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硕:中国在扩张吗?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551 次 更新时间:2023-01-28 22:51

马凯硕  


“当中国人声称中国将会和平崛起时,他们其实是在背信弃义和骗人。”

这是真的吗?

国际社会鲜有像芮效俭大使那般的“中国通”。芮大使出生在中国,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1991—1995年担任美国驻华大使,所以他对中美关系了如指掌。

他分析道,2015年9月25日,在与奥巴马总统一起召开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中国领导人其实就南海问题提出了一个更加合理的方案,表示会支持全面、有效地落实中国在2002年同东盟国家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呼吁尽早完成关于“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还表示,尽管中国在南沙群岛的部分礁石和浅滩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作业,但并不打算在有争议的南沙群岛“搞军事化”。

芮大使说,奥巴马错失了利用这个合理提议的机会。相反,美国海军加强了巡逻力度。

简言之,中国领导人没有食言。实际上中方的提议是被美国海军拒绝了。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一种不真实的情况是如何被消息灵通、深思熟虑的西方精英接受为事实的?

这并不容易回答。有关“中国的谎言”是如何产生并被广泛接受的,在经过数十年的仔细观察后,我得出结论,这是由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制造出来的,世界上顶级的情报机构和主要媒体都在这个系统中。

这是一个盎格鲁-撒克逊生态系统,涉及“五眼联盟”,该联盟汇集了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的情报机构。这五个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彼此之间不仅有着高度的信任,也高度地共享情报,还时不时地与西方主要媒体分享信息。

西方主要媒体都很大胆,而且基本上独立。政府无权干预它们的报道。事实上,这些媒体经常揭露不愉快的事实并与政府对抗。然而,这些媒体的一些报道必须依赖政府的消息源,包括“五眼联盟”这类情报网络,此为事实。

报道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可信的。例如,中国领导人的确承诺不会把中国南海的南沙群岛军事化。中国军队随后加强了在南沙群岛的防御性活动,这也是一个事实。未被报道的一个“事实”是,美国海军挑起了中国的这种反应。“五眼联盟”情报机构并没有同大众分享这个事实,原因显而易见。

回顾历史,一直以来中国都不善于解释或捍卫自己的观点。中国很难找到一个好的发言人,能够以幽默的方式和敏锐的洞察力去有效地解释中国人的观点。

然而,如果中国想说清自己本质上并非一个军国主义大国,是有许多强有力的理由作为支撑的。比如,可以谈谈历史事实。如果中华文明天生就是黩武的,那么这种军国主义倾向,尤其是想征服他国领土的倾向,早就暴露了。

自秦朝统一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国大部分时期是亚欧大陆上最强大的文明。如果这个国家天生黩武,它就会像西方列强那样去征服海外的领土。举例来说,未来的历史学家可能会惊讶于一个事实:澳大利亚在地理上离中国较近,实际上却被遥远得多的英国军队所占领和征服。的确,1768年8月,詹姆斯·库克从普利茅斯的船坞出发,航行直达澳大利亚的植物学湾至少需要90天;相反,如果他从中国出发,不到30天就能抵达。

中国人不愿征服澳大利亚及其他海外领土,并非因为中国缺乏海军。早在葡萄牙和西班牙于16世纪开启欧洲的残酷殖民统治之前,中国人就拥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王赓武教授认为,汉族本质上是农耕民族。汉族人遍布中华大地上能找到优良农耕土壤的所有地区,一旦遇到贫瘠的草原或山区,他们就会折返。同样,他们也不主张去海外。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自秦朝统一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国人并非军国主义者或扩张主义者,哪怕他们打过许多仗——其中大多数发生在本土。

当把中国人的行为与他们的一些邻居进行对比时,他们相对平和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在人类历史上,一次强大而可怕的扩张是由北方的蒙古人进行的。在野心勃勃的成吉思汗的领导下,这些规模相对较小的蒙古部落,吞下了几乎整个亚洲,成为东亚地区唯一一支威胁、入侵欧洲的力量。然而,更强大的汉族政权却从未效仿它去征服他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更尊敬学者而不是士兵,哪怕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也会赞扬一些军人的爱国主义和忠诚。总体上,中国人对同时具备这两种技能的人——文武双全的人——更加尊敬,他们既是优秀的学者,也是优秀的军人。相形之下,在美国文化中,人们对穿军服的人怀着根深蒂固的尊敬。

这里需要说清楚一个严酷的事实:近几十年来,美国在面临战略挑战时,第一选择总是使用军事手段。亨利·基辛格阐述道,中国人总是避免采用军事手段:

中国在动荡时期奠定了(独特的军事理论的)基础,当时,与敌国间的残酷战争使中国人口大量减少。面对这种屠杀(并想从中获胜),中国的思想家发展出一种战略思想,即宣扬避免与敌军直接发生冲突,而是通过心理优势来取胜。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孙武说过:“兵者,诡道也……卑而骄之……”,“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基辛格准确地提炼出孙武观点中的精髓。

