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学问究其根本是做人的学问。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去达成这样的目标?是孔子以降的儒家学者所共同追寻的目标。而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需要从先秦儒家,也就是儒学的原点处出发,将相关概念梳理清楚。
成人是成人之美吗?
“学”是“成人”的重要途径。而“学”字作为《论语》开篇第一字,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论语》中有关于“成人”的最重要的一段论述: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有学者认为这里的“成人”是“成人之美”的意思,可能是对这一句的误读。在先秦历史文化中,“成”有动词和名词两种形式。有作“成功”讲的名词,有作“成为(成就)”讲的动词。朱熹认为本句“成者,诱掖奖劝以成其事也”,“成其事”就是成就的意思,也有“达”其事的意味。而考察《论语》中“人”的意思则更广泛。有指广义的人(人类),如:人而无信、人而不仁。从划分人群上:有指普通人,如三人行;有指特指的人群,如:仁人、中人、小人、乡人、门人。从人己关系上,指他人。但具体是何意应当由文本出发,本句之意应从“仁人”之义。在先秦时期诸多历史文献中,“成人”多指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朱熹认为“成人”为“全人”,强调了“德才兼备”的气质,亦可称为君子。
孔子在这里区分了两种“成人”观,第一种是集“不欲”“勇”“艺”“文之以礼乐”等诸多高尚品质的人;第二种是集“义”“勇”“信”等诸品质的人。而孔子所说的“今之成人”自然而然属于一种现实的教法,是当时最切实的操练方法。孔子并不是机械地教化门人和生民,他是活泼地、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来教化学生的。就第一种而言,所谓的“知、不欲、勇、艺、礼乐”应当分为两个层面理解。前三者是人的内在的精神气象所展现出来的高尚品德,与《中庸》中“知、仁、勇”三达德相近。而“艺、礼乐”更多强调了人的生命美感。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艺强调了人的精神生命之自由与灵气的充分展露,而容易偏于流俗,需要“节”之以礼,“熏”之以乐。艺强调了生命之自由,礼强调了生命之不自由,而乐则强调了生命之中正自然。“艺、礼、乐”三者在一般人看来多为外在显露的行为。而“知、不欲、勇”更多是内在的精神品性,“不欲”历来解释颇多,其实与“无欲则刚”是可以互相发明的,“刚”指的是内心之不动摇和坚定,也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象。因此,“成人”作为一种成为“仁人”的表征,是一种圣人的气象与威仪,需要做到“德才兼备”,并且能够从容涵化儒家的核心精神。而关于《荀子》中“自爱”一词的仁学解读,将为我们理解原始儒家成人之道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
“自爱”只是爱自己吗?
上文我们对孔子关于“成人”二字的解释进行了疏解,而先秦儒家的成人之道(成仁之道)还没有完全展现在我们面前。如何全面地理解儒家的仁道,答案就在下段文献中的“自爱”二字。
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
从字面上看,文中“自爱”是爱自己的意思,而且今天比较流行的《荀子》英译本都将“自爱”译为“lovehimself”。如果这样理解,那“自爱”与“使人爱己”还有区别吗?为什么孔子对于子路和颜回的评价差别巨大?评子路为士,评颜回为明君子?在这一章的具体语境中,“自爱”反映的不仅仅是爱自己,更多的是要不断地完善自己,自尊自爱,并且能够推己及人,成为儒家德性中最高的成人,也就是圣人。
为什么把“自爱”简单理解成“只爱自己”是不准确的?其一,在上文已经提到了,如果“自爱”就是“使人爱己”的意思,那绝对就是前后文矛盾,不能成立。其二,先秦诸子很早就已注意“爱”在人类的情感与人生价值的重要性。尤其是墨家强调“兼爱”,意思是没有区别地爱任何人。而儒家的“仁爱”却强调有条件地爱,人只有先敬爱自己的父母,才能一步步扩展,去爱别人。就像是石落水中的水波纹一样,层层向外。越向外接触到的范围越大,人群越多,伴随着的是感情越淡,水纹波动地也就越浅。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称这种现象为差序格局。这无疑是符合人情人性的,也是儒家之爱的本有特质。其三,就文意而言,颜回所提出的“爱”具有更高的道德境界,“自爱”并不仅仅是爱自己,在很大程度上指通过让自己得到不断的完善的同时,也能够让别人耳濡目染到自己的“仁爱”的品德,从而督促每个人在自觉的“自爱”过程中都能得到互相提升。进而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理解:第一个层面是:“我欲仁斯仁至矣”的道德自觉,第二个层面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德教化。因此,这个“自爱”在儒家那里是一个自我完善并且能够证成他人自足圆满的过程。
“自爱”一以贯之于孔子仁学
由上可理解,“自爱”并不是“爱自己”那么简单,更多的是围绕着“自己”进行道德操练,并且自觉地、平等地感化、教化他人。这是一个一体两面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停滞的,是一直前进的,正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荀子》中的“学不可以已”等不断学习的精神一致。人对于精神生命的追寻是无尽的,对于强调修身的中国哲学而言,道德的修持体现在每时每刻、不同地域之中,入圣之机或许就在“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等刹那间对仁道的真切体悟。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把“忠”描述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把“恕”描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强调了自我与他人之间如何相处,这里并不是强调“我”与“他人”是完全二分的,而是把“他人”事情当作“我”的事情,看成是“我”自身的发展。孔子和荀子都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是说,古代的圣贤都是通过“自爱”之道来修身学习。而今天的人去学习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这也正合上文所指忠恕之道。
对“自爱”一词的仁学解读,是打通从孔子到荀子仁学发展理路的重要一环,这段文献是先秦儒家发展到战国中后期孟荀合流的重要表现。将其放在先秦儒家成人之道的视角进行考察,不仅使得先秦时期“成人”这一理想图景更加明确和丰富,也让我们对“自爱”这一实践路径更加清晰和自觉。因此,从思想史演进的角度看,“自爱”或许是先秦儒家成人之道的最终方案。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