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将给东南亚国家带来新的体系压力,促使它们采取新的战略选择。关于东南亚国家将采取哪一种战略选择,已成为学界关心的热点问题。目前学界的研究仍主要集中于对“Hedging”,即“两面下注”或“对冲战略”的探讨上。现有的对冲战略研究较好地概况了东南亚国家一段时间内对美对华政策的特征,但不足之处在于对这一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即体系结构因素缺乏分析。东南亚国家对冲战略的形成是特定体系结构下的产物,而当前的体系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迁。
通过长时间段的历史分析,可以看出东南亚国家的战略选择在不同体系格局下具有不同的特征。冷战时期,在美苏两大集团的激烈对抗下,除缅甸外,东南亚国家最终都选择了选边站队的战略。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文莱加入了美国阵营;越南、老挝、柬埔寨在经历了激烈的国内斗争以及内战后最终加入了苏联阵营;印尼虽然一度奉行“不结盟原则”,但在实践中苏哈托政府最终也加入美国阵营。冷战结束后的近20年内,国际体系结构并不存在选边站队的压力,绝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选择了对冲战略;但2008年以后,中美力量对比变化步伐加快,从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到特朗普时期的“印太战略”再到拜登政府的“印太经济框架”,中美在东南亚地区进入了战略竞争的新阶段。本文认为,在中美战略竞争的新阶段,东南亚国家的对外战略将从对冲战略的“不选边站队”逐步过渡到“选边但不站队”。
对东南亚国家而言,不同的权力格局创造出的战略空间是不同的,选边站队的压力是不同的。在两极格局下,美苏彼此视对方为对手甚至敌人,双方都极力把东南亚国家拉入自身阵营,东南亚国家灵活选择的战略空间非常小,因此不得不进行选边站队,即“亲美反苏”或“亲苏反美”。在美国单极霸权时期,美国并没有对等的竞争对手,不存在此边彼边的区别,因此并不存在要求东南亚国家进行选边站队的必要性,东南亚国家在外交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华对冲战略也符合美国的整体对华战略,因此东南亚国家得以与中美都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既亲美又亲华”,在政治安全领域“亲美”,在经济领域“亲华”。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中美竞争格局下,美国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东南亚国家面临着越来越强的选边站压力。对于美国而言,因处于地区之外,为了制衡中国崛起以及与中国展开地区竞争,它不得不把某个或多个地区内国家作为地缘政治工具对中国进行制衡。对于中国而言,中国坚决反对美国与部分东南亚国家对中国进行战略围堵。
中美竞争格局下的战略空间将促使东南亚国家的战略选择走向“选边但不站队”的特征。与两极格局相比,中美竞争格局下竞争的一面仍未发展成对立冲突,因此冷战时期“亲美反苏”“亲苏反美”的二元对立逻辑并不必然成立;中美竞争格局下,中美之间的立场差异大于美国单极霸权时期,当双方立场不可协调时,东南亚国家的立场显然会具有选边的特征,即“亲美”或“亲华”。值得注意的是,选边并不必然意味着站队,相对于选边,站队具有稳定的联合结盟属性,在社会学意义上,具有较为强烈的联合反对他者的信号,因此,选边并不必然意味着反对他者,但站队却具有反对他者的意义。在中美竞争格局下,东南亚国家的选边与站队仍存在一定距离,即亲美并不意味着反华,亲华也并不意味着反美。在“亲美”和“反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中间地带,即“亲美不反华”;在“亲华”和“反美”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中间地带,即“亲华不反美”。综上,在中美竞争格局下,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不得不选边,但却不必然加入到反对另一方的队伍中,即呈现出“选边但不站队”的总体特征。
杜特尔特政府时期,菲美盟友关系体现出了“亲美不反华”的特征。中美竞争格局下,菲的“亲美不反华”立场将对菲美盟友关系带来重大考验。首要挑战是美国的反华立场与菲律宾的不反华立场产生了冲突,双方对于中国是否是战略对手缺乏共同认知,从而使得盟友关系的战略基础发生了动摇。格雷戈里·波林等人认为,拜登政府集中于海洋层面,阻止中国对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控制;但是菲律宾的威胁感知主要来自国家内部,而不是外部的海洋。2018年5月,杜特尔特政府出台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系统论述了菲律宾面临的威胁,关于内部威胁,报告指出“解决内部武装冲突是菲首要安全关切和其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石”;关于外部威胁,报告认为“自从二战结束以来,菲律宾没有面临来自外部军事侵略的直接威胁,只有新出现的地区安全形势不确定性造成的挑战。”
在中美竞争格局下,菲美盟友之间缺乏了共同的战略威胁这一基础,双方军事合作内容与形式出现了调整,不稳定性将越来越突出。军事合作的常态化机制可能会被打破。美菲军事合作中针对中国的内容也有所调整。美菲军事合作的排他性日益淡化,正逐渐走向开放性。近年来,美菲双方都力图把双边军事关系融入到多边安全或地区安全合作网络之中。
美菲同盟主要是建立在军事安全合作的基础上,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动力不足。过去,菲律宾同美国和欧盟的贸易往来占其贸易总额的60%,如今60%的贸易来自东盟国家和其他亚洲国家,菲律宾的经济合作重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2016年起中国超过欧盟、美国、日本成为菲律宾的最大贸易伙伴。从长远看,中菲经济领域的紧密合作必将对中菲、美菲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综上,在中美竞争格局下,菲美传统盟友关系的调整已经成为一种必然,未来的调整发展趋势值得进一步关注。从双方的利益格局可以看出,美菲围绕着彼此的最高目标难以形成盟友关系的合作均衡点,美菲盟友关系将围绕彼此的中等目标而形成新的合作均衡点,战略问题非战略化、军事问题经济化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发展特征。美国为维持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和一些军事权利,对菲律宾提供一些具体的收益,以换取菲对美的特定军事战略合作。美国关注的是军事战略合作,菲律宾关注的是具体收益大小问题。在美菲新的利益格局中,双方最低目标将成为盟友关系合作的原则底线,将逐渐达成“不完全倒向中国”“不直接制衡中国”的合作共识。
作者:聂文娟(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
原载于《南洋问题研究》,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