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早已不只是中国西南边陲一个小小的县城,它的符号与象征价值,已经跨越国界,具备世界意义。
又是一年“5.12”,不尽沧桑之感。怆然回首,4年来中国出版界围绕宣传英模事迹、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反映对口援建和心理重建、关注震区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推出了大量优质图书,其中由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主编的《中国的力量——从汶川与海地震后20天看中国的制度、文化和精神》一书,显得尤为给力和厚重。
全书分为上篇“力量的彰显”和下篇“力量的源泉”。作者对中国汶川与海地地震后20天政府与民众的反应进行了系统比较,并从制度、文化和历史轨迹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反思和总结。翔实的事例、可靠的数据、全球化的视角,体现了严谨的学术风格和知性的表达方式。概括起来,该书有以下3个特点:
展现灾难中的民族精神是它的深刻主题。《中国的力量》凸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所表现出的优秀民族精神。正如该书主编谢和平院士在“序言”中所写:“灾难不仅意味着伤痛,还意味着进步与发展……尊重自然并不意味着人类只能在自然面前束手待毙。政府的使命在于为人民服务,知识分子的使命在于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能够从灾难中总结经验,在逆境中增长智慧。”今天,汶川早已不只是中国西南边陲一个小小的县城,它的符号与象征价值,已经跨越国界,具备世界意义。它给世界开启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中国的能力、中国的信心、中国的坚强、中国的精神在大灾大难面前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世界面前。
“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是它的崭新视角。如果说上篇彰显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得以充分发挥的国家和社会的救灾力量,那么下篇则是从经验和学术的角度追溯了这一力量的源泉所在,那就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中华文化的高度凝聚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选择。书中写到:“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国家在遭遇大灾难时,民族文化精神最能得到充分地展现……作为具有强大力量的心理共同体,民族文化激励受难民族走出灾难的阴影,张扬灾后民族重建的心灵信念,以悲剧的力量和崇高的精神书写民族的尊严。”这种文化精神既包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也包括改革开放以来建立和塑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当这种精神成为文化,当这种精神融入血脉,自然就有了战胜灾难的力量。
书中的结论部分以“历史与现实的内在逻辑”为题,概括并突出了中国发展模式与道路的“中国经验”:国家的主权与独立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是民族力量得以发挥的强大支撑,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应对各种灾难与危机的物质基础,有效的法治是民众生存、发展与尊严的基本保障,先进的民族文化是社会凝聚力的粘合剂。作者试图用“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崭新视角,去解读“中国震撼”的奇迹,去总结中国社会的独特发展道路,这无疑提升了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比较分析、整合研究是它的鲜明特色。全书在研究方法上的特点有二:一是比较分析贯穿始终。通过比较分析,“我们知道中国曾经有过与海地相似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历史,有过与海地相似的混乱与纷争,有过与海地相似的困惑与迷惘。之所以有今天的不同,是因为我们与海地在现代化进程中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二是尝试整合灾害研究。汶川地震冲击着传统灾害的(或危机)认识和管理,改变了中国应急管理的理念与组织架构。作为灾害社会科学研究,本书组织了政治、经济、历史、文学、法学、新闻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强调学科、理论、视角、方法上的整合,强调灾害研究的全灾种、全程性、综合性、关联性,以及本地与全球的结合,这与以往的研究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