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生:大国利益角逐下的伊朗核危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524 次 更新时间:2007-01-14 20:51

进入专题: 伊朗核危机  

王俊生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于4月11日高调宣布“跻身核大国行列”后,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震荡。为此,各相关大国先后于5月5日与8日相聚纽约交换看法,这也标志着各方围绕伊朗核问题的新一轮外交角力正式拉开帷幕。

一、美国:左右为难

自伊朗核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其政府拨出7500万美元支持伊朗反对派从内部颠覆现政权。同时,海军“企业”号航母战斗群继“特雷顿”号两栖打击大队后,前往波斯湾地区部署。美国的盟友以色列也于近日借口防御伊朗导弹袭击突然提升军队的戒备等级,并且还发射高分辨率间谍卫星监视伊朗活动。世界舆论似乎又嗅到了伊拉克战争前夕的气味。但是,出乎大家预料,布什总统与其他高官在各种场合却反复强调,外交手段为解决伊朗核问题的第一选择。那么,对于动武,布什到底担心什么?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油价问题。随着核问题逐步升级,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4月20日攀升至每桶67美元的历史高位。如果核问题继续恶化,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世界经济将会受到很大影响。这样,美国一方面会受到国际社会指责,同时,居高不下的油价对美国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负面影响。第二,动武将加剧美国在中东的困境。一方面,在伊朗核技术已获突破的情况下,动武会令其全民同仇敌忾,增加制造核武的概率;尤其是目前内贾德政府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得到绝大多数伊朗人民的拥护与支持,军民团结一心。另一方面,目前美国在伊拉克已经难以抽身,各种恐怖活动此起彼伏,动武可能招致更多的恐怖袭击。更严重的是,军事打击伊朗有可能极大地刺激穆斯林世界,形成新一轮穆斯林反美浪潮,此问题的严重性显然要远高于基地组织的恐怖袭击。第三,目前支持美国动武的声音微乎其微。不仅欧洲盟国明确表示不会参与美国动武,连伊朗附近同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也明确说“不”,如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4月26日就表示,“阿塞拜疆将不会参与任何针对伊朗的行动”。第四,美国国内中期大选即将举行,布什政府已因在伊拉克战争中伪造证据遭到人们质疑,在目前尽快结束伊拉克的乱局为美国民众的主流观点时,如布什政府再展开另一场没有确凿证据的战争,很难获得国内民众支持。

但是,美国为了推行大中东计划,会在安理会框架内外采取政治、军事和经济制裁等手段逼迫伊朗屈服。一方面,为给制裁扫清障碍,美已警告他国不要与伊朗发展贸易关系,如副国务卿伯恩斯就表示,“许多国家与伊朗的贸易往来数以10亿计,现在它们应该重新考虑、审视与伊朗的贸易关系。所有国家必须停止对伊朗出售武器和军事装备”。另一方面,美国试图组织一个制裁联盟。在积极争取欧盟各国加入的同时,4月21日,美国副国务卿约瑟夫访问中东试图说服各国采取共同行动。4月26日,美国众议院甚至通过法案,规定任何向伊朗出口或提供有助于其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物品或技术的个人都将受到制裁,而且把在伊朗能源领域投资超过2000万美元的国家、企业或个人的名字登上其政府的“黑名单”。

由此可见,美国政府在如何处理伊朗核问题上已陷入左右为难的处境。一方面,伊朗的行为已向美国政策底线提出严峻挑战,但考虑到战争所带来的高昂代价,布什总统和其他高官都倾向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另一方面,目前已使用的外交手段,甚至包括长达数年的制裁,也已证明并不起作用。这样,人们的视角不得不更多地集中于伊朗这个神秘的国家。

二、伊朗:态度强硬

在面临美国高压态势下,伊朗总统内贾德却一再声称“毫不在乎”,“绝不退让”。甚至当六国副外长于4月18日在莫斯科闭门磋商时,伊朗却以盛大阅兵来表示“强硬到底”的立场。那么,伊朗到底有什么筹码?

首先,在核技术研究方面的突破,这也是伊朗最大的筹码。目前,伊朗境内有164部离心机运转,如果此数字达3000台以上,一年内就可以制造出足够一颗原子弹使用的超浓缩铀燃料。据美国《纽约时报》4月16日报道,伊朗不仅已开始小规模生产浓缩铀,而且还可能正在研究或使用更先进的P-2离心机。而这种机器将使伊朗铀浓缩能力提高4倍,从而加速其核武进程。以色列媒体甚至表示,伊朗已在第二个地下核设施内秘密兴建了15万离心机,可以在16天内造出核弹。

