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民:湖湘的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湖湘文化访谈(六)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94 次 更新时间:2022-04-21 10:20

进入专题: 湖湘文化   精英文化   通俗文化  

朱汉民 (进入专栏)  

□湖湘文化的两个层面定名是什么

□湖湘精英文化有何特点

□湖湘通俗文化在湖湘文化体系中具有什么地位


记者:关于湖湘文化研究一直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领域,但是,人们的学术视角往往差别很大。许多研究者是以湖南的学术思想、文化名人作为区域文化的代表,由此寻找文化类型、文化特质的依据;而另一些研究者又坚持民风民俗为湖湘文化的标志,并由此确定文化类型、文化特质的依据。这时,由于两者的视野不同,故结论差距甚远。我们应如何理解湖湘文化中的这种研究状况呢?

朱汉民:湖湘文化和其他的区域文化一样,总是包括或体现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与文献典籍、思想学术相关的精英文化,一个是以民风民俗、心理习惯为表现形式的通俗文化。人类学、文化学的学者又将前者称之为雅文化、大传统,将后者称之为俗文化、小传统。湖湘文化所包含的文化类型及其文化特质,应该体现在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两个层面。这两种文化的具体分布不同,生产和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不同,在社会结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故而在区域文化中有非常不同的表现,这就直接影响到湖湘文化类型与特质的确定。湖湘文化的这两个层面存在着一系列显著的差异:湖湘精英文化的创造、传播主体是士大夫,而湖湘通俗文化的实践、传播的主体是广大的平民百姓;湖湘精英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典籍文献与重大历史事件,而湖湘民俗文化则体现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湖湘精英文化的传播方式是学校教育,湖湘民俗文化的传播途径则是口耳之传、生活实践;湖湘精英文化影响、作用于国家的意识形态与人们的思想观念,湖湘通俗文化则影响、作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用常行;湖湘精英文化体现出湖湘之地的文化成就、文化水平,湖湘民俗文化则主要体现湖湘之地的地方特色、习俗传统。


记者:一个是精英文化,一个是通俗文化,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发现,从事湖湘文化的研究者大多对湖湘精英文化的关注度比较高,您本人对湖湘学术、教育就有较多的研究。能否先请您谈谈精英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湖南的表现?

朱汉民:一般来说,精英文化是区域文化研究中一直受到关注、重视的文化现象。因为精英文化总是表现为一个地区知识群体、学术思想、科学教育、文艺创作的状况,它最能够充分的反映一个文化区域的文化水平、发达程度。如果一个区域的知识群体密集而成为文化学术中心,因学术活动频繁及学术成就显赫而居于重要学术地位,因教育体系完备而人才兴旺,那么,这个区域的人们一定会为自己的区域文化成就感到自豪,因为这一切均体现出该文化区的繁荣发达,也代表着该文化区对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体现它在民族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因为精英文化的这些要素和指标不会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学术著作的著录、科举及第的人数、知名学府的分布,等等,都不会是一个孤立的文化现象。就以知名学者的出现和分布来说,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为当时或历史上著名的学者,总是与他们成长的文化土壤、教育背景、地方学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两宋时期形成的地域学派就是当时地域文化的标志,两宋是儒学发展的高峰,并且形成了一个个具有独创学术思想、学风特色的地域性学派,北宋时期著名的地域学派有濂学、洛学、蜀学、关学,而南宋时期的地域学派有闽学、浙学、湖湘学、赣学等等,这些地域学派总是与他们所处文化区的思想学风、教育等精英文化的历史状况密切相关,而不是一种孤立的学术现象。所以,湖湘道学在当时就代表了湖湘文化的崛起,并对明清湖湘学术传统、文化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北宋周敦颐既是中国古代道学(或理学)的开山祖,又是湖湘道学的奠基人,其《太极图说》、《通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南宋胡安国、胡宏、张栻是当时著名的道学家,也是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明末王船山是宋明理学的总结人,其理学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史居有崇高的地位。清代湖湘人才群体崛起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湖湘道学传统的深刻影响、道统观念的传承以及地方学风的流行,均会对明清学人之盛产生重大影响。应该说,一方面,两宋时期湖南地区的文化教育背景对湖湘学术思想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以岳麓书院、石鼓书院为代表的书院群崛起对湖湘学术的大盛有重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湖湘学术文化又会对他们所成长的文化区以重要的影响,构成湖湘地区的文化环境、文化特质。


记者:那么湖湘通俗文化呢?它在湖湘文化体系中具有什么地位?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湖湘地域的建筑、石刻、青铜器等“有形文化”是不是都可看作通俗文化的组成部分?

