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珍惜和用好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31 次 更新时间:2022-06-22 21:15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陈文玲 (进入专栏)  


聚焦“协同攻坚  护航未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稳定发展”主题,中宏论坛第二十五场在线研讨于6月9日下午召开。中宏观察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主题发言。以下是陈文玲发言:


此轮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带来冲击和挑战,当然也绝不仅是中国经济遭受了冲击和挑战,全球大部分国家还没有真正从疫情中走出来。因此,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已经出现滞涨。全球经济正在经历80多年以来最大幅度减速,这是世界银行在6月7日发布对2022年世界经济的预测。世界银行已把对全球经济2022年增长预期下调到2.9%,从去年至今已几次下调,比1月份的预测下调了1.2个百分点,并且警告全球经济存在的滞胀风险。

我们面临国际大环境是不乐观的,全球经济出现滞胀,它是结果而非原因,世界经济进入高通胀、高债务、高风险、低增长的新常态,同时,当前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难民危机、生态危机、金融风险与战争冲突交织叠加。所以,我们正处于世界经济不确定,不均衡和不连贯的增长之中,从外部来看,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极大挑战性。

第二,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重压力进一步加大。特别是此轮疫情爆发,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和北京等经济活跃度高、国际经济联系密切、人员往来频繁的重点城市和区域,因此,对于经济社会造成比较大的冲击。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比较平稳,实现了4.8%增长速度,把1-4月数据放在一起与同期对比,实际上占了一季度的便宜,疫情对于经济社会造成了影响和冲击。

突出表现是三重压力进一步加大:一是需求大幅度下降。1-4月份的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2%,4月份同比下降11%。其中,2022年4月份餐饮业收入同比下降22.7%。二是供给冲击加大。制造业PMI下降到47.4%,当然,5月份又上升了2.4个百分点。供给冲击包括供应链中断、物流中断和一些地方商品供应中断,供应链和物流受到的冲击确实大于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的任何一个时期。三是预期进一步减弱。在北京出现此轮疫情反复之前,全国近百个城市处于疫情封城停工停产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城市经济总量占全国GDP总额接近一半儿。大家可以看到,中国面临的挑战、困难进一步加大。如果不采取重大政策措施,预计中国二季度可能比一季度经济增长会大幅下行,财政税收、社会融资、出口就业、产业供应链的中小企业都受到了很大影响。最近一段时间,国家采取一系列稳住经济大盘的重大举措,5月份之后经济逐步恢复,进出口等增速实现大幅反弹,超出市场预期,线下消费恢复后,经济增速会重回轨道。

第三,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此轮疫情的冲击尽管非常大,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还是局部的、暂时的和可控的,也是可变的。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总体看中国经济的韧性、弹性、空间和回旋余地大。我们国内政策调整空间还比较大,国内政策利率都处于正常范围;政府负债在主要经济体比较中处于较低水平。中国经济发展空间也比较大,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创造了战略纵深,在这样一个重要关头,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政府政策开始发力。

二是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效统筹抗击疫情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今年4月29日、5月5日,中央召开了政治局常务会议、政治局会议,五月23日国务院召开了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部署稳经济一揽子的措施,涉及到财政金融消费投资等六个方面33项政策,5月25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的电话会议直达区县一级。党中央国务院对于稳住经济大盘决心是大的,对于高效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防控疫情政策措施力度是大的。地方政府聚焦保市场主体、稳岗保就业、强化政策支持,各地都采取了措施稳住经济大盘,措施和政策都是有力的。

三是中国市场主体企业总体看是成熟的。虽然在疫情中受到很大冲击,特别是一部分中小微企业遇到了很大困难,但是企业主体总体上抗风险能力和企业生存发展能力还是坚韧的,政府在支持企业家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企业家在抗击疫情和经济发展上也创造了很多经验。一些疫情有反复的地方,对防控疫情层层加码,或者采取形式主义的做法,影响到经济发展和企业运营,但这些问题都在得到纠正。中国一批头部企业在疫情以来,实际上也是在持续的大国竞争博弈中逆势发展,像中国航天集团、华为、福耀玻璃、腾讯、大疆等等,在原始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中国还涌现了5万多家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还有一批在全球具有竞争优势的冠军企业,这些企业成为中小企业融入世界产业供应链和在中国形成产业链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中国基本面向好,中国企业中的头部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中的专精特新企业、冠军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条件。这几年中国企业竞争力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连续两年数量居首位,占比是上升而不是下降。

四是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和正在构建的统一大市场作为吸引国际资本投资目的地的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红利仍在,世界消费中心的优势仍在。现在受到疫情的冲击,从2020年到现在受冲击最大是消费,特别是线下消费,2019年中国旅游消费已达到6.63万亿元人民币,餐饮业已经达到4.27万亿元人民币,旅游和餐饮两项合计是11万亿元。什么概念?两大服务行业占到当年中国GDP总量99万亿元的1/9。疫情发生之后,受冲击最大的是服务业,当然制造业也受到很大冲击,但服务业中消费受冲击最大,消费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线下消费,或者说是场景消费。当然,网上消费如电商、外卖等上涨了,但线下消费大幅度下降。只要我们能够尽快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恢复常态,线下消费会有大规模的反弹,或者说是大幅度上升。所以,这个基本面也非常重要,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仍然在,有各种形式的市场形态,包括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电子商务、会展经济等,我们有各种平台和市场。中国展览业、会展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广交会、上海进口博览会、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海南消博会等重要展会。中国已经形成的大众消费社会和各种市场供给能力等市场要素都在,只要高效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抗击疫情,尽快恢复经济运行常态化,特别是恢复线下消费,恢复线下服务供给,我们的消费会很快上去的。一季度,中国消费在经济结构中占比69.5%,去年是65.4%,我们可以看到,消费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现在消费疲软,我认为是暂时性压抑,或者叫间歇性压抑,只要我们能够统筹好两者关系,人民群众也在抗击疫情中积累了很多有效防控的办法。

要把高效统筹抗击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变成一场人民战争,不仅仅表现为政府意愿,表现为政府命令大家去怎么做,而是要更多引导民众如何科学防范,同时克服对目前传染性最强的奥密克戎的恐惧心理,鼓舞大家共同战胜疫情的信心。要去掉对新冠疫情的恐惧心理,这种莫名的恐惧可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中国市场作用发挥是非常大的障碍。对于疫情要科学的看待,首先不要恐惧;要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不要形式主义层层加码,动辄封路封村封城,导致经济社会停摆;要爱惜人力物力财力,避免无谓的浪费。未来最大的努力方向是一方面如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如何最大限度减少重症率、致死率;另一方面,如何最大程度保证经济社会正常运行,不使它出现间歇性停顿。

习近平主席在今年4月21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指出:“国际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部复杂精巧、有机一体的机器,拆掉一个零部件就会使整个机器运转面临严重困难,被拆的人会受损,拆的人也会受损。”实际上,中国经济不仅是大海,也是一架复杂精巧的机器,机器的哪一个部位停顿,整个经济这架机器就会停摆。国家发改委曾经开过新闻发布会,提出关于“三个不得”的要求,最近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有关部门提出“19个不得”的要求,应该把这些“不得”变成一种自觉行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是“我让你不得”,而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自觉地把既防控疫情又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不停顿有机结合起来,不然,顾此失彼则会因为一个方面而失去多个方面。



进入 陈文玲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483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