其次,综合国力相对强大。军事上,伊朗在中东仅次于以色列和土耳其,排第三位。除核技术的突破外,其拥有中东最大的导弹库,并可能已研制出可携带核弹头的导弹;地下设施多且分散,防御能力强;其航天技术较为先进,2005年已成功发射一枚小型人造卫星,稍加改造就有变成威力巨大的洲际弹道导弹的可能。经济上,伊朗原油出口居世界第四,欧佩克第二。更重要的是,伊朗有效地控制西方国家的“能源生命线”——霍尔木兹海峡。如果伊朗频繁袭击在此过往的油轮,无疑会对相关国家的能源供应造成致命打击。此外,伊朗国土面积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

再者,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国际形势,以此与美国打心理战。一方面,伊朗拥有较具威慑力的恐怖袭击网络;9·11后,美国最大的梦魇无疑是恐怖袭击,尤其是恐怖分子的核袭击。而伊朗控制着超过1.2万名的海外军团和4万多名的“人弹”,其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甚至多次威胁随时准备转让核技术。可以想象,一旦恐怖分子掌握了核武器,并针对美国本土及其海外目标发动袭击,将对其造成巨大的物质与精神伤害。另一方面,伊朗认为尽管美国不遗余力地推动对伊朗制裁或打击,但由于目前深陷伊拉克,同时加上各大国间的分歧与美国国内的争论,想获得安理会的战争授权基本上无望。正基于此,伊朗日前警告说:“伊朗不是阿富汗,也不是伊拉克,尚未从伊拉克泥潭脱身的美国人不要再让自己陷进另一个沼泽。”

最后,有着相对稳固的盟友。俄罗斯为其主要盟友,在中东还有叙利亚、伊拉克什叶派、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哈马斯等政治力量。其中,黎巴嫩的真主党长期受其训练,而伊拉克的最高宗教领袖西斯塔尼就生长于伊朗的库姆地区,至今仍持有伊朗护照,其什叶派哈基姆家族的“圆月旅”和萨德尔家族的“迈赫迪”军几乎为伊朗的“家丁”。同时,伊朗与哈马斯关系良好,最近又决定向其领导的巴勒斯坦政府的援助数额由5000万美元增至1亿美元。就在最近伊朗核危机进一步升级的情况下,一些阿拉伯国家的什叶派反美情绪也随之高涨,同时宣布效忠于伊朗,可见其在该地区的盟友相当牢固。

此外,还与伊朗对围绕其核问题长达数年的谈判不耐烦有关。伊朗始终认为,和平利用核能、特别是在本国境内提炼浓缩铀,是伊朗的权利。经过数年的谈判,伊朗显然认为与其纠缠于谈判,还不如甩开羁绊直接造成既成事实。而这样的先例很多,如印度,尽管不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约国,但由于造成既成事实,国际社会只有接受,美国总统布什上月访印时甚至与其签署了加强双方在核能领域合作的协议。这就鼓励了伊朗,认为宣布加入核俱乐部后反而会使美国不敢小觑,同时可以扩大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周旋空间。

三、俄欧:态度务实

除了美伊在核问题上的角逐外,由于伊朗在国际政治中独特的能源与地缘政治地位,再加上能源问题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愈加突出,其他大国围绕此问题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其中,俄罗斯与欧盟的表现最为突出。

对于俄罗斯来说,之所以表现积极,缘于伊朗在其战略利益中的独特地位。从政治上看,上世纪90年代初,伊朗就已成为其遏制北高加索地区逊尼派极端伊斯兰势力、防止亚美尼亚被孤立、和平解决塔吉克斯坦内战以及打击阿富汗塔利班势力的传统伙伴;同时,伊朗为土耳其的地区对手,某种程度上可以削弱土在外高加索地区与俄的竞争;两国同为里海沿岸国家,而通过阿富汗、伊拉克战争,美国已缩小了对里海的包围。一旦伊朗失守,俄罗斯将失去守卫里海利益的重要屏障。从经济领域看,俄自1997年参与伊朗南帕尔斯等气田的勘探开发以来,投资额高达6.3亿美元。同时,俄还是伊朗民用核电市场的唯一获益者,创造近2万个工作岗位。此外,伊朗还是俄的第三大武器进口国,仅2005年签署的向伊出售地对空导弹系统的合同中,价值就高达14亿美元。

俄目前的务实态度表现为以下几点:一、考虑到美一旦军事打击并建立亲政府,将削弱其在该地区的影响,遂反对武力解决;二、考虑到伊朗掌握核武器后有可能在地区事务中与其分庭抗礼,因此主张伊朗无核化;三、在中亚一系列颜色革命后,俄美关系下降,所以美在安理会框架内对伊朗制裁的决议肯定会遭其否决,这样,美最可能寻求安理会框架外对伊朗制裁,这势必把伊朗推到俄的怀抱。同时,制裁也会导致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于石油出口大国俄罗斯来说未必不是一个发财的机会。同时,考虑到伊拉克战争中的教训与在加入WTO等问题上对美国的需求,因此某种情况下,俄有默认对伊朗制裁的可能。

