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是二十世纪现代医学的一项重大革命,近二十年得到了飞跃发展,已经成为治疗器官衰竭疾病的最有效方法,挽救了成千上万病人的生命。而人体器官短缺严重制约器官移植的广泛应用。我国每年有一百多万人面临各种器官衰竭问题,而每年进行的器官移植手术只有一万例左右,绝大多数病人因得不到器官而死去。把动物器官移植到人,即异种器官移植,是解决器官短缺的重要途径。这项工作在国际上已取得了一定进展,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几乎同步,建议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推进这项关系重大的生命工程,造福人民。
一、世界异种器官移植研发应用进展较快
异种器官移植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猪器官大小及功能与人体器官比较一致、容易大量繁殖等因素,国际上把猪作为人体异种器官移植来源的首选动物。目前,世界异种器官移植研究和实验工作进展较快,美国哈佛大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1980年发明抗免疫药以来,异种器官移植科研不断取得突破,80年代异种器官移植存活仅几小时,90年代可存活几天,近几年可存活几个月,未来三年有可能存活一年以上,可具备全面推广应用的条件。二是纯种猪培育繁殖以及基因工程猪的研发取得突破。哈佛大学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已经繁殖出20多代的纯种猪,并转入具有特殊功能的人的基因,去除引起器官超急性排斥的猪的基因,为规模化开展异种移植打下了基础。三是抗排斥免疫科研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明显降低,并有望避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用基因改建了的猪作为器官的供体,已基本克服了超急性排斥,所移植的器官(心和肾)能在猴子身上存活并发挥正常功能达100天以上。
二、加快我国异种器官移植研发意义重大
1、加快异种器官移植研发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器官移植供需矛盾的突出问题。器官移植是挽救生命的工程。目前我国人体器官主要来源于死刑犯,少数来源于亲属间活体捐献和心跳呼吸死亡及脑死亡病人的捐献。受法规不健全、激励机制缺乏以及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愿意捐献器官的人员很少,而愿捐献人员脑死亡的概率很低,移植器官的65%来自死囚,导致人体器官捐献数量十分有限,供需严重失衡,我国当前每年约100多万人需肾移植,约30多万人需肝移植,70多万人需其他器官移植,但仅1%左右的人能获得器官移植的机会,远低于美国10%的水平。由于从死刑犯获取器官必将成为历史,我国今后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器官短缺问题。加快异种器官移植研发应用是解决器官短缺的真正出路,是挽救病人生命的生命工程。
2、加快异种器官移植研发可以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异种器官移植涉及到遗传、免疫、细胞培养、临床治疗等生命科学的多个领域,这项技术如果能够取得重大突破,不仅可以挽救人类生命,还可以带动和促进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大发展。同时,异种器官来源相对容易,使用管理储存方便,与同种器官移植相比成本也较小,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因此,开展异种器官移植,能够有效解决当前衰竭患者“移植难”、“移植贵”问题。
3、加快异种器官移植研发应用是抢占世界医疗技术前沿的重要机会。21世纪是生物医学的世纪。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都在加大科研投入,力图抢占研发、应用的制高点。异种器官移植是生物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医疗技术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具有极大的医疗潜力。目前国际上异种器官移植取得了很大进展,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沿。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应抓住难得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力争在这方面取得突破,使异种移植尽快应用于临床,让更多的病人受益,也可以促进我国医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确保我们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另外,需要特别提及的是,近年来干细胞的研发和应用也取得了较快的进展。特别是成人自体干细胞(iPS
cells)的诱导形成获得成功,为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治疗多种疾病(糖尿病、帕金森氏综合症、脊髓损伤,甚至心肌梗死等)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干细胞作为细胞移植不可能替代临床器官移植,除非干细胞在体外能培养、分化、生长、形成具有正常解剖结构和完整功能的各种器官,然而,这种可能性目前仅停留在理论上,要真正实现还不知道需要多少年的艰苦努力。因而,应用动物器官的异种器官移植仍将是目前和今后很长时期内解决器官来源短缺、治疗各种终末期器官衰竭病人的唯一真正途径。
三、我国具备加快发展异种器官移植研发的条件