历史上,中国的领土版图不断变化,在此期间,中国也学会了与许多曾经多次交战的邻国和平相处,包括缅甸、日本、朝鲜以及越南。

随着中国变得越发强大,它将像所有大国一样去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就如同拉丁美洲的邻国必须调整和适应美国在19世纪晚期的爆发式发展一样,中国的邻国也得调整和适应中国的发展。但是,中国不会将诉诸武力作为实力的第一展现。因此,格雷厄姆·艾利森明智地提醒美国同胞,要当心,别认为中国人会变得更像他们:

美国人喜欢宣讲中国人将“更像我们”。也许,他们应该对这一想法更加谨慎。在历史上,新兴霸权国家的表现如何?更具体地说,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当西奥多·罗斯福领导美国进入他超级自信的“美国世纪”时,美国表现得如何呢?

……

在罗斯福抵达华盛顿后的十年里,美国向西班牙宣战,将其驱逐出西半球,并夺取了波多黎各、关岛及菲律宾群岛;以战争威胁德国和英国——除非它们同意按照美国提出的条件解决争端问题;支持哥伦比亚的反对军发动一场起义,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巴拿马,以修建一条运河;宣称自己是西半球的警察,主张在自己认为有必要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权进行干预,仅在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任内的七年时间里,这一权力就被行使了九次。

中国自秦朝统一以来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清楚地表明,中国与美国从根本上就是不同的,中国不愿意第一时间诉诸武力。

还有一点中国与美国有着根本的不同,那就是中国不认为自己肩负着弘扬中华文明并推动全人类效仿的普世使命。美国却从根本上认为自己代表一种普世价值,并真诚地相信,如果其他人都吸收并践行美国的价值观,那么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中国人的想法则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我长期生活在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社会中,但我的中国朋友没有一个想让我变得同他们一样,哪怕我会说流利的中文,也习惯了中国的习俗。

美国文化的这种“普世化”特征也许可以解释为何它会卷入如此多的军事冲突之中。中国人对此备感困惑:如果不涉及本国利益,为何要卷入外国的军事冲突呢?

更让中国人感到困惑的是,美国放任自己卷入不必要的中东冲突,结果损害了其根本的国家利益。卷入冲突耗尽了资源,也剥夺了用同等资源来改善相对贫困的美国人生活水平的机会。美国每一次卷入不必要的中东冲突,都会削弱其部署反华资源的能力。

看到美国这些徒劳无益之举,中国得出了一个明智的教训:切勿卷入不必要的斗争。因此,中国40年来没参与过一场大战争,30年来没有发射过一颗越境子弹,这并非偶然。不诉诸武力既折射出一种强大的文明推动力,又反映出一种高度务实的权力观。

40多年来,中国小心翼翼地避免诉诸武力,却被美国人描绘成一个天生具备侵略性且奉行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国家,这让中国人备感困惑。美国人坚信中国正变得具有军事侵略性,因此,包括美国国防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联邦调查局在内的美国安全机构得出结论:中国现在已对美国构成了直接威胁。

2019年初,在华盛顿两极分化严重的政治氛围中,人们几乎不可能就任何议题达成广泛的政治共识。然而,在这种两极分化严重的背景下,美国的政治、安全和学术机构——包括民主党和共和党——却达成了一个强烈的共识,即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一个激进的军事竞争对手。在今天的华盛顿,要想证明中国没有对美国构成军事威胁几乎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位客观的历史学家都将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现实。

显而易见,当代中国军事政策的重点是防御——旨在保护中国领土和主权。中国在2019年7月发布的国防白皮书中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防御性”国防政策中重要的一部分,这明显地透露出这种防御性思维。

陆克文对中国历史有着深刻的了解,他很好地阐述了中国在战略思想中强调的防御态势。他写道:

在中国的战略记忆中,邻国有着特殊的地位。在历史上,它们一直是中国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通道,引发了接连不断的外国侵略——英国、法国以及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然后是来自东方的日本的残暴占领。在中国传统的战略思想中,人们对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牢固地树立起一种高度防御性的观点。

然而,中国史学也告诉我们,单纯采取防御性措施并不总是奏效。例如,中国的长城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它未能提供抵抗外敌入侵的安全保障。基于这些原因,现代中国战略思想也探索出了不同的方法。首先,通过政治和经济外交,中国希望与所有邻国建立起一种积极、包容以及尽可能友善的关系。

陆克文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上海合作组织等为例,总结道:“中国战略上的当务之急是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总体上,这意味着加强中国在欧亚大陆的战略地位,从而巩固其在周边大陆的地位。