朱汉民:通俗文化是湖湘文化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层面。尽管通俗文化不如精英文化那么受到关注,只是体现为一个区域的风俗、习惯、礼仪以及民间文艺、民间宗教等,但与精英文化相比较而言,它在湖湘文化中分布更广泛、历史更悠久、特色更鲜明、影响更深远,故而同样值得深入关注和思考。譬如,湖湘精英文化的繁衍可能只是湖湘之地的少数儒家士大夫的文化现象,而湖湘通俗文化则是这个区域无所不在、无人不及的广泛存在;湖湘精英文化的出现可能有随机性,几十年的繁荣之后曾经有几百年的沉寂,而湖湘通俗文化则是绵延不绝,几千年前的某些习俗、传说仍保留传衍下来;湖湘精英文化往往要受全局性的学术风尚、学术思潮的影响,而地域特色并不占主导地位,而湖湘通俗文化的形成、特色则完全来之于地方传统;湖湘精英文化的成就总是有其固有的文化脉络,如学术师承关系往往可能突破区域的文化关联性,而湖湘通俗文化的地方传承关系更加凸显,就是外来的移民也往往最终会逐渐接受本地的风俗习惯。所以,在湖湘文化的形成建构过程中,通俗文化似乎受制于更加久远的地方传统,并且更鲜明地体现着区域文化的特色。譬如,现在仍流传于湖南民间的神话传说、巫舞、傩戏、风俗习惯,就不仅是几百年、上千年的代代相传,我们甚至可以由此追溯到文明初期的楚文化形态、或者是更早的原始文化形态。所以,不少研究者发现,在湘西少数民族的民歌中仍部分保留了春秋战国的楚辞楚歌,在湘南及湘中一带盛行的傩戏中仍透露出原始文化中的巫风,在湖湘地区的神话传说中甚至还包含着远古时代的意向、观念与思维。包括你说的那些湖湘建筑等当然都是通俗文化的组成部分。


记者:那么,请您进一步谈谈湖湘文化中的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关系,好吗?

朱汉民:本来,从中国文化史来看,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是同源的。中国传统精英文化的核心——儒学及其经学就是起源于原始巫术礼仪。在上古时期,氏族社会的巫术礼仪既是统一全体成员的意识形态,又是与生活日用息息相关的风俗习惯。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逐渐从原始氏族社会的巫术礼仪中分离、升华出一种纯粹的含政治——伦理——宗教为一体的儒家文化,儒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其学术经典,并从这些经典的研究学习中产生出一门专门的学问——经学,后来经学就成为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核心与主流即所谓精英文化。至于原始氏族社会的主体文化——巫术礼仪,仍然经过演变、改造后,成为文明社会的“小传统”——通俗文化。可见,中华文明中的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是渊源于同一原始文化体。而且,以后的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又是互渗的。譬如说,精英文化从巫术礼仪的原始文化中产生以后,虽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发展,但是仍然源源不断的从通俗文化中汲取养分。现在就回到我们所讨论的湖湘文化,湖湘文化中的心理、性格、民间宗教、风俗、礼仪以及乡风民俗等均可以成为湖湘士人们创造精英文化的重要源泉,湖湘文人学士的文艺创作、宗教精神、道德观念、学术思想等各种精英文化、雅文化中,均可以找到民间文艺、民间宗教、社会风尚、民间思潮的文化要素。这一点在文学艺术的创作方面尤为突出。如在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九歌》、《天问》中,就包含着大量楚地的民俗文化方面的内容,没有荆楚的民俗文化就没有楚辞这种精英文化。后来诸多的文人墨客,仍然源源不绝地从湖湘民俗中吸收养料。就是今天走向世界的音乐家谭盾的作品,也有着鲜明的湖湘民俗文化的基因,他本人也经常说到湖湘的民风民俗及民间艺术对他的音乐创作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湖湘精英文化又可以影响、制约、改造通俗文化,甚至直接转化为通俗文化。文人学士所创造的精英文化,无论是学术思想还是文学艺术作品,也无论它们是成为主流的意识形态还是作主流的学术思想、社会观念,均会影响、渗透到生活日用、乡风民俗之中去。这是由于,儒家士大夫在从事高雅的精英文化创造的同时,从来就是以“化民成俗”作为自己的文化使命,从来就是以将儒家思想精英文化转化为平民百姓的通俗文化为职责和志向的。事实上,宋元明清时期流行于民间社会的种种礼俗、家训、民谚、民谣、传说等各种通俗文化中,无不深深地打下了儒家士大夫及各派文人学士倡导、传播的伦理、政治、人生哲学的观念,深刻体现出精英文化向通俗文化的渗透和转化。湖南的诸多地方志在《风俗》篇中,往往有记载湖湘学人在各地兴教传学时移风易俗的作用,使得民间社会“一道同风,家弦户诵,湘上儒雅之风,固已蒸蒸日上矣”。在湖湘文化发展过程中,这种士人的精英文化与平民的通俗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非常鲜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从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统一来考察、研究文化区的主要原因。


记者:您多次讲到湖湘文化二重渊源,这应该与湖湘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有重要关联吧?

朱汉民:对,我认为湖湘文化体系包括两个源头,一个是本土化源头的南楚文化,它主要体现为民风民俗、性格心理以及民间宗教等通俗文化层面;一个则是中原正统儒学南传的湖湘学术,这则表现为学术、思想、教育及知识群体的精英文化层面。这两个源头构成的湖湘文化体系既有很大的区别,它们各以不同的承载主体、传播方式、文化功能,从而体现出各自的特色,但是另一方面,它们也是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并且充分体现出湖湘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相互关联的特点。譬如,陈独秀赞扬的“湖南人底精神”,我认为就包括湖湘性格与湖湘道学两个方面,是二者渗透的产物。一方面,“湖湘性格”属通俗文化层面的心理、风俗之类的东西,这个形而下的文化特质构成“湖南人底精神”的材质,另一方面,“湖湘道学”属精英文化层面的学术理念之类的东西,这个形而上的精英文化构成“湖南人底精神”的价值理念。王船山、曾国藩、左宗棠、黄兴、蔡锷,乃至毛泽东,他们的行为方式所体现出的“湖南人底精神”,就是这一文化的两个层面构成的产物,其中既有湖湘性格的鲜明体现,又有湖湘道学的精神升华。


进入 朱汉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湖湘文化   精英文化   通俗文化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2915.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