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坤:国际合作助推全球“气候适应”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163 次 更新时间:2023-04-28 06:40

进入专题: 气候变化  

胡玉坤 (进入专栏)  

遏制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一场生死之战。全球通力合作致力于深度减排,固然是遏制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而携手提振“气候适应”的雄心和行动也刻

不容缓。世界各国共同构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每个国家都必须审时度势做出对本国和对世界负责任的明智抉择。2022年11月落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届 缔 约 方 大 会 显 著 增 强 了“气候适应”的元素和分量,并再次凸显了团结合作的强烈信号,从而为全球适应努力续写了新的篇章。

一、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是共同挑战

不断加剧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福祉和地球健康都构成了愈来愈严重的威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2022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报告揭

示,全球年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10-2019年间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若以世界各国迄今做出的减排承诺来考量,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的中位数将达到3.2摄氏度。但迄今仍没有使全球变暖迅速停止的任何减排举措,而温室气体的排放却仍在持续攀升。如此一来,就像节能减排一样,适应气候变化的必要性已变得毋庸置疑。

由 于 各 国 所 处 的 地 理 位 置不同、自然禀赋各异,不同国家的气候脆弱性及受气候影响的程度也不尽相同。颇具反讽意味的是,处于气候变化第一线、深受其害的特别脆弱国家,主要是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所负责任最小的最不 发 达 国 家 和 小 岛 屿 发 展中国家,它们有的已被不间断的气候灾难无情推到了“悬崖”边上。非洲一些国家仍深陷罕见的气候灾害的“泥潭”无法自拔。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去年底的统计数字,仅非洲之角就有 约 3600万 人 需 要 人 道 主 义 援助。特别脆弱国家几无能力和资源招架气候恶变的沉重打击。

即便是美国这样实力雄厚的发达经济体也不堪其苦。据《华盛顿邮报》报道,2021年逾40%的美国人所生活的县蒙受过气候灾难。美国在2022年共发生了15起损失超过10亿美元的天气/气候灾害事件。就在圣诞节期间,美国许多州都受到了暴风雪的袭击。其中纽约州遭遇了该地区几十年来最致命的暴雪。极端天气事件通常突如其来,美国也难保不需要外来的紧急驰援。2005年8月那次灾难性的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美国东南部几个州,致使1800多人遇难,5000余人受伤,经济损失逾1600亿美元。包括联合国、欧盟、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都立即动员起来向美国提供了紧急支持。

不可遏制的全球变暖预示了世界各地的各种极端天气事件将变得愈加频繁、严重、令人震惊。更酷热的天气、更疯狂的野火、更严重的水资源匮缺、更凶猛的风暴和洪灾等将会叠加来袭。这就不难理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1年推出的第六份适应差距报告何以冠名为《风暴正在聚集》。这份报告令人信服地揭示,气候变化影响增大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适应气候变化的努力。

不 断 上 演 的 各 种 极 端 天 气事件让世界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所有国家都已受到并将继续受到气候危机的更大钳制。凡此种种,既是全球合作遏制气候变化不力的表现,也是其结果。各国共同面临的巨大危机理应化作一股合力。大力增进国际合作无疑是对国际和各国政策制定者的一大考验。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国际探索

早 在 全 球 气 候 治 理 开 启 之初,国际社会就将多边国际合作定位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主要全球机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1988年联合创建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便是一个明证。作为气候变化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多边机构,它主要致力于牵头开展定期的科学评估,以便为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提供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风险的科学信息,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减缓和适应策略。深耕30余载的这个多边机构迄今已涵盖了195个联合国成员国,并先后推出了六份重量级的权威评估报告。

“气候适应”的国际探索长期在迷雾中缓缓行进,已走过了30年历程。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颇有远见地设计了“减缓”和“适应”两大战略,但其主要囿于国家层面的行动。而且自从发轫之初,尽管两者总被相提并论,但减排向来被当作头等大事,在国际政策和实践舞台上长期唱主角。值得注意的是,“减缓”是一个举世受益的全球性问题、而“适应”主要只给局部地方带来益处的论调一直不绝于耳,至今还大有市场。这种失之偏颇的认知和叙事也使各国的适应行动各行其是,强有力的国际合作则姗姗来迟。

由于极端天气事件的不断紧逼,全球适应行动终于提上了国际气候治理的议程。2015年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的《巴黎协定》破天荒地确立了一个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全球适应目标,即“提高适 应 能 力 , 增 强 韧 性 并 降 低 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以期对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这个新蓝图明确载明:“各缔约方承认适应是所有人都面临的一个全球性挑战,具有地方、国家以下各级、国家、区域及国际的维度”。这个国际条约还围绕全球盘点、透明度框架尤其是气候融资等议题设计了相关条款。这些都为助推各缔约方将承诺化作实践铺平了道路。

