访问权问题上,多年来紧张局势不断升级,该协议标志着一项重要突破。两国可能需要数十个这样的协议,涵盖范围广泛的问题。PCAOB的交易表明了一切皆有可能。

当前来看,中美之间的战略较量难以逆转。双方是想开展边界清晰的理性竞争,抑或无规则状态下不可预测的竞争,是未来几个月必须决定的问题。

 

本文编译自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的专栏文章,原标题为《达巍谈中美如何更好相处》(Da Wei on how America and China can get along better)。文章首发于“民智国际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394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