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需处理好五大关系
第一,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十四五”规划与“十三五”规划相比,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第二,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第一次提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这是多年不断深化认识市场与政府关系的成果。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优势。
第三,开放和自主的关系。“十四五”规划要处理好、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第四,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确保不发生影响现代化进程的系统性风险。
第五,战略和战术的关系。规划建议中既有宏观目标,高瞻远瞩,又有具体举措,务实管用。
“十四五”规划有七个战略要点——
第一,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总纲。
第二,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第三,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
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是供给端转型升级与需求端扩内需、促消费相适应。从今年疫情恢复情况看,总体上,生产恢复好于需求恢复,大企业好于小微企业,南方地区好过北方地区。南北差距在扩大,经济发展重心开始南移。无论从人口流入流出的情况、GDP增长的情况、金融方面的情况、技术研发的情况,重心都在南移,区域发展不平衡。
疫情期间,许多国家富人消费降低、储蓄增加,而穷人失业、收入减少。所以,富人比穷人恢复得更快更好,这种不平衡的现象确实存在。
从我国的情况看,多年来,资本、劳动、土地等要素相结合,创造了大量财富,但居民消费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下降,贫富差距扩大。这些不平衡的现象说明,需求侧成为一个短板,供大于求的问题显现,因此,注重需求侧管理也是“十四五”期间的发力点。
需求侧管理除了消费还涉及到投资,扩大投资,这是必要的。但是过度依靠扩大信用规模来投资效益不好,特别是基础设施大部分是公益性的,项目本身没有足够的现金流,结果是债务高企,未来的偿付能力受到影响,同时对GDP的拉动也越来越少。因此,要逐步改变过去更多依赖负债驱动型的投资扩张,盘活资产存量,提高投资效率,拓展投资边界。对老思维、老模式的改革,是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四,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支撑。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第五,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强国、交通强国。推进金融、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
第六,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需求牵引供给、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
第七,以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为根本。针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强调要办好自己的事。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有待发挥
循环经济,源于环境经济学术语,现在延伸至宏观经济领域,主要涉及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各种要素流动。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有出口导向外向型和进口替代内向型两种类型。我国1987年提出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即“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直到2006年,我国发布“十一五”规划时,提出了“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
从时代背景来讲,改革开放以来,“大进大出,两头在外”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弊病也在暴露,关键核心技术受他国限制。我国经过了40年快速增长,需要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再加上中美博弈升级、国际形势变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应运而生。这是党中央主动作为、长远谋划所做出的重要战略抉择,也是一场深层次的体制变革。
我国能够依靠国内需求实现发展,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投资和消费的国内需求潜力巨大,只是潜在力量尚未完全发挥。要把潜力变成现实,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必须加快改革开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我国现在有14亿人口,未来人口将继续增加。过去我国每年新生婴儿2000万以上,近年来数量在减少,每年在1300万左右,但是人口总量仍在上涨,我国依然具有人口红利。特别是到2030年,80后有6亿人,90后有4亿人,且受教育程度普遍更高,这些都是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在优势。
扩内需一定要有新思维,传统需求侧视角是替代论,外需不行扩内需,而新需求侧视角是需求与供给相互促进论,要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扩大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就必须提升国内供给质量与水平,充分参与国际竞争,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供给创新能力,更好适应需求变化。
注重稳增长与防风险的长期均衡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注重跨周期调节政策框架的制定、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长期均衡。
逆周期调节主要针对短期情形,着力解决当前问题;而跨周期调节,主要解决经济发展的中长期问题,特别是结构性问题。跨周期政策框架怎么建立,有哪些工具,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看,稳增长和防风险同等重要。今年以来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了近30个百分点,由2019年末的241%上升至270%,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居民部门的杠杆率都在提高,势必对未来造成风险。因此,稳增长和防风险,不是一两年的事情,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需要保持两者长期均衡。这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
如何衡量高质量发展,宏观上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全民劳动生产率、营商便利度、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宏观杠杆率等指标。这些指标有些较好,有些改进有难度,但我相信,经过“十四五”的努力,按不变汇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可达到人均1.2万美元,开始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增强金融普惠性 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十四五”金融工作有八大任务。
第一,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
第二,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
第三,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
第四,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第五,推进金融双向开放,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第六,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完善存款保险制度。
第七,坚决惩治各种金融乱象,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要“零容忍”。
第八,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决维护金融稳定,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首先,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规模、效益、质量的统一,紧紧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打通资金链、服务链,积极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优化信贷结构,提供多元化服务。
其次,要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健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改善传导机制,有效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经济发展薄弱环节。
再次,要构建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长效机制,发展新型银企关系,改进风险管理,提升金融科技水平。
最后,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注重环境风险评估,切实将环境风险评估纳入金融机构业务决策的流程之中,发挥金融资源配置扶优限劣的积极作用,为实现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系作者在NFI举行第6期内部交流会“‘十四五’时期经济金融发展”上发表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