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争端与中国的海洋安全战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885 次 更新时间:2023-04-07 12:58

进入专题: 南沙   海洋安全   南海问题  

王思锐  


最近,关于南沙的不利消息再次成了国人瞩目的焦点。菲律宾海军在南海强行登上中国渔船并扣押捕获物;越南表示为了南沙不惜一战,并宣布将在南沙建立地方政府。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国土南部那片广袤而富饶的海域,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如果南沙问题不能尽快妥善解决,将对我国的国家整体利益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一片令人垂涎的海域,一段云诡波谲的历史


(一)南沙的地理、资源和战略地位


南沙群岛(有些国家称斯普拉特利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位于北纬4度到11度30分和东经109度30分到117度50分之间,有230多个岛屿、礁滩和沙洲,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总面积24.47万平方海里,现属海南省辖区。南沙群岛地处热带,渔业资源特别丰富,富含海藻、海带等热带资源,以及非常可观的海洋能源和盐业资源。此外,南沙还蕴含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据估计,南沙西南直到沙捞越的广大地区,是亚洲大陆架3个最大的贮油地区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科学家发现南沙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其中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储量丰富,估计总储量将近二百亿吨,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之一,其中有一半以上储量分布在中国海域。


南沙西邻越南,东濒菲律宾,南临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向北续西沙、中沙群岛与海南岛相望,是中国传统海疆的最南端。在战略上,南沙群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咽喉,扼守两洋海运的要冲,是多条国际海运线和航空运输线的必经之地,也是扼守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巴拉巴海峡的关键所在,是中国南方海防前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无论是中国、越南还是东盟别的国家,谁控制了南沙群岛,谁就将成为海上强国。


(二)中国在南沙活动的历史及南沙作为中国领土的事实


南沙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人民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了南沙群岛,我国历届政府也一直对南沙群岛行使着管辖权。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国的《扶南传》和《南州异物志》等典籍中就已以对南沙群岛的情况进行过描述,而宋代中国人又开始把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命名为"长沙"、"石塘",朝廷还在南沙设治,当时南沙隶属于琼州府。元代中国海军开始在南沙海域巡逻,并远至加里曼丹。明代南沙群岛隶属于海南卫,中国海军也多次在这一带巡逻,并将该海域列入海军防守范围。自此朝起,中国渔民开始在南沙海域进行捕鱼作业,有的渔民还长期住在岛上。到了清代,中国渔民的捕鱼区已遍及整个南海海域。抗战胜利后,中国海军远赴南沙,在一些主要岛礁上竖立了主权碑,并设立南沙群岛管理处,驻兵太平岛。1947年,中国政府正式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省管辖,从而从现代国际法上完全确立了中国对这一群岛的主权。


中国对南沙的主权也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广泛的国际舆论所接受。明代欧洲耶酥会在其编制的地图中,明确地把今天南海所在海域标为"大明海",以示归中国明朝政府所有。20世纪30年代法国人入侵南沙群岛时,不仅中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日本也认为南沙"应为中国所有",且认为中国渔民"早已以该岛屿为远洋捕鱼之基?quot;。二战时中英美《开罗宣言》也明确宣布"剥夺日本自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从中国窃取的领土应全部归还中国"。战后英美海军分别在南沙接受了日本驻军的投降,随后即将南沙群岛移交给中国。在1951年旧金山和谈中,苏联代表团团长在会上发言指出南沙群岛等岛屿是中国的"不可分割的领土"。即使是现在占有南沙大部分岛屿、并声称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的越南,在其南北统一前北越政府也承认,"根据越南方面的资料,西沙和南沙群岛应当属于中国"。


此外,在现代世界许多国家的图籍如美国的1963年出版的威尔麦克《各国百科全书》,1968年法国国立地理研究所出版的《世界普通地图》,日本平凡社1973年出版的《中国地图集》,美国1968年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俄文版和英文版等,都指出和标明了东沙、中沙、西沙、和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这一客观事实。


(三)南沙争端的由来、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50年代初,南海周边国家尚未对南海诸岛发生兴趣。直到1956年,菲律宾外长宣布,南海诸岛中太平岛等部分岛屿里菲律宾最近,理应属于菲律宾,遭到我国政府和台湾当局的严辞驳斥。由于美国不予支持,菲律宾不得不表示对南沙并无主权要求。


