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制定中长期的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走向繁荣富强的重要任务。新中国70年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演进,经历了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引领的建设现代化强国战略等几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但是在战略目标、战略安排、战略布局和指导思想等方面具有内在逻辑统一性,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新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宏伟蓝图。
标题注释:中宣部2018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重大项目(2018XZD09)。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饱受创伤的中国要搞建设求发展,必须有一个长期的总体性谋划,从而实现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赶超,实现民族复兴。为此,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进行了长期艰辛的探索,实现了现代化发展战略从最初的胚胎到成熟,一步步由蓝图变成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这一时期也是最终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冲刺时期。研究新中国70年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历史逻辑,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中国70年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
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为了实现国家的长期发展必须制定发展战略。习近平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①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对一个国家的建设发展至关重要。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了以“现代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一个独立的主权完整的新中国的成立,给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基本条件。中国共产党选择现代化发展战略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是因为这一发展战略是在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屋建瓴,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已经形成了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新中国成立之初,对于具体的战略安排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但较为具体的战略规划是到改革开放之初制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现代化发展战略进行了新的更加清晰的规划,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一)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战略构想的形成
工业化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的主要表现。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极为缓慢。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就必须首先推动工业化建设,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工业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理想,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构想是从工业化开始的。早在1945年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就对工业化问题进行阐释,认为应在政治条件成熟时,“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②。在1949年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进一步强调,革命胜利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③。新中国成立后,不论是尽快恢复国民经济,还是摆脱中国“一穷二白”的状态,都要求我们尽快开启工业化建设的进程,这是当时党内的一个共识。此时发展战略的问题虽然没有正式提出,但是已经在酝酿之中。1952年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工业化是其主体,也标志着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为实施这一战略,我国历经四年编制了“一五”计划,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主要任务,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由此展开。
新中国现代化战略构想开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的,但是不能把工业化等同于现代化。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首次论述了“四个现代化”初步设想,提出了以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领域为重点的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④,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想已具雏形。这一构想是有重点的现代化,是对以前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突破。之后,中国共产党围绕“四个现代化”发展战略进行了探索。首先是用“现代科学文化”替代了“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充分重视科学文化的现代化问题。1959年1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第一次完整表述了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⑤这是对四个现代化比较成熟的提法,表明四个现代化发展战略已经形成。1960年2月,周恩来在一次谈话中提出要把“科学文化”改为“科学技术”。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⑥。“四个现代化”战略构想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确定下来。
(二)“三步走”战略的提出与发展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前的“四个现代化”口号重新提起,成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战略目标。但是“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已经不能涵盖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提法也逐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代替。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⑦这进一步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重新提出来,但是如何完成这一战略目标,需要切实可行的战略步骤。邓小平具有远见卓识,在对我国国情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对十二大“新两步走”战略步骤进行了细化,形成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的核心确立了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的具体步骤,并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得到确认:第一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⑧。“三步走”发展战略包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和实现现代化三个战略目标,是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统一,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战略蓝图。这一战略构想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新时期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依据。
随着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逐步变成现实,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始酝酿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将长达50年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是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提出的。战略规划前两步以十年为一个节点,以两个一百年为期限,把小康社会建设作为主要任务,提出了21世纪50年的总体设想⑨。对邓小平“三步走”现代化战略第三阶段的具体步骤和战略目标予以进一步明确。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2000年底我国GDP达到88228亿元,人均GDP为7084元,按可比价计算,是1980年的4.9倍,超额实现了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⑩我国现代化进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据此,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是对十五大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构想的进一步细化,把21世纪前20年作为重大的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11),这一小康社会是对小康生活水平的超越,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现代化水平的一种描绘。这一小康不仅经济要更加发展,而且在民主、科教、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有进一步的要求,丰富了小康社会的内涵,奋斗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
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当时的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状态进行了准确判断,在总结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发展观,200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拓宽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
