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勇:警惕日本加入北约相关组织的地缘影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24 次 更新时间:2022-11-28 15:38

进入专题: 日本   北约   地缘政治  

胡志勇  


不久前,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正式加入北约网络防御中心,这是日本加入北约的第一步。

北约是冷战时期美国为对抗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在欧洲创立的军事集团组织。整个北约都在美国的掌控之下。北约作为冷战产物和全球最大军事联盟,至今依旧秉持着过时的安全观念,持续扩张区域和领域,以“冷战”的手法大搞阵营对抗,将触角持续扩张到亚洲地区。北约网络防御中心的全称是“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2008年成立,总部设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系北约内部一个专门负责网络安全的部门,目标是通过教育、研发、经验教训和协商,加强北约成员国和合作伙伴在网络防御方面的能力、合作及信息共享。

从2010年开始,北约网络防御中心都举行一年一度的军事演习。所有成员国分为红、蓝两队,相互之间进行网络攻击,类比的攻击对象包括军事部门,也包括基础设施、公共和私营部门。实际上,北约网络防御中心是披着“防御”外衣的秘密情报机构,它曾多次攻击第三方国家网络基础设施,刺探关键情报。

除了北约成员国,北约的“合作伙伴”也可以加入北约网络防御中心。日本就是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加入北约网络防御中心。因此,日本不适用《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之规定(如果某个成员国遭到袭击,则视为对北约所有成员国的袭击。所有北约成员国将“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帮助遭到袭击的成员国)。

日本加入北约网络防御中心,势必破坏东亚地区的地缘平衡,使整个地区面临战争的风险。而且,日本政府这种行为也严重违反了现行的《日本国宪法》。

《日本国宪法》最核心之处即是:日本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该宪法明确日本放弃了作为主权国家的宣战权,只保留了自卫权。日本自卫队,也不具备法律意义的军队地位。

尽管按照目前的《北大西洋公约》,日本无法加入北约(《公约》第十条规定,祗有欧洲国家才有资格加入北约)。但是,日本加入北约网络防御中心彻底暴露了日本铁了心追随美国的战略目的。近年来日本不断通过渲染周边地区紧张局势增加军费预算,一方面强化日美同盟,另一方面也在用行动不断挑战日本和平宪法的边际。2021财政年度,日本防卫费用总额首次超过60000亿日元(约合475亿美元),连续第9年增长。

众所周知,亚太地区并非北大西洋地理范畴,北约作为区域性联盟不需要建立“亚太版北约”。但是,近年来北约不断强化与亚太地区国家的联系与安全合作,亚太地区国家应保持高度警惕。东亚是和平稳定的高地,合作开发的热土,不是地缘争夺的角斗场。作为亚洲国家,日本应该认真汲取历史教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促进亚洲的和平,不要做破坏地区国家间相互信任、损害地区和平稳定的事。

早在今年3月,北约国家领导人在布鲁塞尔举行特别峰会并发表声明,呼吁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维护《联合国宪章》确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维护国际秩序”。4月5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罕见地威胁中国、大肆渲染“中国威胁”,以中国拒绝谴责俄罗斯为借口,宣称北约的新战略将“首次考虑中国的影响力”,北约将寻求加强与“亚太伙伴”的合作。这是北约第一次将中国视为北约最新的战略目标。4月份,日本主动邀请北约参与亚太安全事务,并表示将加强与北约的合作。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日本与美国及北约互动积极,参与对俄制裁、强化日美同盟。日本接近北约,加强军事同盟,将加剧对立和地区紧张局势,不利于亚洲和世界的稳定与和平。融入北约体系之中。日韩两国实力雄厚,是美国在亚洲的主要力量。日韩两国不断接近北约,进一步扩大美国及北约在亚洲的影响力,有利于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进一步稳固。

韩国和日本相继加入北约框架下的网络安全机构,意味着北约的网络战范围将扩大至东北亚地区,将给东北亚地区国家的网络安全架构带来一定冲击,不可避免地给亚洲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安全格局造成一定的失衡和负面影响,助长北约将势力范围推进到亚洲地区,对中国的发展形成钳制和破坏。同时,也必将在亚太地区掀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和地缘竞争。中国应高度警惕韩国和日本相继加入北约体系之中的地缘影响,切实维护本国的网络安全,守护好自己的网络主权。中国应对北约持续东扩保持高度警惕,积极做好反制准备,认真提防美国和北约搞乱欧洲之后将触角伸向亚洲。


    进入专题: 日本   北约   地缘政治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847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评社,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