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过端午节既有插艾、悬菖蒲、喝雄黄酒这样关爱生命的活动,也有倡导团结协作精神的龙舟竞赛。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也使得这个节日诗韵天然。《楚辞》里一串串闪光的诗句,两千多年来一直激荡着中国人的心:“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的勇敢与刚强;“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体现的高洁品格和坚强意志;“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对理想和初心的坚守;“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心忧家国、情牵百姓。
“贾谊投文吊屈平,瑶琴能写此时情”(雍裕之《听弹沈湘》),因为敬慕屈原的才情、人品,在艾草和粽叶飘香里,历朝历代的文人以诗词纪念屈原,赞美屈原正直、崇高的品格和爱国情怀,留下了无数佳作。鲁迅曾评价屈原说:“虽怀内美,重以修能,正道直行,而罹谗贼。”(许寿裳《屈原和鲁迅》)洁身自好、正道直行、爱国奉献是屈原的人格特点,也是端午的精神内核。今天,我们过端午节,除了在物质层面传承传统的端午习俗,更重要的是发扬端午节蕴含的中国精神。
报国雄心天可鉴:爱国奉献的理想情怀
端午节最突出、影响最久远的精神品质,就是爱国奉献。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既博闻多才,又一心为国。为了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屈原辅佐楚怀王对内举贤任能、变法图强,对外联齐抗秦,富国强兵。屈原曾自述:“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招魂》)只可惜屈原生不逢时,“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楚怀王听信小人谗言诬谤,流放了屈原。但即使被流放,屈原仍不愿同流合污,仍期待国家振兴、繁荣,然而,他等来的却是楚国的衰落,山河的沦陷。救国愿望破灭后,在极度悲痛的心境下,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屈原纵身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高洁的人格,后世的志士仁人以屈原为精神楷模,在中国历史上绵延成一种血脉,也形成一种传统。唐代文秀的绝句《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赞美屈原全心爱国,遭受奸臣陷害,却宁折不弯的品格。宋代苏轼偶然途经忠州南宾县(今四川丰都),看到这个与屈原毫无关系的地方竟建有一座屈原塔,惊异之余写下了五言古诗《屈原塔》:“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写出了端午节投粽子、赛龙舟习俗与屈原的关系,进而赞誉屈原不苟安富贵、追求理想的节操。
屈原的遭遇也引起了历代诗人的共鸣,诗人们在痛斥诬陷屈原的奸邪小人和昏庸的楚怀王同时,亦感怀自身。宋代陈与义的《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这首词是陈与义在建炎三年(1129)所作,词人在端午节高昂地吟诵《楚辞》,凭吊屈原,慨叹自己报国无门。
宋末爱国文人文天祥在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成功逃脱后,不幸又被谣言所诬。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端午即事》:“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全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未酬的士大夫形象,以表明自己的爱国心志。
对屈原的纪念让端午节有了鲜明的爱国色彩,塑造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认同。“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明代边贡《午日观竞渡》),端午节穿越两千多年仍然生机勃发,正是在于浪漫诗情与激昂爱国的完美结合。
碧艾香蒲处处忙: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中国传统节日根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许多节日都是根据时令的变化而设定的,端午节同样是顺应自然变化而形成的节日,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端午节正值仲夏,气温升高,蚊蝇滋生易传播疾病,于是,人们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以杀菌祛病,驱蚊虫、防瘟疫。这些生活常识和习俗本来就存在于古人的生活中,融入端午民俗后被注入人文内涵,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使得端午节成为自古相传的“卫生节”。
宋代陆游的《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五月初五,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粽子,高冠上插了艾蒿,开始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高兴地喝起酒来。诗人在对端午节的质朴记录中,流露出积极、美好的生活态度。
除了采艾、采蒲,古诗词中还记录了端午节系五色丝线以祈福纳吉的习俗。五彩线的“五彩”不是随意的五种颜色,必须是白、红、黑、黄、青(蓝)。古人以五色为吉祥,在传统的阴阳五行之说中,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了金、火、水、土、木,也象征东西南北中,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驱邪迎吉作用。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记载,汉人认为,在手臂上系五彩丝线可避病除鬼、不染病瘟。宋代苏轼的《浣溪沙·端午》欣喜地道出了诗人见到五彩花线缠在心上人手臂上的心情:“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端午节的浴兰活动是诗人特别向往的,诗人偕爱妾朝云共度端午,朝云的玉臂上缠着五彩丝线,黑色发髻映衬着斜挂于耳下的吉祥符篆。有情人同过端午节,共祈天长地久,白头偕老。正是因为融合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端午节成为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名录的传统节日。
两龙跃出浮水来: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
龙是中华民族的古老图腾,闻一多在《端午考》中说:“距屈子投江千余年前,划龙舟之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扣人心弦的龙舟竞赛把端午节的节日气氛推向高潮。唐代张建封写过一首著名的《竞渡歌》:“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渲染了赛龙舟的热闹氛围,现场擂鼓声声、掌声阵阵,观众的喊声惊天动地。宋代刘克庄的《贺新郎·端午》同样生动描绘了端午赛龙舟的习俗: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头插钗头彩符,身佩艾草扎成的老虎,争先恐后地来渡口观看赛龙舟。年轻人们摇旗擂鼓呐喊,船桨起伏,江面上浪花翻卷飞舞。富有激情的龙舟竞渡,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努力奋争、拼搏向上的精神。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屈原以华美的文辞、瑰丽的想象,传递出一种清正刚直的高洁品质和炙热纯粹的爱国热情,历经2000多年时光的淘洗,依然在当代社会熠熠发光。每一年端午,为了纪念屈原,人们都扶老携幼来到江边,赛龙舟、挂艾叶、办诗会,向江中抛撒香糯的粽子。我们纪念屈原,就是要不断传承与发扬他所代表的中华美德与中华精神,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团结精神、积极心态、爱国热情,修身立德、志存高远,让屈原高洁的人格力量,“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