30多年来,在诸多推力的共同作用之下,全球气候治理的天平逐渐开始朝着“适应”端倾斜。在后《巴黎协定》时代,各级政策制定者都面临向低碳和气候韧性 转 型 的 巨 大 挑 战 。 联 合 国 系统内外打“头阵”的一些多边国际机构,如联合国环境署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都不约而同开始瞄准适应干预,并撬动了一些可圈可点的探索性项目。形形色色的多边适应项目正在酝酿或起步之中,呈现出良好的国际合作势头。“气候适应”在国际发展舞台上的政治能见度也大为提升。

不过,世界各国的适应努力很不平衡,其动机和雄心也不是铁板一块的。一些饱受灾害蹂躏的脆弱国家得益于多边或双边国际合作项目的助力,成为走在世界前列的探索者和先行者。例如,尼泊尔2021年出台了《国家适应计划2021-2050》。该国政府誓言,2030年之前它所有753个地方政府都将制订并实施具有气候韧性和性别敏感性(由于女性受气候变化影响尤其严重,国际社会十分注重任何发展项目包括环境项目的性别敏感性)的适应计划。中国于2022年6月出台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展现了与世界同步共同推进“气候适应”的雄心和蓝图。

从 发 展 脉 络 看 来 , 国 际 合作尽管日渐增强,但仍是薄弱环节,也堪称一个“瓶颈”。环顾全球,袖手旁观者有之,“搭便车者”亦有之。诸多压倒性证据也表明,全球适应方面集体行动的力度还远不足以抵御全球气候紧急情况。

三、提振气候适应的国际合作为何重要

大 量 国 际 经 验 证 明 , 国 际发展合作是有效处理全球性重大问 题 的 关 键 所 在 。 在 气 候 变 化愈演愈烈的新常态下,通力团结合作无疑是造福人类的一把“利剑”。其原因大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如气候变化这样极富挑战性的全球事务需要有全球性的解决方案。人类同在惟一的星球上,诚如新加坡知名学者马凯硕一语道破的:所有地球人生活在同一艘船的193个独立船舱里。高度不确定的气候威胁不分国界,没有任何国家能置身事外。齐心协力的集体行动是降低气候变化影响的最佳路径。强化国际合作有利于优势互补、经验互鉴。

第二,发达国家为其长期碳排放负责并为此“买单”合情也合理。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等特别脆弱国家的碳排放最少,受害却最为深重。有的国家已不幸“沦陷”,生计和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可持续发展也严重受阻。由于深层次的结构性因素,最不具备应对能力的这些国家单凭自身资源几无走出气候变化阴霾的可能性。

第三,全球“气候适应”和韧性上要取得突破,取决于发达国家携手填补气候融资上的巨大缺口。发达国家至今仍未完全兑现每年筹集1000亿美元帮助贫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经合组织的统计分析揭示,2019年发达国家总共提供了796亿美元气候资金,比2018年仅增长了2%。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在气候资金总额中所占的份额分别仅为尴尬的15.4%和1.5%。弥合筹资缺口既是实现全球气候公正的一个主要症结,也是拯救生命和保护生计的关键所在。

第四,在全球互联的现代世界,增强所有国家气候适应的能力和韧性对每个国家都是利好之举。撇开富裕国家援助贫穷受害国的道义责任不说,气候危机正在显著扩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现存全球经济体系中内嵌的不平等。如果听任“气候适应”的鸿沟继续扩大,势必累及全球气候治理的整体进步和人类的整体利益。提振气候领域的国际合作也是实现“不让一个人掉链子”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五,极端天气事件的侵袭似乎看不到尽头。新冠疫情的三年大流行昭示,攻克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系统性风险离不开各国的共同努力。正是全球科学家争分夺秒携手研发并及时推出了多种疫苗,加上普及接种的国际和国家努力,全世界才迎来了走出疫情的曙光。经历了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洗礼”,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切认识到同心协力拯救地球的共同使命。

在 一 个 高 度 全 球 化 的 地 球村,国际合作是增加胜算的最优抉 择 , 也 是 惟 一 出 路 。 各 国 须弥合分歧、凝聚共识,明智而大胆地提振“气候适应”的雄心和行动,打赢这场严峻的“生死之战”,从而为地球也为人类自身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美好未来。

(作者为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气候适应与韧性的底层逻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进入 胡玉坤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气候变化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安全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238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世界知识》2023年第8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