1、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按照中组部引进海外高级优秀人才统一部署,四川省出台“百人计划”方案,在哈佛大学异种器官移植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邓绍平教授成为四川“百人计划”引进的第一人,并被任命为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副院长,全面负责器官移植工作。在邓绍平教授的努力下,四川省人民医院与哈佛大学形成了异种器官移植联合研究模式。按照合作协议,哈佛大学同意将长期研发的基因工程猪引进中国,同时将全面参与并指导异种器官移植在中国的研发工作,并保证将来向中国提供新研发出来的种猪,以及引进有效的抗排斥治疗方法及方案,这显著加快了我国异种器官移植研发进程。
2、研发应用顺利推进。我国对异种器官移植工作非常重视,2008年11月国家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异种器官移植协会在中国联合举办了首届“异种器官移植”国际研讨会,发表了对世界异种器官移植具有指导意义的“长沙宣言”,为异种移植在我国的研发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我国异种器官移植研发应用也有一定基础,在全球首次实行了猪体胰岛细胞向人体移植试验,取得了十分难得的临床经验。
3、部分项目已达到临床推广水平。尽管从总体看,异种器官移植还不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但也有一些项目达到了临床推广水平。一是用猪肝脏做急性肝坏死病人的体外灌注治疗。二是用猪胰岛细胞,特别是经过特殊工艺微囊包被处理后,进行移植治疗糖尿病。三是猪的皮肤可用于大面积烧伤病人的临时覆盖治疗。四是猪的血管进行修饰后可替代人工血管。这些异种器官移植的应用领域技术成熟,经济性高,可操作性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异种器官移植研发应用存在一些障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一是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异种器官移植研发应用的基础研究大大落后于世界水平,国外已经进行了30年的研究,并且已经达到了接近人的临床移植水平,我国刚刚开展2~3年的时间,严重缺乏人才、设备和研究环境。二是市场机制不健全。由于国内异种器官移植研发应用刚刚起步,属于幼稚产业,投资风险大,资金进入渠道不畅,科研投入严重不足,长此下去将拉大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国家对开展异种器官移植研发应用还没有专门的激励政策,研究机构和科技人员缺乏积极性,产业化发展比较困难。三是市场秩序有待规范。目前国家对异种器官移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仅参考在2007年颁布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但是同种人体器官移植和异种器官移植有非常大的差异,亟待加以规范。
四、几点建议
异种器官移植是挽救生命、造福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加快推进异种器官移植的研发应用及产业化发展,意义重大,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具体建议如下:
1、加大科研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促进异种器官移植研发应用及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建议将异种器官移植的研发纳入国家重点科研计划,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建议建立异种器官移植国家重点实验室,筛选首席科学家,组成强有力研发团队,加强自主研发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创造条件促进中外合作项目顺利实施,同时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引进更多高端人才,开展更多合作研发和应用推广项目。2、制定优惠政策。异种器官移植也是一项高新技术产业,应对从事异种器官移植研发应用及产业化发展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实行优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减免、土地使用、银行贷款等方面优惠政策,对从事异种器官移植营利性医疗机构可免征营业税、调低所得税税率等。鼓励国有和民营资本及外资等参与异种器官移植项目科技开发和产业化发展。鼓励国家开发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通过投资基金方式,对异种器官移植项目进行战略性投资。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对异种器官移植项目相关项目实行优惠贷款。鼓励异种器官移植科研机构上市融资,充分利用社会资金推进异种器官移植发展。3、加强监管。异种器官移植既涉及到医学伦理,也可能将动物的疫病传染给人,存在引发新型传染病发生的风险。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异种器官移植的技术规范。建议我国也应尽快建立健全异种器官移植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移植研究和临床试验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控制,规范研究者的行为,确保异种器官移植研发和应用的健康发展。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