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明确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凸显了高质量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必须落实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目标,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等。从外部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和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的形势看,实现以上目标任务仍十分艰巨。只有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才能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创造条件。
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实现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
何为中等发达国家,现在尚缺乏明确的界定。从世界银行标准看,发达国家人均国民收入的门槛值为2万美元,平均水平高达4.8万美元,剔除体量偏小的经济体,发达国家人均GDP平均水平大致在3.5万—4万美元。如果将3.5万—4万美元作为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那么我国到2035年还要迈两个台阶。首先,人均GDP迈过2万美元的门槛,进入到发达国家行列,这要求2021—2035年GDP年均增速达到4.8%左右。其次,人均GDP实现3.5万—4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现价美元计算的人均GDP,除了受经济增速影响,还取决于价格和汇率水平,这要求通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带动汇率合理升值。因此,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不仅要保持较高经济增速,实现人均GDP比2020年翻一番达到2万美元,还要通过提高发展质量带动汇率升值,实现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经济发展质量主要体现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劳动等要素条件和边际产出发生改变,也就是生产函数发生变化,同时资源环境的硬约束持续强化,已经不可能像高速增长阶段那样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必须转向更多依靠生产率的提高。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果要逐步赶上发达国家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就要以比发达国家更快的速度提高。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动态的,我们要达到的是2035年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尽可能争取国内生产总值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潜在经济增速下降的情况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实现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尤为重要。
着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位列世界11位,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前30位中唯一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近年来,我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迅速提升,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但与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仍存在短板和弱项,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问题亟待破解;基础研究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原始创新能力较弱,缺少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科技创新成为大国竞争制高点。面对国际科技竞争和外部遏制打压的严峻形势,要求我国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增强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更好统筹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三位一体”推进科技创新,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实现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原始创新能力的战略性突破,塑造科技创新新优势,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规模庞大、配套齐全的完备产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产业体系总体上大而不强、宽而不深、全而不精,整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中低端,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不少“堵点”“卡点”,部分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调整和重塑。面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以及个别西方国家推进“脱钩断链”的做法,必须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传统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加快前沿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培育壮大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制造生态,推广“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着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实现碳达峰后稳中有降的目标
碳达峰后稳中有降,实际上是碳排放增量速度降为零后开始趋于下降的过程。从国际上碳排放轨迹看,许多早期工业化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甚至更早时期就实现了碳达峰,但达峰之后的碳排放下降速度十分缓慢。新时代10年,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10年间,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6%的经济增长,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从68.5%降至56%,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稳居世界第一。但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源效率偏低,给实现碳达峰后稳中有降的目标带来更多挑战。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碳达峰后稳中有降,关键在于实现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
积极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关键是处理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能源安全的关系。从传统能源视角看,我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征是“富煤缺油少气”,但从新能源视角看,我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赋存最多的能源资源。我国石油、天然气等优质化石能源资源难以自给,长期依靠煤炭不可持续,但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可以保障我国能源长期可持续供应,同时也可以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趋势上看,我国碳排放达峰后很可能形成一个平台期,还可能出现多峰突起、波动下降,但最重要的是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推进碳减排进程。这就要求我国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使化石能源逐步退出建立在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逐步提高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发电装机和发电量的比重,更好发挥零碳能源在能源保供增供方面的作用,确保实现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的目标。
总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是今后一个时期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着力点。我们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