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意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378 次 更新时间:2023-05-24 22:20

进入专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  

王存刚  

 

一、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

近代以来,全球事务和全球治理的主导权长期掌控在西方列强手中。这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其中,美国更是凭借自身强大实力优势,在二战结束后建立了由其主导的所谓“自由国际秩序”。进入21世纪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国家实力不断增强。面对不平等、不公正的全球治理体系,这些新兴国家呼吁提升非西方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并积极采取行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主导创立包括“金砖+”在内的不少新型且富有活力的多边机制,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

与此同时,当今全球治理进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值得高度关注的消极因素。首先,全球化进程出现裂解现象。国家主义回归,民粹主义兴起,逆全球化事件频发,经济全球化逆转。其次,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引发西方大国的集体焦虑和反制行动。大国地缘竞争加剧,彼此合作难度加大。美国为维护自身霸权,大搞“小圈子”和集团政治,在贸易、科技等多个领域主动挑起与中国的对抗,对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造成严重冲击和干扰。再次,全球治理制度显著失灵。规则和理念的相对滞后,导致现有国际规则体系已不能有效管理全球事务和应对全球性挑战,世界的不确定不稳定性进一步凸显。最后,全球治理领导力明显不足。随着实力相对衰落、国内极端民粹主义兴起和政党政治极化加剧,美国领导全球治理的意愿和能力均明显不足。非西方国家虽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和行动,但囿于自身能力,迄今尚未形成有效领导。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何去何从,世界各国面临选择。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中国方案

如何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全球治理向何处去,国际社会历来存在不同声音。

作为当今世界头号强国和拥有全球行动能力的大国,美国自二战结束以来长期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扮演核心角色。其间,随着实力地位及内外形势变化,美国也不断调整其对全球事务和全球治理体系的立场和政策。特朗普政府执政时期,美国采取激进的单边主义政策,敌视和贬损多边主义,强烈质疑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大搞“退群”“毁约”,对中国等多个国家发动“贸易战”。拜登政府上台后,虽然承认气候变化、核扩散以及新冠疫情是对国际社会的共同挑战,表示愿意回归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但强调恢复美国在各种多边机构中的领导地位,并希望确保这些机构能够反映所谓的“普世价值”。美国及其西方盟国还把中国崛起特别是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的积极作用解读为是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是对所谓“自由国际秩序”的威胁,并竭力炮制“民主对抗威权”的虚假叙事。因此,拜登政府的全球治理战略和行为虽为新形势下全球治理的国际合作提供了一定空间,但由于其私心太重、偏见过深,尤其是大搞针对特定国家的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胁迫有关国家选边站队,因而加剧了全球治理体系中的竞争乃至对抗,加重了全球治理赤字。

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中国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出了“中国方案”,那就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场合多次深刻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提出“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当坚持主权平等原则。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地球村”的平等一员。各国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内政不容干涉,都有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都要坚持主权平等原则,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当坚持对话协商原则。未来,对话协商理应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方法。在国际事务中,各方存在分歧、发生争端难以避免。要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化解争端,以对话增进互信,以对话化解纷争,以对话促进安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当坚持法治正义原则。国际法治是国际社会基于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开展全球治理的法治活动。各国均有责任维护国际法治权威,依法行使权利,善意履行义务。各国和国际司法机构都应确保国际法平等适用,不搞双重标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当坚持开放包容原则。开放包容是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必要途径。世界命运应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由各国共同分享。搞“一国独霸”或“几方共治”,无助于国际秩序稳定,也有害于全球发展目标的实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当坚持人道主义原则。人道主义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面对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的人道主义危机,各国应当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为身陷困境的无辜民众送去关爱和希望。在人道主义援助问题上,各方应当秉持中立、公正、独立立场,避免将人道主义问题政治化。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时代潮流,为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动力,从而也为不确定的世界提供了最大的确定性。

三、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

中国始终是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者和国际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秉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深入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中国坚定维护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稳定。习近平主席强调:“世界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新形势下,必须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国与国之间可以有竞争,但必须是良性的,要守住公认的道德底线和国际规范。要坚持对话,不搞对抗;坚持包容,不搞排他,着力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努力扩大利益汇合点,画出最大同心圆。

中国主张以公平正义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离不开理念引领。全球治理规则体现更加公正合理的要求,离不开对人类各种文明成果的吸收。中国积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大力弘扬和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的立场,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各国应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坚持公正合理、互商互谅、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携手破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通过充分协商形成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方案的共识和一致行动,使全球治理体系符合变化中的世界政治经济,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

中国提出一系列全球治理新主张,不断丰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中国主张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共同培养全球发展新动能。习近平主席着眼全球共同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现实需要,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中国主张加强全球安全治理,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积极参与全球安全规则制定,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中国主张加强全球环境治理,努力开创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国推动完善新疆域治理规则,倡议把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中国呼吁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倡议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周年。十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国际社会共识,集中反映各国人民良好愿望,充分展现人类光明前景,必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促进各国人民携手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作者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教授)

    进入专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312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