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余:数字经济促进产业融合的机理研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81 次 更新时间:2020-11-18 22:58

进入专题: 数字经济   产业融合   融合机理  

张余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被多国视为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升级的重要源动力。近几年是我国经济深化改革、产业升级变革的攻坚期,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本文以数字经济为切入点,从普适性视角,通过逻辑演练、推理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数字经济在技术融合、市场需求、范围经济、外部管制四方面对产业融合的促进机理。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业融合;融合机理

一、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产业和经济发展步入数字时代,数字技术推动着传统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与变革,数字经济也被各国视为激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我国近年来十分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G20峰会上提出:“把握创新、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再次指出:“全球95%的工商业同互联网密切相关,世界经济正在向数字化转型”,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数字中国”和“数字经济”。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传统产业间牢固的壁垒出现松动,不同产业间相互协作、相互促进,使得产业融合成为必然趋势。与此同时,产业融合也逐渐成为传统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能够有效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更是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的关键所在。综上所述,研究数字经济对产业融合的推动机理能够为促进产业升级和优化经济结构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

二、文献综述

(一)数字经济

国内学者目前对数字经济做过不少研究万晓榆(2019)、钟业喜(2020)提出数字经济是以数据知识和信息作为基本生产要素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由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能够有效推进创新、促进融合的全新经济形态和经济阶段。田丽(2017)、李伟娟、柳杨(2019)提出数字经济的本质是信息化,驱动力是新一代数字技术,载体是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核心特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金雪涛(2020)认为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通过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了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

(二)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最早由美国学者Rosenberg在1963年提出,他认为技术创新使得产业边界逐步模糊,进而促使产业融合得以发生,1978年Nicholas Negroponte以三圆重叠(三圆分别代表计算机业、广播业和印刷业)的方式引出了技术为基础的产业融合概念后,各界开始广泛关注产业融合,到目前为止学者对产业融合的理论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对产业融合的定义也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观点。多数观点认为产业融合是一种跨产业的经济现象,是指由于技术创新、需求拉动、共用资源、规制放松等原因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细分行业间相互延伸、渗透、融合而逐步形成新产业的过程。

(三)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

目前学者对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的研究并不多,常征(2012)、林庆康、吕华侨(2019)从产业融合的视角研究数字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学者则是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具体产业的融合,刘昭清(2018)从数字经济的视角出发,研究制造产业内部不同产业的融合过程以及产业融合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和产业业绩的影响,张伟东(2109)则是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分析制造业与现代服务業融合发展的基础及融合过程中存在问题,李玉清(2019)重点探寻数字经济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金雪涛、李坤繁(2020)在数字经济战略的格局下,探究英国创意产业的融合与发展。虽然学者们对数字经济背景下不同产业间或相同产业内部的产业融合过程、路径、存在问题等进行了研究,但未从更为普适性的视角研究数字经济对产业融合的促进机理。

三、数字经济促进产业融合的机理

(一)数字经济促进了产业间的技术融合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不同产业领域发生着广泛的渗透和应用,如车联网、智慧城市、无人超市、智慧物流等,数字技术已经成为不同产业的关键性、通用性技术手段,进而形成了产业间的技术融合。技术融合将逐步消除产业问的技术壁垒,使得不同产业间的技术、工艺逐步走向同质化、替代性或关联性,实现相关技术和工艺在第二、第三产业间广泛应用,进而改变产品和服务的技术特性及价值实现方式,促使原有产业部门更替,最终模糊不同产业间的边界,形成不同产业间的融合。

同时,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和存储。一方面,数字技术将相互独立的电视、电话、传真、网络等信息传播形态逐步融为一体;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的信息载体数字化,使得信息结构改变,催生了新信息平台和传统企业平台化的新生态。新平台和新生态促使传统企业在供应链、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等环节不断协同发展,不同产业的企业充分利用相对优势,对资源、技术等进行整合与配置,调整原有的生产合作与经营服务方式,改变传统产业组织形态,并发展出新的产业模式和业态,实现不同产业间的融合。

(二)数字经济催生了新的需求市场

据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8.5亿,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数字经济在消费者和企业间架设起新的沟通桥梁,催生了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改变了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人们的需求从传统的物质占有性需求转变为数字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另外,数字技术的创新也改变了传统产业产品与服务的技术路线,进而改变了传统市场的需求特征,促进形成新的市场需求。

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是产业融合的根本动因,为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各产业丰体将改变自身的产品及服务,向整套或全套解决方案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消费者消费数字化、多样化的需求。而整套或全套的方案往往意味着产品和服务是一站式、全方位的,传统产业模式下的单一产业显然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需要不同产业间的相互分工合作,进而促进了二、三产业的融合。