美国思想家的所谓“中国扩张主义”,更准确的表述是中国对通过“巩固与邻国的关系”来保护边界的痴迷。这种痴迷,是由其漫长而痛苦的遭受侵略的历史导致的。

此外,历史上,中国虽然与日本、朝鲜、缅甸和越南有过多次战争,但在未来几十年里,爆发此类战争的可能性几近于零。为什么呢?因为几千年来,这些国家一直与中国为邻,对于如何与一个崛起的中国打交道,它们早已培养出精细又微妙的直觉。中国的精英阶层(不同于美国的精英)也深刻理解与邻国的悠久历史。因此,伴随着各种复杂微妙的变化,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将会有很多往来反复,但不会爆发战争。

台湾是使中国卷入战争的一个特殊导火索。

虽然多数时候,中国领导人对很多事情会给出很大的政策灵活性,但他们无法屈服和妥协的一个问题就是台湾问题。任何中国领导人,都不会在台湾问题上软弱。

为什么台湾对中国如此重要?原因很简单。每一个中国人都知晓,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国遭受了百年屈辱。如今,这百年屈辱的几乎所有历史痕迹都被抹去或解决了,包括香港和澳门问题。剩下的只有一个——台湾。

台湾一直是中国的领土,直至中国在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后,它才被迫割让给日本。中国对西方列强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数度失望。巴黎和会这段历史教会中国人不要轻易相信西方国家的保证。

美国无法说它不了解台湾问题的重要性。显然,在尼克松和基辛格开始与中国修好之际,这就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美国和中国达成了多项明确的谅解,其中最明确的一项就是台湾和大陆属于同一个国家。

既然台湾和大陆都认为它们同属一个国家,那么任何美国人声称大陆对台湾的主权主张意味着中国是一个具有扩张主义、侵略性的国家,都是错误的。大陆希望与台湾实现统一,这是在恢复原状,而不是在扩张。

美国必须问自己一个最基本的简单问题:它是否认为自己应该受到与中国就台湾问题签署的明确协议的法律约束?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美国是一个与生俱来的法治国家,尊重并遵守签署的明确条约和协议。然而在实践中,美国已经摒弃了它签署的条约和协议。只有一个原因导致如此:作为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可以摒弃任何法律协议或条约且无须承担任何后果,因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约束美国遵守法律。

从过去直到2001年(“9·11”事件发生前),美国本能地选择遵守国际协议。托马斯·弗兰克在《国家间合法性的力量》一书中记录了这一点,他描述了美国海军在1988年是如何避免干预一艘船只的,哪怕它被发现载有非法核材料:

1988年初,美国国防部发现一艘前往伊朗的船只正在驶近波斯湾,这艘船上装载着中国制造的蚕式导弹。美国海军认为,这些强有力的武器交付后,将大大增加美国舰队及其护卫船只的危险性。因此,国防部言之凿凿地主张美国政府批准拦截这些武器交付。

然而,美国国务院驳斥说,根据公认的战争和中立规则,在公海进行扣押将构成侵略性封锁,相当于对伊朗采取了战争行为。美国如果实施海上封锁,就将失去其作为中立国斡旋的地位。在这次事件中,运载导弹的船只被允许通过。在争取美国政策控制权的内部斗争中,对系统性规则的遵从压倒了战术优势。

“9·11”事件之后,美国的自我约束大都消失了。

显然,在无视国际条约和协议的所有法律义务方面,特朗普政府做得最极端。特朗普的前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明确地表示:“对美国来说,承认国际法的有效性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哪怕这么做短期内似乎符合我们的利益——因为从长期看,那些信奉国际法的国家的目标就是要制约美国。”

博尔顿辞职之前,曾在特朗普政府内部牵头无视或违反美国与中国就台湾问题在此前达成的协议。2017年1月,博尔顿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的一篇专栏文章中指出:“在《上海公报》发表45年后,是时候重新审视‘一个中国’政策,并决定美国对它的理解了。”作为回应,2019年6月,在卡托研究所从事安全研究的高级研究员特德·盖伦·卡彭特在《国家利益》杂志中写道:

在政府任职之前,他(博尔顿)推行了高度危险和具有挑衅性的政策。他敦促美国和台湾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甚至主张将驻冲绳美军转移至台湾。任何一项措施都将越过中国政府关切的红线,并可能引发中国采取军事行动以阻止台湾与大陆出现永久的政治分离。让持此观点的人物担任关键的政策制定职位,并让其坐在离总统椭圆形办公室仅隔几扇门的地方,这大大增加了美国进一步支持台湾的可能性,还会提升与中国爆发战争的风险。

