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中国-东盟关系提质升级前景可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95 次 更新时间:2021-09-20 15:00

进入专题: 中国-东盟关系  

张群  

2020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提出,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中国-东盟关系升级指明了方向。在中国-东盟对话关系进入“而立之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东盟关系提质升级的前景值得思考和探索。

后疫情时代危机中孕新机,激励中国-东盟关系提质升级

抗疫物资和疫苗需求催化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能否有效防控疫情,使经济社会恢复正常运行,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新冠疫苗的产生有助于全球各国积极应对疫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将东盟作为抗疫合作首要伙伴,支持东盟抗疫基金,向东盟国家提供疫苗、医疗物资和技术支持。双方启动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倡议,建立“中国-东盟疫苗之友”平台。截至2021年8月3日,中国向东盟十国累计提供约1.9亿剂新冠疫苗,进一步缓解了东盟国家疫苗短缺的问题。

疫后经济复苏需求推动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全球化深度调整与重构,强化了发展中国家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现实需求。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为发展中国家转换经济发展动能带来了新机遇。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拥有巨大合作潜力。双方将2020年设立为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并于2021年1月召开第一次中国-东盟数字部长会议,计划在年内制定并通过《关于落实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1-2025)》,为推进双方数字经济合作提供行动方案,为落实《东盟数字总体规划2025》提供有力支撑。

多重风险因素叠加激励中国与东盟全面深化合作。当前,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东盟国家经济复苏面临诸多挑战。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可以为世界各国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机遇。中国践行“命运共同体”理念,欢迎东盟国家开拓中国市场,共享中国发展机遇。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双方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特别外长会上发表了《纪念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特别外长会共同主席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声明》旨在维护多边主义,共同应对地区和全球挑战,提升公共卫生合作和抗疫合作,加强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各项合作和人文交流,加强战略规划对接,探索开展绿色循环经济合作,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动宣言》,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高度。

互联互通建设卓有成效,助力中国-东盟关系提质升级

降低商品和要素的国际流动成本有助于拉近两国在国际合作网络中的距离。商品和要素的国际流动成本是影响国际合作项目可行性的重要变量。在同等条件下,商品和要素在经济体之间的流动成本越低,则双方开展合作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越高。加强互联互通建设,降低商品、信息、资金、技术、人员等跨境流动的成本和壁垒,有助于提升两国之间的商品和要素流动规模,缩减双方在国际合作网络中的距离。在既定的地缘关系下,各国基于本国利益和价值考量,管理自身与他国之间的商品和要素流动渠道,调整自身与他国在国际合作网络中的距离,自主选择国际合作网络中的伙伴。由于国家之间软硬基础设施的联通水平决定了商品和要素在两国之间的流动成本,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成为降低商品和要素国际流动成本的主要途径。

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建设使商品和要素在双方之间的流动成本显著下降。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携手推进互联互通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在政策沟通方面,中国-东盟合作机制不断丰富和完善。在设施联通方面,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在贸易畅通方面,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于2019年8月正式实施。在资金融通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双边货币互换、支付结算、项目融资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民心相通方面,双方在文化、教育、旅游、卫生、体育、媒体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伴随双方“五通”水平不断提升,中国-东盟自贸区内商品和要素流动成本显著下降。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背景下,双方贸易和投资逆势增长。

今天,中国与东盟已发展成为国际合作网络中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和东盟国家在互联互通领域的合作进展,拉近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国际合作网络中的距离,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中国和东盟将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尽快生效,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融合。

“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引领中国-东盟关系提质升级

当今世界,恐怖主义、重大自然灾害和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在既有国际治理体系存在明显缺陷的条件下,全球和区域公共产品的供求失衡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习近平主席在双边、区域和全球等层面提出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自1991年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双方成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共同繁荣的主要力量。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为中国-东盟关系的提质升级指明了方向。中国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与东盟国家做讲信修睦、守望相助的好邻居,携手共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八年来,双方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不断巩固和增进战略互信,双方互联互通建设不断加速,经贸合作成绩斐然,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在理念、战略、制度、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相互理解和认同不断加深。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与东盟在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发展等方面开展的各项合作,是双方践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最佳示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考验,中国与东盟共克时艰,双方就开展抗疫物资和疫苗合作、保持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势头、维护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达成重要共识。根据新加坡国立大学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发布的《东南亚态势:2021调查报告》显示,绝大多数东盟国家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对东盟抗疫帮助最大的对话伙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的背景下,双方贸易与投资保持增长态势,2020年首次实现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的历史突破,充分显示了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活力。中国-东盟合作已成为亚太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支柱以及合作共赢的成功典范,为亚太地区成员构建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示范。

中国与东盟在践行“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理解和尊重对方的合理关切。中国坚定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成为第一个同东盟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对话伙伴,为东盟其他对话伙伴起到示范作用;第二,以开放包容、互利共赢为理念,推进务实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平等协商、收益共享为原则,携手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拓展双方在传统和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使双方民众能够切实从合作中受益;第三,秉持同舟共济的精神,共同应对重大风险与挑战。中国与东盟守望相助,共同经受住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印度洋海啸、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诸多重大考验,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增进了友谊、认同和信任;第四,以地区和平发展大局为重,妥善处理和管控分歧。中国与东盟国家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对话磋商机制,认真履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承诺,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等方式,努力探索化分歧为共赢的互动模式。

后疫情时代的不确定性中蕴含中国-东盟深化合作的新机遇,互联互通建设拉近中国与东盟在国际合作网络中的距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中国-东盟合作实践。在“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中国与东盟将立足于双方30年合作经验和成就,继续增进互信,加强互联互通合作,通过拓展和深化双方在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为双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携手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为区域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后TPP时代亚太区域经济治理中的制度博弈与中国对策研究”(19CGJ044)阶段性成果】



    进入专题: 中国-东盟关系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867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