50年代末,周边各国纷纷对南沙进行石油地质调查,陆续在近岸海域发现石油和天然气,找到了一些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油气田,并有专家估计南沙海域是亚洲最大的三个储油区之一。这些重要发现引起周边国家的高度重视,并最终成为南沙争端升级的导火索。但由于其时美国开始入侵南越,并使战争逐步升级,一时冲淡了南沙问题。


70年代初,菲律宾对南沙政策作出重大转变,决定从本国利益出发,不惜冒最大风险,以军事行动造成既成事实,迫使其他国家和地区让步。1970年9月,菲出兵侵占了马欢岛和费信岛,随后又侵占了部分岛屿。与此同时,从1956年就开始非法入侵南沙的南越侵略活动加剧。而此时我国正处于文革中一片混乱的时期,对此未采取有效的行动。


1975年4月,完成统一的越南当局一改往日对中国关于南沙主权的承认,突然出兵抢占了原由南越占领的6个岛屿。由于当时中越关系尚未破裂,黎笋集团正企图利用中苏玩弄政治平衡,也不想引起更大的政治纠纷,所以在既得利益在手的情况下,一面敷衍我国,一面尽量缩小事态,暂时停止了在南沙的进一步扩张。但这却给周边其他国家造成了错觉,以为我国有可能会为政治利益而在岛屿归属上作出让步。于是,马来西亚也忍不住在一年后加入进来,派舰入侵南沙群岛。1983年,又占领了弹丸礁。就这样,南沙争端终于演变成四国五方直接介入的国际性问题,并变得更为复杂。这些国家还大肆掠夺我海洋资源并多次发生抓捕和打死打伤我渔民的事件。


近年来,越、菲、马等国按照各自的需要,逐步蚕食和瓜分了南沙群岛中的所有较大岛礁,并在岛上修建各种军事设施,企图长期控制。现在,南沙群岛已有五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军,除我国大陆军队驻扎的7个岛屿及台湾军队所在的太平岛外,共有40多个岛礁被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侵占。有的国家为扩大影响,显示存在,还派政府要员视察所侵占的岛屿。


越、菲、马等国还竭力拉外国石油公司合作参加南沙海底勘探和开发,企图通过石油开发获取经济实惠,并借此把这些公司的国家政府卷进来,使南沙问题进一步国际化,以此对我国施加压力,迫使我国让步,从而实现其瓜分南沙掠夺资源的目的。


在争夺南沙岛礁的过程中,越、菲、马等国虽然彼此间也有矛盾和冲突,但更多的是联合起来一致对华。1992年第25届东盟外长会议通过了《东盟关于南中国海问题的宣言》,致使南海争议更显突出。尤其是大东盟的成立及其内部合作的深入,以及对"中国威胁"的共同恐惧,使这些国家的行动更加默契,导致了"东盟对中国"的格局的形成。


由于南沙是重要的国际航运的通道,是东南亚各国间及与印度洋、太平洋海上贸易的门户,关系到很多国家的经济利益,因此南沙争端的恶化将极有可能引起大国的插手。美国有石油公司参与了南沙的勘探和开发,并在南沙有巨大的商业和贸易利益,并且亚太一直是美外交战略的重点,它已有了介入南沙问题的迹象。


目前,南沙虽时有小小摩擦,但总体上尚处于平静阶段,而平静的背后也隐藏着发生局部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前年以来,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在南沙地区又分别侵占了我2个和1个岛礁,越南也对我一些岛礁虎视耽耽。菲律宾在1995年中菲美济礁争端后又多次制造撞击中国渔船事件。越南对南沙要求的贪得无厌是我国最反感也最应警惕的问题。东南亚各国在经济上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元气大伤,而南沙的丰厚利益又有着无穷的诱惑,一旦国内问题走入无法摆脱的窘境,就有可能在南沙采取铤而走险的行动。