(三)以“民族复兴”为引领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民族复兴给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增加了新的鲜亮底色。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夙愿,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的精神旗帜,这同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相通的。现代化战略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构想,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途径。民族复兴是建立在现代化基础之上的民族复兴。新时代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说明距离我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越来越近,也说明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也越来越近。中国人民有充分的信心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战略构想:在建党100年时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建国100年时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13)。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构想的前两步安排较为清晰,也已经基本实现,第三步战略构想在表述上采用的是“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到下个世纪中叶”等,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上,才首次以“两个一百年”的提法,明确了第三步战略的时间节点。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日可待,为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时代进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从2020年开始也将进入现代化总体战略最后的决胜期。对于“三步走”战略构想来讲,前两步的目标已经实现,第三步也已经过了近20年的时间,我们应该为战略决胜期进行更加详尽的安排。党的十九大承继十八大的奋斗目标,在综合分析国内国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对于现代化发展战略决胜期的安排提出了新的更加细致的要求: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经过15年的建设,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第二阶段,再经过15年的建设,在2050年左右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4)。这是新时代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新的战略安排。新的发展战略在时间安排上进行了细化,不仅更加具体可行,而且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在战略目标上扩充了内涵,增加了“美丽”这一新的内容,使现代化的内涵更加全面和饱满,而且提升了目标的层次,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新的概念。原来的设想是到21世纪中叶,建成中等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在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五大文明建设将得到极大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处于世界领先行列,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的战略安排,丰富了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体现了历史的延续性和实践的发展性,是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根本遵循。
二、新中国70年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内在逻辑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的战略安排。始终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战略目标,战略安排上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战略布局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延伸,指导思想上具有一脉相承性。这一发展战略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是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跨世纪的宏伟蓝图,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步骤更加明确、布局更加合理。
(一)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纵观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以现代化作为发展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把这一目标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任何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目标都是动态的,我们曾经用“四个现代化”“基本实现现代化”“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概念表述现代化目标。但无论是改革开放前提出的四个现代化,还是新时代提出的现代化强国,都围绕现代化展开,以现代化为核心概念,反映了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现代化目标又是有层次性的。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国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5)提出小康之家就是现代化,还只是低层次的现代化。2002年11月召开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宣布:我们已经实现了前两步的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16),但这里所说的小康,仍然是低层次的、不全面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二十年的阶段性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17)。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到了决胜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的现代化水平会有较大的提高。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在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届时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程度将赶上或超越发达国家,成为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这一新的战略目标不仅有数量指标,而且更加注重质的提升,表明我们对于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认识更加深化了。从“小康之家”“小康水平”“小康社会”“全面小康”到“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层层递进,实现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统一。
现代化目标的内涵也是在不断发展的。1982年召开的十二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8)的任务。现代化的内涵已经超越了四个现代化的范畴,追求更高层次的现代化。现代化从经济范畴扩展到政治、文化领域。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9)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说明党对现代化目标内涵的认识已经较为成熟。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在“富强民主文明”之后增加了“和谐”的目标,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外延进一步拓宽了。党的十九大在以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美丽”这一新的内容,全方位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基本形成。
(二)战略安排的连续性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曾提出过100年的设想。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上指出:“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20)1964年12月召开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同时,对实现这一目标的步骤进行了规划,提出了两步走的构想。1975年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重申了分两步走、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安排。虽然“两步走”的规划较为宏观,时间安排上还仅限于构想,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实际上中断了这一进程,但为改革开放后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十二大提出分两个10年“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10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对于中短期经济战略安排的一种初步设想,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为进行更长时期的战略安排积累了经验。党的十三大正式确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安排,勾勒了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总体蓝图,这一安排既有远景规划也有具体短期目标,实现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的统一,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依据和基本方针。由于“三步走”战略安排中的第三步的战略安排是粗线条的,党的十五大对实现第三步战略安排作了详细规划,出台了新的“三步走”战略安排,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对2020年之后的发展做了新的顶层设计,提出了分两步实现强国目标的战略安排,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三)战略布局的整体性
整体性和协调性原则是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迅速恢复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当时面临的主要任务。首先从工业化开始,把现代化工业建设作为现代化战略的主要抓手。随着“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逐步形成了战略布局的整体性思维,从单一强调工业化发展转向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同时并重的整体性战略布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构想,在描述三步走战略构想时提出,以人均GDP指标作为衡量现代化的一个标准,在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三步走”战略中,采用了“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概念。这一构想突破了以前“四个现代化”战略布局的窠臼,从经济发展的整体性来思考现代化建设的问题。
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战略选择上,以经济现代化作为先导,把经济现代化置于首要,同时充分考虑到战略要素之间的辩证统一性和相互关联性。所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21)。把经济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不是不要其他方面的现代化,而是唯物辩证法重点论的具体运用,与当时的国情和中心任务有着直接联系。党的十三大上提出“三步走”战略安排的同时,已经把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内涵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的整体性目标,战略布局上,也已经开始从经济领域向其他领域延伸。邓小平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思想,不仅要“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物质文明”,而且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使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的实施既有针对性也有全面性。