(三)数字经济有利于范围经济的实现

企业通过跨产业合作获得的净收益称为范围经济,产业融合的推动者和丰体是企业,而企业的天性是追逐利益,只有当企业通过跨产业经营能够获得净收益,使其利润增加的情况下,企业才会选择跨产业经营,进而促进不同产业问的融合。

在数字经济的作用下,企业的诸多生产要素实现了数字化,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改良了企业的供应链,使得企业供应成本降低,数字技术的创新更是促进了不同产业间的技术融合,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不同产业资产间的排他性,进而增加了不同产业间资产的通用性,降低了企业跨产业经营的成本;同时数字经济催生了消费者和市场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推动着企业向产品服务和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发展,追求范围经济。在成本和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数字经济带来的范围经济能够有力促进企业跨产业经营,推动产业融合。

(四)数字经济推动了外部管制的放松

许多研究表明管制的放松是促成产业融合的外在原因,如西方国家对运输业管制的放松促进了西方物流产业的融合发展;美国政府放松对电信产业的管制,促成了电信业和电视业的产业融合;我国对现代服务业管制的放松,推进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对物流业管制的放松,促进了物流业内各产业的融合。外部管制放松推进产业融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管制的放松可以降低企业进入其他行业的壁垒;第二,管制的放松能够鼓励独立产业间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融合和范围经济;第三,管制放松能够促进新技术的溢出效益进而改变相关产业的管制情况。在全球经济数字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鼓励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G20大阪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相应的也适当放松了部分经济产业领域的管制,如知识产权共享领域、现代服务业领域等。

四、数字经济促进产业融合的突破口

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技术的融合、市场新需求的产生、范围经济的实现及外部管制的放松推进了不同产业间的融合。为进一步有效发挥数字经济在产业融合中的促进作用,基于前述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合理放宽行业政策,建立包容共建的市场管理机制,为产业融合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在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数字经济及产业融合的发展情况,动态调整产业政策,实现国家政策对产业融合的支持;建立包容共建的市场管理、监督、评价、反馈、检验机制,同时在充分考虑政策、制度、环境、技术、产品、企业等因素的情况下,规范市场准人,维持市场秩序,保证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的良性互助发展。

第二,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基础产业发展,加速数字技术创新,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将数字经济产业作为基础产业不仅能够实现其本身的快速发展,同时还能通过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助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加速不同产业间的融合,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生机。

第三,鼓励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抓住数字经济的新机遇,有效推进产业融合。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对传统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各产业主体需要在技术、产品、服务、管理等方面紧跟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的发展,利用数字技术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数字化、多样化需求,进而反向促进产业融合的发展。

第四,推进数字技术人才供给侧改革,为产业融合提供发展动力。随着产业融合发展,必然需要大量掌握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的专家,引导产业融合、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掌握不同产业技能的跨界型、复合型人才,为产业融合的发展注入动力。

五、结束语

数字经济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以其信息化、技术化的特质在推进不同产业的融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经济通过数字技术促进了不同产业间的技术融合,进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技术基础;催生的新市场需求为企业融合提供了根本动力;数字经济带来的范围经济和外部管制的放松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外部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伟东.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

[2]程广斌,杨春.中国省域产业融合能力:理论解构、评价方法及时空分异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4).

[3]张杰,宋志刚.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是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的关键所在[J].河北学刊,2017,(11).

[4]钟业喜,毛炜圣.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

[5]万晓榆,罗焱卿,袁野.数字经济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一一基于投入产出视角[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

[6]田丽.各国数字经济概念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7,(40).

[7]李伟娟.数字经济助推蓝黄经济区产业集群优化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9,48(3).

[8]柳杨,李君,左越.数字经济发展态势与关键路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8).

[9]金雪涛,李坤繁.数字经济战略格局下英国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与转型[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7(02).

[10]张鸿,刘中,王书萱.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9,(23).

[11]毛艳芬.基于互联网的产业融合问题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社会科学版),2015,(4).

[12]黄浩.互联网驱动的产业融合一一基于分工与纵向整合的解释[J].中国软科学,2020,(3).

[13]常征.浅议网络经济下的商务管理[J].现代商业,2012,(30).

[14]李玉清.数字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2019,(7).

[15]齐斌.论物流业的产业融合及其动力机制[J].物流技术,2011,30(21).

[16]王建冬,童楠楠.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协同联动机制研究[J].电子政务,2020,(3).

[17]钟若愚.产业融合:深圳服务业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18]溫珺,阎志军,程愚.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J].经济问题探索,2019,(11).

[19]程佳骏.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产业融合研究[J].财经界,2020(1).

(作者单位: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商务大数据学院)

项目来源:本文系重庆市永川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研究课题——数字经济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9HXY015。



    进入专题: 数字经济   产业融合   融合机理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358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北方经济 2020年9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