两种截然不同的政策,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


平心而论,中国在南沙的政策一直是非常友好的。除在关乎民族尊严和国家根本利益的主权归属问题上毫不让步外,中国一直采取非常克制容忍的政策。


我国政府在历次对外声明中、在国家的有关法律中,都明确地申明南沙群岛的全部主权属于中国。自1951年开始,我国就持续声称对南中国海岛屿拥有全部主权。1958年,我国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这也同样适用于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1992年2月25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和毗连区法》,提出中国的基线由"直接基线"方式决定,即连接不同点的直线来构成基线,这一方法也适用于中国在南中国海所声称主权的岛屿。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我国对南沙的主权。这也是我国处理南沙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但考虑到我国一贯坚持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南沙群岛的现实状况,我国政府提出"搁置争端,共同开发"的原则。早在八十年代中期,邓小平在谈到钓鱼岛问题时,就提出了这一原则。1990年李鹏总理访问新加坡,对记者说:"中国愿意与东南亚国家进行合作,共同开发南沙岛屿,并暂时搁置争端。"我国对南沙的主权不容置疑,但南沙被分割占领的现状却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因此把争端先搁置起来,共同进行开发,对维持稳定,保障和平,及对各方的经济利益都有利。


事实上,谁都知道打仗对各方都没有好处,因此在摩擦不断和埋头开发的同时,仍尽力避免冲突,并不乏和平呼声。对我国来说,南海开战将丧失来之不易的发展经济的大好环境。 越、 菲、马等国国力有限,如果打仗可能面临毁灭性的打击。 他们也是渴求和平的。去年五月中旬菲律宾总统访华,与中国领导人多次会谈,5月16日两国签订《中菲两国政府关于二十一世纪双边合作的联合声明》。 "双方致力于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并"同意深化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这就反映了他们的和平愿望。


在力主和平解决争端的同时,我国主张双边谈判解决南沙问题。因为南沙争端虽错综复杂,但毕竟是周边各国之间的事情,不需要其他国家来插手。因此谈判必须限于相关国家内部,且应是双边的,反对外部势力的介入。而中国与其中任一国家的双边谈判必然引起其他相关国家的强烈关注,并竭力施加影响,因此要想取得建设性的成果,双边谈判还得与多边对话相结合。至于南沙涉及之外的国家如美国等的介入不仅无助于争端的解决,相反只会使南沙问题更加复杂化。这对中国来说是极为不利、因而也是应极力避免的。


但中国的和平愿望和忍让克制换来的结果又是什么呢?南沙的丰富资源刺激了各国的贪欲,而中国的容忍又在客观上纵容了其冒险的举动。


目前传统海疆线以内的南沙群岛已几乎被瓜分完毕,200多个岛礁实际上我们只占了7个礁盘,南沙绝大部分已被周边国家占领,这个地理概念从现在起只能被称为一个地图上的概念。我国南海传统海疆线内的海域有八十多万平方公里被周边国家非法划入其势力范围: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负责人介绍,到九十年代末期,周边国家已经在南沙海域钻井一千多口,发现含油气构造二百馀个和油气田一百八十个(其中油田一百零一个、气田七十九个),一九九九年年产石油四千零四十三万吨、天然气三百一十亿立方米,分别是我国一九九九年整个近海石油年产量和天然气产量的二点五倍和七倍。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迄今为止我国在南沙还没有树起一座井架,没有打出一桶油。来自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一份资料表明,一九九九年我国已有一千六百一十七万吨石油和四十三点九亿立方米天然气采自海洋,但在南沙海域我们的油气开采还是一片空白。有个事实我们不能忽视,某国在七十年代以前一直是个贫油国,自从在南沙打井采油後,一跃成为石油出口国。在对南沙资源的开发中,周边国家已经走到我们前面去了。


令人担忧的是,南海周边与中国存在领土争议的诸小国虽然也彼此争吵不休,但已呈联合起来对付中国的态势。这些纠纷又与其他大国的对外战略搅和在一起,使整个南海局势更加错综复杂。


南沙争端涉及的各方:对手还是伙伴?


