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会议提出五个方面着力点,其中之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
一、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基础与实力标志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基础,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和体现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志。经过新中国7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时代赶超,中国已经建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结构相对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并在部分产业领域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新时代十年的艰苦奋斗,更使各个产业发展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跃升。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产业发展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全要素生产率偏低,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仍处于中低端的水平,产业链上有薄弱环节和明显短板,影响产业发展安全,产业体系不牢固、不够健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是要从生产力上形成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强大物质支撑,从而奠定整个国家现代化的经济基础。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长期任务,将贯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全过程,也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必须从现在起就要开好局、有作为。首先,产业的发展是经济的基础,是创造国民财富的源泉,促进经济恢复发展要从产业活动迅速升温开始。其次,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扩大国内需求提供了基础条件,有利于需求的迅速扩张。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增加产业投资,尤其是对新技术、新设备、新产能的投资,势必会通过投资渠道扩大国内需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构的过程,也是各种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的消费场景不断问世的过程,这又从消费渠道上扩大了国内需求。此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然为创新发展构建新的空间。创新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也必然推动新的一年的经济向上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要和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同时,针对当前经济发展特点,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促进经济恢复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以提升产业层次、补齐产业链短板、抢抓产业新机遇、完善结构体系等作为主攻方向。
以科技创新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产业发展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我国制造业总量规模已多年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于世界制造业强国,但我国制造业投入的人力成本、资源总量过多,人均劳动生产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在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中总体上仍处于技术含量不高的一般制造和加工装配的地位。假如我国制造业的层次和效率能够达到制造业强国的水平,行业的增加值规模将提升一倍以上,将大大加快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全面提升我国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必须作为重点加以推进。
围绕重点产业链,分阶段分步骤补齐短板,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发挥体制优势,集中优质资源打攻坚战,坚决把一些急需紧迫的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确保产业体系的自主安全。突破重点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技术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更不是仅凭热情和斗志就可以补齐所有短板的,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产业发展中的科技问题。要聚焦可行的重点方向,分轻重缓急、分阶段加以突破,重点在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的基础前沿技术领域实现攻关突破,以此带动全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产业先进技术上仍要走国际合作的道路,以开放的思维对待技术问题。
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力。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也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大背景下,在国际政治经济动荡不定、风险因素不断加大的形势面前,我们必须把粮食安全问题紧紧地抓在自己手中,确保农产品供应链安全可靠。推动农业现代化,不仅事关粮食供应安全,还涉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生产方式来改造和提升农业,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促进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要有现代化的农业。
加强能源、资源和重要物资产品的生产与储备,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中国是一个具有特殊国情的大国,能源、资源和重要物资产品的供应极为重要,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标志。我国必须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在确保传统能源探明储量增加和产能扩大的基础上,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力度,着力提升新能源在能源体系中的占比。对于重要矿产资源,要加大勘探力度,力求总体上平衡够用。要有风险观念和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各种突发情况,对一个大国可能遇到的包括原料、食品、药品在内的物资供应短缺风险要做出提前预判,全面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开辟新赛道,创建产业发展新优势。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基础较好、起步较早,抓住时机集中资源加以突破,可以开辟新赛道,形成发展的新优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发展基础,各种新技术都在加快研制开发,各新兴产业间相互融合渗透发展的势头也较好,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产业发展,再加上我国在发展产业园区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完全可以有大的作为。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重塑国家竞争的新优势。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正在改变国际经济竞争格局。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这是对数字平台企业作用的充分肯定。应鼓励支持更多的数字平台企业在技术、模式和业态上加快创新,带动更广泛的就业,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发展数字经济,最具有潜力的领域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要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效率,下大力气推动实体经济的数字化。
三、筑牢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
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应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产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是由千千万万个企业的技术水平、效率水平和经营水平所决定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需要企业发挥担纲作用。企业要善于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围绕产业链部署和整合创新链,坚决打赢这场十分关键的攻坚战。
打造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发挥这些企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定海神针作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要有一批创新引领的世界级企业,能够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支配地位,形成在技术标准、价格制定、供求关系等方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世界一流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具有引领产业链、影响供应链的特殊作用,必须用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打造要紧扣“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标准,对标看齐国际同行著名企业,同时体现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的特色。
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行业“单项冠军”或“隐形冠军”。构成一个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不仅要有若干个世界级企业和一批分行业的龙头企业,还要有数量众多的从事专项经营或以零部件配套见长的中小型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必须从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入手,不求规模世界一流,也不苛求世界著名品牌,而是要培育发展一大批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独特建树,形成某种独特竞争力的“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可以成为行业的“单打冠军”或“隐形冠军”,构筑起产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为各类企业创新营造更好环境,促进企业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生力军作用。为使企业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强有力微观基础,必须向企业投入更多的要素,使企业可以调动运用更多的优质资源。当前尤其要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和人才问题,破除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创造条件让更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要改革现有的人才制度和科技成果评价制度,下大力气扭转一流人才不愿到企业的社会价值取向,促进更多的优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向企业集中。企业拥有了一流的创新人才,才有可能创造一流的技术和产品,现代化产业体系才有坚实的微观基础。
(作者:南通大学特聘教授、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