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铭:桃李不言自成行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21 次 更新时间:2021-01-21 16:04

进入专题: 复旦   黄颂杰  

张耀铭 (进入专栏)  

感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邀请, 使我能以一个期刊界老兵的身份出席今天的学术研讨会暨“黄颂杰教授从教55周年恳谈会”!我们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 彼此的年龄、学历不同, 职业或者职务也不同, 但我们拥有相同的心愿, 就是真诚祝福黄颂杰教授健康长寿、开心快乐!我们拥有同一个梦想, 就是衷心希望黄颂杰教授宝刀不老、青春常在!

我毕业于复旦大学, 是那种没有多大出息的学生。特别强调, 这和黄颂杰教授没有一点关系, 我学历史, 他教哲学。他虽然没有教过我, 但我一直把他当做亲老师。我与《复旦学报》主编汪涌豪教授可以称兄道弟, 却在黄老师面前不敢造次。他比较正经, 世人多浮躁, 他却能依然保持书生文人的本色, 更有一份守住书桌、守住宁静、守住文化传统的操守, 令人肃然起敬!我在《新华文摘》供职27年, 黄老师任《复旦学报》主编17年,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我们做着同样的工作, 面临着同样的挑战, 怀揣着同样的焦虑。因此, 我们一起探讨问题, 交换观点, 交流经验, 由相识到相知。虽然在会议上经常见面, 但一直保持舒适距离, 属于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关系。

黄颂杰教授1938年出生, 上海市人, 1965年复旦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1965—1968年任复旦大学哲学系教师, 1968—1975年在西北大学从事国际问题研究, 1975年起一直在复旦大学哲学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6--1995年曾任复旦大学哲学系副主任、主任。1988、1998、1999、2001年先后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进行学术访问, 任美国俄亥俄 (Ohio) 大学访问教授, 英国利兹 (Leeds) 大学访问研究员。黄颂杰教授长期从事西方哲学教学与科研, 发表论著 (合作) 百万余字、译著百万余字。主要成果:论著《欧洲哲学史讲话》《西方哲学史》《萨特其人及其人学》《当代西方学术思潮》《西方哲学多维透视》《古希腊哲学》等, 译著《弗洛姆著作精选》《新哲学词典》《二十世纪欧洲大陆哲学经典文本》《哈佛教学用书哲学译丛》等;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复旦学报》《学术月刊》《文汇报》《中国教育报》等核心报刊上的学术论文百余篇;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辞海》《哲学大辞典》等大型辞书编著撰写和修改定稿工作, 任《哲学大辞典》常务编委、《外国哲学辞典》副主编、《辞海》和《大辞海》外国哲学分科主编;多次承担并完成国家级、教育部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项目。1986、1994、2002、2004年先后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著作奖。曾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上海市哲学学会理事、全国高校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 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86年起迄今指导硕士生24余名, 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批为博士生导师, 迄今指导博士生36名, 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黄门弟子与再传弟子, 可谓: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或许不久他会告别三尺讲台, 但他的学术生命不会终结, 他可以借助于弟子们的成长和代际传递而继续延续。

黄颂杰教授是一位温文儒雅的长辈学者, 但我愿意把他看成一个“两栖人”。一面当博导, 一面任主编, 水陆两栖, 游刃有余;或者说两个基本点, 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我更想把他称为“高级厨师”, 他曾经有个形象的比喻:编者是做饭的, 作者是提供大米原料的, 读者是吃饭的。没有编者, 大米原料不会自动变成饭;但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作者, 编者再强再能干也是做不出好饭的;没有读者, 饭做的再好, 也是白做。这三者应该是相辅相成, 互动互助的关系。话说的很通俗, 但却很透彻。一个哲学家改行研究做饭了, 那真的是件可怕的事, 十分庆幸黄教授不是我的同事, 否则就没有活路了。

因为做了主编, 黄老师成了社会活动家, 出入于高等学府, 游走于会议论坛, 与专家学者约稿, 与青年才俊对话,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因为做了主编, 黄老师开始研究学术期刊, 撰写了《学术期刊与学术事业共生共存》《办刊境况与学术期刊发展的问题与思考》《学术期刊改革的变与不变之辩》《从现代化视阈创新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等力作, 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受到了学术期刊界同行的尊重。他能放下哲学家的架子, 与学术期刊界的朋友们打成一片, 以诚相见, 也应证了那句流行歌词“千里难寻是朋友, 朋友多了路好走”。因为做了主编, 黄老师处心积虑地打造《复旦学报》的核心竞争力。一是确定特色栏目, 约请名家撰稿, 办出复旦特色, 体现中国水平;二是较早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中设立栏目主持人制度, 依托知名学者, 保证专栏稿源的学术质量, 提升学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首家推出英文版的高校文科学报, 不但引进了国外的学术成果, 而且把本土学者的研究成果也传播出去;四是出版《光华文存:〈复旦学报〉复刊30周年论文精选》5卷本, 昌明传统学术, 锻铸人文新知;五是举办多次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 扩大了《复旦学报》的美誉度。山东大学教授王学典认为:一本刊物的影响力取决于该杂志锻造的公共学术话题的能力———提出的话题越多, 覆盖面越广, 敏感度越高, 影响力可能就越大。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正是基于黄颂杰主编的不懈努力, 《复旦学报》2004年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 2006年获“全国社科学报名刊”称号, 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 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上海市最佳学报”。2012年首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为以后《复旦学报》的健康、快速发展,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以为, 坐冷板凳并不难, 难的是还能著作等身;笑傲江湖并不难, 难的是还能全身而退。而这两点, 黄老师恰恰都做到了, 所以他不是一般人是二般人, 值得我们大家点赞!值此研讨会之际, 赋诗一首, 向黄颂杰教授致敬:

江涵秋影雁南飞, 旧友门生聚重阳。

六十教研八十翁, 桃李不言自成行。

谦逊为人恭敬让, 提携后学思见贤。

花甲编刊做嫁装, 老夫聊发少年狂。

夕阳洒落, 江湖已远, 转身处青山遮红颜。黄颂杰教授从此可以, 乘桴浮于海, 海上有歌声。

进入 张耀铭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复旦   黄颂杰  

本文责编:heyuanb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451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 学术评论. 2018,(03),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