南沙争端所直接或间接涉及的各方,对中国来说都不容忽视。因为在一个互相利用又互相抑制的利益体系中,很可能牵一发而动全局。


越南


越南是南沙争端中我国最危险也是最难解决的对手。它在南沙的既得利益最多(占据了23个岛屿,中国仅6个;每年开采三千万吨石油),且态度强硬,号称拥有南沙全部岛屿的主权。其官方《西贡解放报》曾报导:"越南虽然致力以和平手法解决两国主权纷争,但绝不容许流失任何一寸领土,也不惜为此动武!"。该报并警告,虽然中越近年未为南沙再起战事,但两国主权之争仍十分紧张。报导也披露,中国去年在南沙群岛海域非法捕鱼、开采石油及采集天然资源等"侵犯主权"活动三百多次。决定尽快在南沙群岛建立地方政府,解决行政问题。


两国曾在陆上交战,并在南中国海地区因为主权争议而两次爆发军事冲突(1974年西沙群岛,1988年赤瓜礁),彼此心存芥蒂。越南称霸东南亚的野心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冷战时代是依靠苏联支持搞地方霸权主义,现在它又与印度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并展开广泛的军事合作,企图把印度的势力引入北部湾,其矛头当然首先是对准中国。同时邀请俄罗斯作为南沙石油的开发伙伴,并试图拉拢美国重返金兰湾。


菲律宾


菲律宾国小力弱,政局不稳,但它在南沙问题上丝毫不让,声称拥有全部主权,并屡次制造抓扣、洗劫、打死、打伤中国渔民的事件。菲以前是美国的殖民地,现在仍是美事实上的保护国,所以其在南沙的动向仍值得严密注意。


文莱


文莱卷入南沙争端完全是经济利益所驱使,它占据了一座岛屿,并在开采石油。


文莱的石油主要出口日本,和日本关系很不错。而日本本土资源严重短缺,南海是中东到日本的石油生命线,日本对南沙事态也必将时刻关注。


马来西亚


声称拥有北xx度以南的南沙岛屿,目前占领七个。和中国关系不错,且其经济实力较强,政局稳定,在东盟中很有号召力。


台湾


台湾的态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早年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在南沙问题上立场与大陆一致。而现在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台独活动异常猖獗,不排除台独分子为了达到独立目标、争取更多支持而放弃民族根本利益。近年来台湾当局大力推行所谓"南向政策",将东盟国家作为外交上的突破口,企图以经济利益为诱饵捞取政治资本。早在1994年,台湾光在越南的投资就已达15亿美元。台湾当局领导人还纷纷以"度假"为名出访东南亚国家。虽然中国向有关国家提出了忠告,但台湾政要仍得到高规格的接待。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台湾当局更是变本加厉地实行"南向政策",企图以"经济援助"换取东南亚国家提升与台湾的关系。同时,台湾与东盟之间的军事往来也日益频繁。新加坡与台之间的军事合作项目"星光计划"已持续了二十多年,台湾与菲律宾等国的高层军方接触也日趋增多。陈水扁上台后,在其就职演说中说,台湾"要积极参与各种政府的国际组织,通过人道的关怀、经贸的合作和文化的交流等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扩大台湾在国际的生存空间"。这说明台湾新"政府"也是不甘寂寞的,它必将继续运用各种手段来扩大自身的影响,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而鉴于台湾与东盟的关系现状,东盟仍将会是台湾对外交往的重点。


对我国来说,台湾与东盟国家尤其是南海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将提高它们的综合国力,增强与我军对抗的实力,它们的态度也将会越来越强硬,从而对我国保卫南沙形成现实威胁,使和平解决南沙争端更加困难。同时,台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还将对我开发南海带来阻力。我国在南海的经济开发本来就已远远落后于南海周边各国,在此情况下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台湾与相关国家的军事合作则使形势更为严峻。如果台湾当局完全倒向对方,我们失去的就可能是两者,由此引发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最近,台湾为避免自己同邻近国家发生军事冲突,甚至不惜从发生主权争议的岛屿撤军,对其动向应密切注意。


美国


由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其无处不在的实力,南沙争端虽与它无直接关系,但也已无法排除在外。