许多美国人自然而然地认为美国对台湾负有责任,因为它是防止台湾遭到直接军事侵略的主要担保人。不过,如果美国的行动引发了中国的军事回应,受害的将是台湾人民。维护台湾的最佳办法是美国不要干涉台湾问题。美国还应有力地表明不会支持“台湾独立”。这是美国总统小布什向当时希望“独立”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发出的信息,强硬而又充满着爱意。这种严厉而有爱的信息奏效了。

中国大陆方面会不会在没有受到挑衅的情况下单方面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对中国来说,有两大制约因素:

其一,美国国会于1979年1月1日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明确指出:美国的政策是“维持美国的能力,以抵抗任何诉诸武力或使用其他方式的高压手段,和危及台湾人民安全及社会经济制度的行动”,以及“美国将使台湾能够获得数量足以使其维持自卫能力的防卫物资及技术服务”。

其二,允许一个社会和政治实验室继续存在,以显示中国社会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如何运作,这实际上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这也是中美利益的交汇点。

简言之,如果中美两国就台湾问题进行决策时,拿出政治智慧而非短期的博弈战术,那么双方就可能一致同意台湾保留自治权。美国强烈反对“台湾独立”将有助于缓和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一旦局势缓和了,中国领导人加快台湾与大陆统一的压力也会随之减轻。

近年来,中国历届政府不遗余力地增加和推动大陆与台湾的接触,这真是引人注目。如果美国人想理解中国大陆对台湾政策的开明程度,可以拿美国对古巴的政策进行比较。菲德尔·卡斯特罗在世时,没有哪位美国总统有勇气去见他。相形之下,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会见了马英九。

美国盛行硬汉文化。受人尊敬的领导者是那些表现得强大且好战的人。吉米·卡特和贝拉克·奥巴马通常被视作软弱的总统。然而,有时候,更温和的做法也许会更有效地保护和促进美国的利益。在台湾问题上,一种更灵活的方式也许比约翰·博尔顿所倡导的方式对美国更有利。因此,美国国内应该就台湾问题达成更强的政治共识,以避免迫使中国大陆非常不情愿地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

除了台湾问题,另一个导致中美军事形势紧张的是南海问题。2018年,亨利·保尔森随口提到“最近导致两国海军在海上险些相撞的分歧”。他的对华军事建议是:“实施严格的交战规则,以防止解放军海军舰长上个月在南海近乎撞船的事件再次发生。”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然而,我们确实知道,美国的海军舰艇经常在距离中国海岸12海里处巡逻。但截至目前,中国的海军舰艇尚未在距离加利福尼亚州或纽约海岸12海里处巡逻。根据国际法,美国海军(以及其他国家海军)在距离中国海岸以外12海里航行完全是正当的。尽管这些巡逻本身不一定具有挑衅性,但执行它们的方式可能存在挑衅性。

美国以保护“公海航行自由”这一全球公共利益为由,为它在南海进行咄咄逼人的海军巡逻辩护。讽刺的是,美国保护的全球公共利益的最大受益者是中国。今天,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额超过了美国。销往世界各地的中国产品远比美国产品要多。

因此,中美在航行自由问题上发生冲突,任何一位深思熟虑、理性且明智的观察家都会感到困惑。在全球99.99%的海域适用航行自由这一原则上,美国和中国有着完全共同的利益。

问题发生在占全球海洋面积不到0.01%的地方。即使在南海,也没有分歧,因为大多数海上通道是开放的国际水域,许多海军舰艇可以顺利无阻地通过。在南沙存在争议的岛礁中,中国只控制了少数。当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开始在各自控制岛礁周围填海造岛时,中国决定效仿。然而,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只能在这些岛礁周围填造几英亩的土地,中国却可以凭借巨大的资源填造出多达2000英亩的土地。

这些填海造地行动引发了一个问题,这些岛礁周边12海里是它们的领海吗?

接下来的问题是:解决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有何最佳途径?派遣美国海军舰艇进入这些中国岛礁海岸的12海里以内,证明它们是国际水域,是最佳方式吗?或者,如果国际法明显地支持美国,美国将中国告上国际法庭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这是否更明智一些?

如果美国不派军舰挑衅,中国可能不会军事化它在南海的任何填造岛礁。中国想为双方找个台阶,以缓和南海日益紧张的局势。这是双方缓解局面的良好机会,但美国错失了这个机会。美国会继续误解中国的意图吗?

在未来的一二十年里,中国很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它不会是一个扩张主义者。中国自秦朝统一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孕育出一种战略文化,告诫人们切忌穷兵黩武。因此,可能的情况是,当中国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长时,它并不会表现得像一个咄咄逼人的、好战的军事大国。如果中美之间的真正竞争并非发生在军事领域,那么美国专注于增强其军事能力是否明智?现在美国是否应该改变它对中国的战略共识?


本文节选自新加坡学者型外交官马凯硕著作《中国的选择:中美博弈与战略抉择》。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035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