而对于欧盟来说,在伊朗核问题恶化前,始终在主导该问题,并一直主张用外交手段解决,其考虑大致有以下三点:一,在经济领域,欧盟目前每天从伊朗进口原油86.9万桶,占其进口总量的4.5%,仅双边贸易额每年就达200亿美元;二,在政治领域,随着整体实力的增强,欧盟各国希望独立外交,在国际上发挥更大影响的呼声越来越高,伊朗核问题则正是其实现此目标的一个机会。可以看出,一旦通过外交对话解决成功,将大大增加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而一旦失败,不仅影响其在整个中东地区的经济利益,更会宣告其独立外交实践的失败;三,由于欧洲90%的毒品来自金新月地区,而伊朗正好控制了该地区,因此在反毒品问题上也需要伊朗配合。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数年来,欧盟与伊朗虽然展开了多轮谈判,但其无果而终的结局使欧盟的角色非常尴尬,因此,近来态度也逐渐向美国靠近。4月11日,欧盟表示,如果伊朗在核问题上拒绝与联合国合作,欧盟将考虑对其制裁,但“军事行动绝对不在考虑之列”。

四、中国:面临挑战

当全世界的目光集中于伊朗核问题时,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态度也引人瞩目。在笔者看来,伊朗核问题已给中国已带来了巨大挑战,集中表现为以下三点:

首先,去年胡锦涛主席访问中东时提出建立“和谐中东”的口号,目前在该地区面临制裁与战争危险的情况下,中国如无所作为,将有损在中东地区的可信度。但由于伊朗把拥有核技术作为国家战略,这一方面与中国所持的核不扩散主张相左,同时一个拥有核武器的领国对我国国家安全本身也是威胁,因此伊朗无核化又是中国的目标。那么如何能在说服伊朗放弃核计划的情况下实现“和谐中东”的目标对中国来说显然是一大挑战。

其次,由于去年美国所提出的中国为其“利益相关者”的概念与中国近些年来积极融入相关国际体系的外交政策一致,因此中国接受了这一提法。而今年1月美国著名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上撰文称:如何处理伊朗核问题是检验中国是否成为美国的“利益相关者”的主要指标。由此可看,中国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中美关系。那么如何在与伊朗保持传统友谊的情况下,不因此问题破坏与美国的关系显然正在考验中国外交。

最后,近些年,中伊贸易发展速度很快,仅去年双边贸易额就高达100亿美元,而今年前三个月该数字已突破33亿美元。同时,中国进口的石油中60来自于中东地区,其中20来自于伊朗。今年年初,伊朗又签订在未来25年内每年向中国供应1000万吨液化天然气金额达700亿美元的合同。这种背景下,如对伊朗实行制裁,甚至发动战争,显然会极大损害中国的经济利益,我们如何面对?

有鉴于此,考虑到伊朗的铀浓缩水平并未达到可制造核武器的水平,再加上对战争解决的效果持怀疑态度,中国目前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为:一方面,坚持伊朗应无核化;另一方面反对制裁与武力解决,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总之,就目前来看,对于伊朗,其综合实力显然不是美国对手,因此,无论军演与阅兵都不过是一场“武器秀”;而美国对于动武也明显准备不足。同时,国际社会对伊朗核问题的主流意见显然是希望外交途径解决。就此而言,目前的伊朗核问题仍将是一个时而激化、时而缓解、再激化、再缓解的大国博弈过程。但以上也仅是客观冷静的战略分析,至于偏爱武力解决问题的布什政府是否会不顾客观条件限制再发动一场战争,尤其在布什最近发誓2008年卸任前彻底解决此问题的情况下,谁也不能保证,只能说目前战争发生的几率不大。

知识链接

伊朗核危机的历史演变:

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伊朗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核能开发活动。1980年与美国断交后,其核能开发开始受到美国遏制。2003年初,伊朗宣布已提炼出为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美国随即警告伊朗停止相关的活动。同时,国际原子能机构也通过相关决议,要求其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终止提炼浓缩铀的试验,并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严格检查。此后,在国际社会的积极斡旋下,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2004年11月,伊朗宣布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

为了让伊朗彻底终止铀浓缩活动,欧盟与其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由于在关键问题上意见相左,始终无法达成一致。2005年8月,伊朗恢复了铀转化活动,双方的谈判立刻陷入僵局。2006年1月3日,伊朗宣布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并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研究活动正式恢复。美欧各国立即就此指责伊朗。2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表决通过欧盟方面提出的决议,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这就使伊朗核问题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4月11日,伊朗宣布已成功提炼出纯度达35%的浓缩铀,表明其已完全掌握核燃料生产技术,伊朗核问题再次升级。

(《领导科学》2006年第18期)

    进入专题: 伊朗核危机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80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