冷战结束后,美国认为中国的战略地位已大大下降,其对华政策也几经调整。1999初以来,美国政府和国会已采取了一连串损害两国关系的行为:发表报告指责中国窃取美国导弹、卫星技术;攻击中国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演习是对台湾地区进行"导弹威胁";在亚太地区搞"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并拟将台湾列入这一防御体系;继续向台湾大规模军售;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上要求苛刻;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进行野蛮轰炸;此后,美国众议院一个专门委员会抛出了一个经过半年精心策划的"考克斯报告"。由这些完全可以看出,美国现已把中国作为潜在的最大对手而处处加以遏制。而在南沙争端各方中,菲律宾、台湾是美国的军事盟友,马来西亚和文莱与美关系密切,越南已由美原来的敌对国变成颇感兴趣的新兴市场国。同时,南中国海域是美第七舰队"保护"的范围,是其重要的战略与贸易通道。"东南亚的海空航运线控制了日本99%的石油输入,左右着美国第七舰队在西太平洋的巡防,在波斯湾的军事行动,以致太平洋地区总司令对印度洋的防守任务。"美国在东南亚国家具有广泛的经济利益,南中国海争端必然影响到美与东南亚乃至远东地区的经济联系,进而影响到美国在亚太的战略部署。事实上,美国对南沙争端的态度已由以前的"不介入、不表态"经"力量显示"而过渡到了"意志表达"阶段。


如果中国任由美国插手南沙问题,并在此地区确立霸主地位,则美国向东北可穿越台湾海峡,深入到日本海,稳固其亚太防线;向南可覆盖南太平洋地区,强化美澳、美新南太平洋同盟体系;向西可穿越马六甲海峡,经印度洋,势力直达波斯湾;向北更是可以直接遏制中国的向南拓展,呼应台湾海峡与日本海防线,从而完成对中国的封堵。这样,不仅南沙问题会变得极为棘手,台湾问题也将更加难于解决。同时南沙极有可能并入美国的战略体系,并与美韩、美日、美菲等同盟连成一线。美国势力大张,而我国的活动空间将受到极大限制,我国失去的就不仅仅是在南沙的经济利益,国家安全亦将受到严重威胁。由此可见,在南沙争端上,美国的动向实际上更值得注意。


东盟


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周边国家尤其是东盟成员反应强烈。从对手的角度考虑,"中国威胁论"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关系到它们自己的生死存亡。越菲马等国国土狭长,面对南海的一侧,战略防御纵深很浅,企图通过南沙屏障本土,以增大国家战略防御纵深。南沙群岛对他们太过靠近,它们的地理位置决定寻求海洋安全保障。南海周边国家大都资源贫乏,人口过剩,金融危机后经济难以复苏,也需要实现在南海的利益来弥补。此外,中国与东盟国家争夺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也可能使他们联合起来与中国对抗,并把对抗的焦点转向利益更明显的南沙问题。若中国太过强硬反而可能迫使他们铤而走险。由此可见,共同开发也是最好解决办法。而不能用强制办法使其狗急跳墙。


海洋世纪、后发劣势与中国的选择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趋枯竭和海洋开发的深入,"二十一世纪是海洋世纪"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海洋已不仅具有地缘和交通等传统意义,其所蕴藏的极为丰富的资源对一国的经济实力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世界整体性联系逐步加强、经济集团化和全球化两大趋势变得不可逆转,各国都将本国重心转移到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上来。于是,国与国之间围绕海洋权益和海洋资源的争夺也就越来越激烈。


海洋安全在中国的国家安全体系中尤为重要。经济上,海洋中丰富的资源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因人口众多而相对短缺的不利局面;军事上,我国有一万八千公里长的海岸线,有三百万海洋国土,战略防御目标分散,且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或地区不是局势不稳,就是与我国存在矛盾和争端,保障海洋安全将是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朝鲜半岛长达半个世纪的紧张态势,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台独分子的嚣张活动,美国势力的干预和插入,东南亚国家与我国的南沙争端都使我们必须时刻提高警惕。可以说,海洋安全与否,关系到我国的生死存亡。


而南沙又在我国的海洋安全中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


如前所述,南沙的丰富资源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南沙扼我国南部海疆的门户,若被外国占领并驻军,后果不堪设想。我国将失去重要屏障及缓冲海域。加上台湾海峡危机未退,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死灰复燃,我国海疆极有可能面临三面受敌的态势。


此外,对南沙争端的处理还深刻地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尊严和威望。南沙争端虽热,但直接对手毕竟是一群小而穷的国家,若一味地妥协退让,将使他们更加放肆,同时会给其他国家留下中国不过如此的印象,在国际社会将难以立足,在国人面前也难以交代,甚至造成混乱。


