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互帮互助,强化了中阿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结意识。同时,“一带一路”倡议有力地维持了国际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完整,保障支援阿拉伯国家的抗疫物资运输畅通,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疫情对阿拉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阿拉伯国家合作的不断深入,以及借助本次联手抗疫进一步夯实双边合作基础的有利契机,推动构建中阿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和“健康丝绸之路”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未来,中阿要以产能合作、互联互通为平台和抓手,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中阿合作论坛的内涵和范围,为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提供新力量、作出新贡献。
阿拉伯国家历史上就是丝路文明的重要参与者和缔造者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能源资源,目前面临着推升本国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大任务,自然成为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环节。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深化互利合作提供了新平台和试验田,地区内就有许多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阿拉伯国家。从目前来看,与中国商签了“一带一路”相关合作文件的阿拉伯国家不断增多,多个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和阿盟负责人也积极参与中国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进,中阿日益形成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因此,中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从以下方面用力。
第一,能源合作是中阿经贸关系发展的亮点和主线。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中东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转向能源领域,能源成为中国在中东最大的利益。1994年,中东石油就占到中国全部石油进口的40%,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推动了与阿拉伯世界贸易成倍增长。在能源贸易的带动下,中国同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关系从能源进口的单向道,转变为能源进口、工业品出口的双向道。当前,部分阿拉伯国家也意识到了过度依赖油气资源的短板和缺陷,正在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通过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成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增强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改变传统依靠化石能源的单一经济发展格局。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有能力和意愿帮助阿拉伯国家摆脱过度依赖能源的单一发展模式。
因此,中阿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继续深化以能源和贸易投资为主轴的务实合作,强化能源开采、加工、集输和储运等领域的专业合作,进一步推动阿拉伯国家油气衍生品本地加工和凝聚产业链条的协同合力。同时,在双方以能源为主体的经贸合作中,中国不是利用资金、技术和产能优势单向度换取外部资源和市场,而是要积极承担起阿拉伯国家经济技术引进的可靠角色,帮助阿拉伯国家在立足能源产业的基础上孵化和培育新型业态。阿拉伯国家能源产业结构升级可以带动更多优质投资,集聚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资本,并随之产生巨大经济效益。这又可以反向促进中阿贸易方式和结构双重优化,形成能源产业“补链”“强链”牵引贸易投资,贸易投资创造和催生能源合作新业态、新模式的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局面,进而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层级提升至高质量水平。
第二,加强互联互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作为“一带一路”的血脉经络,不但有助于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和地理环境的阻隔,还能够推动不同领域技术的跨界融合和集成创新,促使各国先前积蓄的潜能被充分激发和释放出来。互联互通对中阿共建“一带一路”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是“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关键领域和基础前提。基础设施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和先导要素,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国计民生保障具有强大的拉动和促进作用,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
客观来看,基础设施长期以来都是阿拉伯国家经济建设的薄弱环节,已经成为制约阿拉伯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已经建立起全方位的基建产业链,能够为各种基建项目提供全流程的工程总承包服务,日益成为对外承包工程大国,中国相关企业的经营服务质量和行政管理水平整体已经处于全球先进行列。因此,中国在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设计咨询、装备制造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加上阿拉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运不足、需求旺盛,以及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同认可和行动,为双方互补合作创造了重要空间。由于阿拉伯国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决定设施联通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中国在推动基础设施合作时,既以双方沿海重点港口为节点打造海上互联互通网络体系,充分发挥海运这一主要运输渠道的效力,强化海上联通和国际海洋合作;又要充分运用内陆国的区位特点,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推动铁路、海港、内河航运和国际机场等项目的综合联通,真正实现公铁空港无缝对接。同时,要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不是各个项目单元平面化、单线条的串联,而是需要统筹推进能源管廊、海底电缆、通信光纤、电力网络与公路、桥梁、隧道、港口码头等的协同联动建设,形成覆盖运输物流、信息通信、商业开发、市政设施和公用工程等不同境域维度的综合交通网格体系,构建起多元化、全方位、复合型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格局。
疫情之下,“健康丝绸之路”的理念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沟通升华到了新的高度,也让世界各国看到“丝绸之路”不仅仅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去经济发展的机遇,还关注民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全球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阶段,中阿之间将继续沿着控疫情和保经济“两轮并行”的思路,积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践行路径,既推动“健康丝路”建设,又促进“繁荣丝路”发展,不断增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彼此信任和传统友谊,推动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实现高位跃升,也为后疫情时代携手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增添新内涵、注入新动能。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