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兰:美国“印太战略”带来严峻现实威胁 亚太地区安全环境趋于恶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84 次 更新时间:2022-05-18 22:29

进入专题: 印太战略  

杜兰  


近年来,美国极力推销其“印太战略”,以维护“自由与开放秩序”为由,组建各种冷战色彩浓厚的“小圈子”,已经给亚太地区安全和稳定带来了严峻现实威胁,亚太国家间关系更加呈现阵营化、意识形态化特征,地区安全环境趋于恶化,擦枪走火或爆发冲突的风险加速上升。

第一,亚太地区主要力量日益走向阵营化,美太平洋盟友与大西洋同盟联动,集团政治加强。在自身国内政治需要和美国强势拉拢共同作用下,美国在该地区盟友在战略选择和和防务安排上进一步向美靠拢。

4月的北约外长会首次邀请日韩两国外长参加,预计6月的北约峰会上日韩澳新首脑都将与会。而本月初,韩国宣布作为正式会员加入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成为首个加入该机构的亚洲国家。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英期间双方签署了《互惠准入协定》,深化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合作。英国外交大臣近日在演讲中鼓吹“全球性的北约”,“北约全球化”论调值得警惕。无论是北约向亚太扩张,还是美国联手盟友图谋打造所谓“亚洲版北约”,都将加剧亚太地区分裂趋势,将欧洲乱局引入亚太,恶化亚太地区的安全局势。

第二,亚太各国军备竞赛更趋激烈,高精尖和战略武器将加速发展。当前,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机制和战后秩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亚太国家对地区安全环境评估也趋于严峻,不安全感加强,多国内部主张增加防卫开支的呼声高涨,急于强化自身防务能力或寻求安全再保证。日本通过2022年度预算案,其中防卫费用达到5.4万亿日元,打破了此前“防卫费占比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1%”的惯例。

各国也纷纷布局,加紧升级武器系统,并增强在电子战、网络战、太空战等新领域的实力。韩国已决定引进美制新一代“标准—6”舰空导弹作为海军反导拦截武器,这将极大提升其驱逐舰防空能力和反弹道导弹能力。美英澳“三方安全伙伴关系”宣布合作研制高超声速和反高超声速武器,帮助澳提高电子战能力。东南亚国家争相扩大军事开支,采购先进武器装备,如泰国提出有意购买美国F-35隐形战斗机。而美国已批准2022年“对外军事资助”项目为东南亚国家提供1.29亿美元的援助,超过历年额度。可见,亚太国家军备竞赛既是各国基于地区紧张局势的本能反应,更是美国在背后对地区国家挑动甚至施压胁迫的结果。

第三,亚太地区国家泛安全化倾向更为突出,经济发展议程日益“安全化”。一方面,部分国家将安全概念泛化,以“国家安全”为由干扰国家间合作,多边主义和区域合作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当前美国对俄罗斯出台一系列“史上最严厉制裁措施”,将经济制裁、逆全球化作为武器。亚太国家普遍开始担心经贸投资合作有一天会成为大国间较量的工具甚至武器,合作意愿和动力有所下降。

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各国追求发展时本就更为重视安全问题,尤其重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可控,技术标准、供应链重组等问题都已转变为国家安全议题。今后,亚太各国为了规避本地区可能出现的大国竞争风险,会进一步采取措施减少对其他国家或市场的过度依赖,通过本地化加强供应链的韧性。目前美国正在酝酿兜售“印太经济框架”,竭力在亚太推动经济和技术对华“脱钩”,也会加剧地区经济合作泛安全化的苗头,冲击亚太区域一体化势头。

中国将亚太地区视为世界的和平稳定锚、增长动力源、合作新高地,历来珍视亚太和平稳定与合作发展的环境。中国坚决反对借“印太”战略分裂地区、制造“新冷战”,反对借军事同盟拼凑“亚太版北约”,作为地区最重要大国和主张和平的力量日益发挥着维护地区秩序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方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对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该倡议为应对亚太和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安全领域的生动实践,得到了多国政要、学者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观察家们普遍认为,面对全球大变局,中国可携手东盟等地区力量,一道抵制“阵营对抗”“新冷战”等逆流,推进亚太各国实现共同安全,缩小该地区日益突出的和平赤字、安全赤字、信任赤字,为世界其他地区建构新的安全框架提供参照,共同谋求世界和平的长久之道。

(杜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原文载《北京日报》客户端2022年5月16日)



    进入专题: 印太战略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378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