令人叹息的是,南沙在我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却也正是这片海域给中国留下了最多的遗憾。南海周边诸国对南沙岛屿的占领和开发程度都明确显示,历史留给中国处理南沙问题的时间和可供选择的余地都已经不多了。中国一直对诸国怀有善意的希望和采取宽松的政策,却没想到正是这种善意和宽松刺激了诸国的野心,并束缚了自己的手脚。"搁置争端,共同开发"也许可以成为我们用来争取同情的口号,但是否应作为单方固守的政策、并成为在南沙争端上一再退缩的原因?在庞大利益的驱使下,所谓的共同开发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自我安慰而已,从中透出的是国力限制下的痛苦的无奈。事实上,"中国威胁"的论调未见消减,我们却成了实在利益的损失者。


那么,在处于后发劣势的情况下,中国在新世纪残酷的海洋竞争中的选择又是什么呢?


大力发展经济,坚定不移地实施改革开放,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在诸强并立的时代,

在重大事情上,还是只有通过实力来说话。历史和现实都明确显示,国力衰微的国家只有任

人欺凌。在科索沃危机中,我国驻南使馆的无端被炸,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强大的综合实力是有效地处理并最终彻底解决南沙问题的基本前提,也是我国海洋安全和国家总体安全的根本保证。


在国民经济所能承受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尤其是海防现代化。应该看到,当今世界还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发生战争尤其是局部战争的危机仍然存在,同时我国的军事实力尤其是海洋实力还远远没有达到确保国家安全的要求。目前我国的空军装备较90年代初有了较大的进步,拥有了空中加油技术和新一代歼轰机"飞豹"和苏-27等,但是装备于部队的新型飞机数量有限,还不能形成有效的战斗规模。海军装备技术比90年代初提高了许多,但尚无航母舰队,大规模远海作战能力不足。这对我国家安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只有国防实力上去了,才能有效地捍卫我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和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在现在的情况下,必须加快科研和勘探开发工作,寻求实现在南沙的经济利益。鉴于南沙现状和在短期内不能解决的现实,对于中国来讲,当前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努力实现在南沙的利益,也就是推动"搁置争端,共同开发"的进程。而不能既暂时无法解决,又眼睁睁地看着其他国家在南沙获取厚利。具体来说就是加快勘探和开发,并与别国寻求广泛的合作, 获得尽可能多的战略资源和其他资源,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采取灵活务实的外交手段,力争避免孤立。一个严峻现实是,周边国家有联合起来一致对我、并有拉拢大国加入的趋向,这对我国将极为不利。因此应采用灵活的外交策略,避免陷入孤立,造成被动。其实这些国家之间也有矛盾和争端,如不久前越南部队在南沙群岛向菲律宾空军侦察机开火,双方发生军事冲突。这就给我国增加了活动的空间。我国应充分利用各国之间矛盾,争取各个击破,并力争把谈判限制在双边的范围内,尽量避免国际化, 或在国际化中取得主动。


对在南沙的过激行动予以坚决回击。其实南沙周边小国的行动也部分依照于中国的态度。如果一味听之任之,将激发它们更大的野心,并采取更冒险的举动。所以在尽量保持克制的同时,应对其的过度行动予以迎头痛击。我国对南沙问题一向采取忍让和克制的态度,对侵占南沙群岛的越菲马等国来说,就始终未面临过迫使其改变现行政策的政治和军事等压力,这也是当前南沙战略态势得以维持的重要原因。南海局势错综复杂,情况不可预料,若万一爆发军事冲突,就应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方式,争取速战速决,同时注意对外阐明真相,争 取尽可能多的同情和支持,以免造成实行地方霸权的口实。


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在任何时候,国内局势都极大地影响到一国对外政策目标的实现。如果国内动荡不安,很难想象这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会有什么发言权,更别说解决棘手的国际争端了。因此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对解决南沙争端也是必要的。我国民族众多,地域广大,民众平均素质低下,加上反贪反腐任务艰巨,台湾问题悬而未决,西方国家用心险恶,长期维持团结统一的局面将很困难,更要引起密切的注意。


    进入专题: 南沙   海洋安全   南海问题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地区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9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