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强 王猛:在守正创新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4606 次 更新时间:2024-02-23 22:40

进入专题: 守正创新   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张万强   王猛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要准确把握“两个结合”,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一重要论述既全面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核心洞见,也明确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价值观维度上的高度契合性,从而为我们在新征程上赓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供了价值观和方法论维度上的重要遵循。

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无论在哪一个历史时期,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始终牢牢谨守发展方向之“正”。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和弘扬,绝不是走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老路去照单全收、照抄照搬,而是从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出发,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意愿,站在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的战略高度,不断提炼和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为珍贵的价值理念与精神品格,使之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互融互通,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党一贯坚持有鉴别地对待传统文化,顺应时代需要,切近人民需求,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的美好生活追求、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理念和原则,是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向。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历来注重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使之与不同时期的历史主题和时代精神相互贯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批判如男尊女卑、宗法思想束缚等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现象的同时,还十分注意鉴别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使之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我们党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范式,研究孔子、老子、墨子等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哲学思想,肯定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存在着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相贯通的思想内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以“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为指引,对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整理和研究,让中华民族“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提出文化建设要坚持“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双百”方针,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振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所具有的积极价值。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文化自信、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战略问题上的作用与时代价值,凝练出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精髓和标识,得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等一系列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全新论断,为我们更好认识和把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遵循。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在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奋斗历程后得出的科学结论。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也必须忠实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以理论、实践和历史相统一的科学态度,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守正”姿态来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传统文化,将其中的精华部分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贯通起来,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求融通起来,从而激发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内在活力。

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只有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与现实文化相融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从传承载体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只表现为世代相传的文献、文艺、文学和文物等载体之中的历史记忆与价值叙说,还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辈辈相继的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从传承时态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表现为一种现在进行时的薪火相传动态。从传承意义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既是历史上的人文智慧和民族精神,也是当代中国人的共同精神家园。因此,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推动其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根本上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也就是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与时代同频共振,通过正视时代需求、把握时代精神、应用时代话语体系和使用时代传播媒介等方式,转化其旧内涵而拓展其新内涵,改造其旧形式而创造其新形式,进而激活其固有的生命力,提升其当有的影响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重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源头上就具有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文明史基因。另一方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在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中内蕴的价值理念与精神品格的同时,赋予其包含时代精神要素的全新思想内涵,以及富含现代科技元素的全新展现方式。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间断过的文明传统,中华文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许多十分珍贵的价值观念和十分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些价值观念和表现形式既包含着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与人类文化生产与生活实践相关的绝大部分内容,又总结了历代先贤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治国理政和读书阅世时的善巧经验智慧和运思方式。一方面,这些价值观念和表现形式能够为当今时代的治国理政和人伦日用提供智慧和借鉴。比如,我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天下秩序观,战国思想家墨子也倡导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兼相爱、交相利”,这些价值观念为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历史智慧。另一方面,融入时代精神和现代元素可以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思想内涵,拓展其新的表现形式,使其更能贴近当代人的生产生活实践和精神世界,从而呈现出一种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具有中华民族精神、气度与特色的全新文化理念与实践方式。例如,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的“实事求是”一词,原本指的是一种严谨的考据方法和治学态度,但经过毛泽东同志对其所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事求是”转化为了内涵更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更成为了我们党长期以来所坚持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处理好守正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谨守发展方向之“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切近人民需求,造就转化与发展之“新”,才能真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守正创新中赓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坚定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

    进入专题: 守正创新   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222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