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良:干部考核需要正确政绩观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53 次 更新时间:2007-03-05 16:24

进入专题: 干部考核  

黄宗良  

以个人升迁出发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是违背党的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

据新华社报道,在2月10日出台的《湖南省新型工业化考核指标体系及奖励办法(试行)》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总额及其增长率,这两项以往在评价地方官员时“一言九鼎”的指标,权重下降。与此同时,节能降耗、科技环保等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考核指标权重增加。

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关键在于我国各级干部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干部政绩的综合考核指标

科学发展观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科学地总结了几十年来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战略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八重八轻”:重政治轻经济、重计划轻市场、重工轻农、重重工业轻轻工业、重军用轻民用、重速度轻效益、重积累轻消费、重国家、集体利益轻个人利益。这里的“重”与“轻”是相对的;并非“重”的都不对,问题在于“度”,过度了就造成国民经济中比例不协调以及高投入、高浪费、低效益等弊病,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本应有的“以人为本”的观念,造成发展不可持续。这也是苏联后来发生剧变的深层原因之一。

中共执政初期,发展模式受到苏联模式影响很大,有的方面是照搬的。后来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鉴于苏联的教训,提出了要正确处理农、轻重,国家、集体、个人,中央与地方等方面的关系。1957年以后,由于发展“以阶级斗争为纲”,探索走了弯路。一直到本世纪初,我国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从总体上来说,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在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心任务、发展战略对干部政绩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党又确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中国经济充满活力、高速地发展。但与此同时,在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忽视经济和社会其它领域协调发展的倾向。有的地方甚至把GDP这一不能反映发展质量和为谁发展问题作为唯一指标考核干部政绩,导致我国出现了诸如贫富差距过大、环境污染、能源损耗、资源浪费严重等发展中的问题。尤其是有些地方和部门干部搞形式主义、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受到损害。

可见,只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而“落实”的关键是干部,是干部的政绩观。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时,还提出要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同样的道理,很有必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干部政绩的综合评价和考核指标。

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因此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应该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认识问题。我认为,这里最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论的发展观。这包含两层意思:其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是解决前进中问题的最重要基础;而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其二,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必须从这里理解发展的目的、动力、源泉,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个人升迁出发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是违背党的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

科学发展观是辨证的发展。辨证的发展观正确地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系统的、全面的;事物是在普遍联系、相互制约和影响中存在和发展的;发展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正是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集中体现。为此,必须克服孤立的、片面的、局部的、顾此失彼看待发展的观念,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推进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和谐发展;杜绝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发展有后劲、可持续,造福于子孙后代。

(作者系原北京大学世界社会主义所所长、社会科学部副部长、教授,人民论坛)

    进入专题: 干部考核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42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