在继承“两手抓”战略布局思想的基础上,江泽民提出要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并把这一思想逐步体现在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上,逐步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都纳入战略布局当中,实现了从局部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的转变,正如1995年9月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那样:“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2)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对战略目标和现代化布局的认识。现代化战略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使之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战略目标相对应。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增加了“生态文明”这一新的战略要素,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战略构想更加明确具体,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四)指导思想的一脉相承性
新中国70年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历程,战略蓝图从构想到不断实施落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现代化实践形成的理论成果,在其指导下,新中国不同时期现代化发展的蓝图逐步变为现实。
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建设战略思想是在围绕现代化战略目标实施的过程中形成的,保障了现代化发展战略实施。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确保了现代化战略的稳步推进;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是对现代化战略实施的具体指导。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拓展了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内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改革开放40年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科学指南,不仅能够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为205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新时代继续推进我国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战略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新中国70年发展的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替代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筹划者、领导者和推动者。新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从孕育、实施到新时代的快速推进,是中国共产党凝心聚力、积极谋划推动的结果。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几代中国人的理想,中国共产党回应人民的期待,以现代化发展战略为施政蓝图,绘就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画卷。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其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魄,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切愿意为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各个社会阶层的力量,使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变成现实。中国共产党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够把为实现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发展战略而奋斗的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具有自我革新、自我革命的勇气,在现代化战略实施的过程中,遇到过种种困难、也曾经出现过挫折,但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并纠正错误。新中国70年发展的实践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挥其统领全局的重要作用,对于实现现代化强国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之源。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关键在于不同发展阶段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奋斗。要尊重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人民的探索精神,激发其创新热情和家国情怀,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新时代要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攻坚克难,实现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新中国70年,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才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才能由蓝图变为现实。
(三)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保持战略定力
习近平强调指出,实现新时代的奋斗目标,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也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23)。战略定力问题是当前我国发展战略实施当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保持战略定力就是要在各种纷繁复杂的事件面前能够泰然自若,不因各种干扰和困难改变既定的战略方针和战略安排。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关键节点,但改革发展的任务也更加艰巨繁重,同时国际形势也更加复杂多变,如果没有强大的战略定力,就有可能在战略实施上出现偏差,战略目标上出现摇摆,战略安排上出现盲动。要保持战略定力,首先不能犯方向性错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动摇根本、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推进各方面改革走向深入。保持战略定力,要求我们在制定政策时进行充分的论证和酝酿,综合考虑、谋定后动,不能见异思迁、朝令夕改。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鼓励大胆探索,但是也要考虑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持战略定力还要求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面前能够沉着冷静,增强战略自信,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强国战略。
(四)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我国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流,离不开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局势的变化对中国战略安排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虽然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但是在战略实施上,采取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这与当时国际局势不稳,新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有很大关系。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在分析世界局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步走”现代化战略安排,这是基于时代主题已经发生变化的判断做出的。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国际局势总体走向缓和、稳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对较长的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有助于制定长远规划。我们不仅要善于利用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创造的战略机遇期,而且要主动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情况下,积极主动融入世界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现代化战略的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把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为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稳定国际环境的营建总是充满了挑战和障碍。中美贸易战是美国对当代中国快速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遏制,还会对我国的现代化强国战略设置更多障碍。我们应该围绕现代化战略目标不为所动,在积极进行反击的同时,发展同世界上一切友好国家的关系,为现代化强国建设营造更好的国际环境和发展空间。寻求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并不等于放弃原则,对于敢于分裂中国的主张和侵害中国权益的行为,要敢于亮剑,以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
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4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1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7页。
④《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2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⑥《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9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⑧《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
⑨《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⑩《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9页。
(1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59页。
(1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0页。
(1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3页。
(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8-29页。
(1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16)《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2页。
(1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18)《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63页。
(19)《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
(20)《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1页。
(21)《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3页。
(2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34页。
(2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