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中国驻美大使秦刚被任命为新的外交部长。新年伊始,秦外长上任仅一天,就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再次强调保持沟通渠道的重要性。
中美关系之重要,不仅对于中美两国人民,也对全球产生重要影响。
2022年美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四分之一,而中国则接近五分之一(19%)。两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44%。而中国作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近年来,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一直位居前列。
与此同时,中美之间经贸往来相互融合之高,超出很多人有预期。近年来,在中美关系下滑、疫情肆虐、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两国经贸合作依然呈现出极强的发展势头,进出口额屡创新高。2021年中美贸易超过7500亿,已是历史最高。2022年前10个月中美累计贸易规模达到6398.30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了5.1%。从目前情况来看,2022年将创下又一个新的历史纪录。此前盛行的中美“脱钩论”难以成立。也就是说,由于中美之间这种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经贸关系,中美竞争不会演变成冷战,这也是中美两国一再重申存在适当分歧、管控危机的基本逻辑。
中美关系之重要,可以从秦刚从驻美大使一职升任中国外交部长一职中看得出来,还可以从最近美国国务院专门成立“中国小组”以及布林肯将在今年初访华中看得出来。
新年之际的中美关系,应当如何把握,笔者给出八个字,理性容合,竞争发展。
什么是理性容合,就是正视问题,坦然面对。既联合又斗争。斗争需要有理有利有节,有包容,着长远,进而达到要素聚合,在斗争中前进。
什么是竞争发展。这里所说的“竞争”,不同于美方定义的对手之间的“竞争”。美方将中美之间的关系定义为“大国竞争”,并取代“反恐”作为美国全球外交的头号挑战,中国被确定为主要对手,这显然是中方不能够接受,也确实很有问题。笔者这里说的竞争的关系,是基于规则基础上的竞争关系,是有合作,同时也有利益冲突,但通过规则与制度解决冲突。
平等的竞争关系,就是斗而不破,更进一步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
中美建交43年发展历史表明,美国对推进中国现代化贡献重大。特别是1979年中国建交初期和中国加入WTO,把中国纳入了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美国对中国帮助甚多。与此同时,中国实力的迅速提升和中国经济长足发展,也对美国国家实力的进一步提升起了直接促进作用。
中美关系不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双方应确立对话而非对抗、双赢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调。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双方应该建立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基于一系列规则基础之上的合作共赢的相处之道,也就是笔者所说的竞争关系,进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正轨。
基于此,笔者给出四条建议:
一、避免两极跳跃
对中方来说,关系好的时候,就是有一千个理由要搞好;关系遇到一些麻烦,就口诛笔伐。对美方来说,也是同样道理,不能够关系出现一些问题,就转向了歇斯底里的遏制。这都不是正确态度。
当前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美国如何在对华积极态度和压制之间,建立合理务实的对华政策。
二、正视问题
中美各自之间都有各自发展中的问题,也有双方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中美之间制度有差异,意识形态不同,各自在发展过程中有各自的问题。以民主为例, 以选举民主为主要内容的美式民主自然有自身长处,但百年来,目前遇到过程民主的严峻挑战。中国提出全过程民主,理念超前,意义深远,但自身根基需要夯实。
中美之间各自的问题。有一些是这个国家特殊国情所决定的。例如美国枪支泛滥的问题,这是由美国国情所决定的美国特有问题。但很多问题是中美两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例如,气候问题、疫情防控、环境污染、贫困问题等。也正因为此,当人们,包括媒体在内,对美国口诛笔伐的时候,人们经常会提出疑问,到底说谁呢?因为当你说到美国问题时候,有思考的朋友会突然发现,中国这方面问题的严重程度丝毫不弱于美国。而这恰恰是两个大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共性问题。诚如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所说,“工业发达的国家为后进国家显示了未来发展的迹象”。对于这样共性的问题,正确的态度是正视,合作,共同应对。而不是相互嘲笑。
中美之间问题核心是台湾问题。不论是一个中国原还是一个中国政策,其核心都是一个中国,这曾经是中美双方达成的政治共识。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停止虚化掏空一中原则。中方态度理直气壮,有理有据,需要美国诚实面对。
三、汲取各自长处
美国作为全球第一经济强国,已经有一个半世纪,至今还没有看到完全衰败的迹象,一定有其过人之处。作为一个后进的奋起直追的大国,实际是一个马拉松比赛,不是半马,更不是四分之一马。要在一个较长过程展现持久的耐力,没有制度的优势难以持续。
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把中国界定为美国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称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有能力、有意愿改变美国霸权的对手。美国政府同时认为,美国具有相对的长期优势,基于对中美战略定位和竞争态势的再认知,在加紧切断中国获取外部科技创新资源的渠道,确保中国始终处于对美有利的“稳态竞争”轨道。而中国,由于存在不可逆转的人口结构和制度环境这两大“抑制创新”的结构性弱点,如果不能从西方获取外部创新资源,那么就无法维持现有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速。
中国正进入大国崛起的重要时刻。 中国如何应对,关键是中国需要做好自身工作,正视自身问题,同时汲取美方在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方面的优势,并有所突破。
美国利用贸易争端、科技对立来打压中国,就是试图阻挠、干扰中国实现大国崛起。中国不宜低估美国在推动对华科技竞争方面的决心和进展。对此,中国需要时刻保持稳经济、促发展的的大局意识,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改革甚至政治改革,打造有利于创新思想形成的土壤和条件,用全人类都能够听懂的语言主动融入世界,虚心汲取人类文明有价值的内容。包括向美国学习,特别是在制度文明建设和科技创新方面,而不是排斥和无视,进而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中国要科学、合理的布局战略选择空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利用好“一带一路”的投资机遇,与亚太地区和欧洲进行战略对接,重点推进与东南亚等国家的战略对接,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战略选择空间。
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共20大报告提出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这是一个超越国界和意识形态的伟大思想。
中美两国,制度不同,官方的意识形态有很大差异,在这种情形下,只能超越国别和意识形态,用大家都能够接受的语言,遵循共同价值观,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为全球发展和安全事业形成更多共识、促成更多行动,同时正视问题,克服困难,才能携手共进,并造福两国人民乃至全球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