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散居在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仙桃法律人汇聚仙桃,隆重举行仙桃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藉以彰显仙桃作为“法学家之乡”的英名。多年来,我本是一名法律边缘人,竟有幸忝列其间,得以分享一份荣光。当我匆匆从武汉赶到仙桃时,不出意外,在会场上第一眼就看到了从广州风尘仆仆赶来的胡海雄律师。
印象中,这应该是我第二次见胡海雄律师,虽然在网络微信上会经常见到。第一次仿佛是十五年前的2005年五月间,因为广东对外贸易大学法学院修文辉先生主持珠江三角洲“法律博客”大会,我作为特邀代表从南宁到广州与会,见到了一大批活跃在广州及周边地区的法律人士。一个个朝气蓬勃,踌躇满志,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充满了无限的遐思与憧憬。其中就有胡海雄律师。
胡海雄律师是那种令你过目不忘的人。即使在众多的人群中,你也一眼就能分辨出他来。其实他长得并不高大威猛,你也很难说他长得帅,他的魅力似乎来自于他身上蕴含着不竭的生命活力。他似乎总是面带着笑容,这些年,他的满面笑容已经深深定格在我的脑海里了。你可以说他是一个追星族,在一些并不十分熟悉的学术明星面前,我有时都不知道怎么与之交往,如果过于亲近,似乎显得自己谄媚,如果过于疏远,又显得自己孤傲,但海雄不然,他可以自如地与学术明星们热乎交谈。我知道,他并不是有意追星,他是在追求知识。正是因为海雄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永不满足的渴望,使他不仅追星,也极喜欢与同行们共同讨论并时发惊世之论。我常常感到,海雄犹如人群中的一轮漩涡,他能时不时在人群中激荡起阵阵波澜,让人感动,让人觉察到生活的光亮。
海雄的职业是律师,但他更象一个骑士。我疑心他的心性更偏于浪漫的事业,而不是从事强调规范的法律职业。海雄告诉我说,他最近写了一本书,并希望我能给他的书作一个序言。我初听了觉得有些奇怪,海雄这么一个神灵活现的骑士般存在的人,哪里还有时间写书呢。但当我浏览了海雄传过来的他的书《律师的那些事》的电子版后,我多少有些惊呆了。我觉得自己以前对海雄的了解太少了。原来,海雄的人生远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说充满了艰辛与磨难。他并不是人们所谓科班出身的法律学子,甚至也不是所谓的正规大学生,而是被人多少有些瞧不起的“自考生”。虽然他有两个武汉大学的自考文凭,但还是时常觉得“低人一等”。读到这里,我心有戚戚焉。我曾在广西大学法学院工作过二十年,因缘际会给法学院不少的自考生上过课,也因此结识了许多自考生。我的总体印象是,这些自考生都非常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他们往往承担着其他大学生难以理解的自卑心理压力,以及沉重的考试压力,一门课一门课地通过,最后才能完成学业。事实证明,这些自考生后来不少人非常成功,他们有的在律师行干得非常出色,也有的进一步深造学业,继续读硕士甚至博士并成为高校教授的。自考制度真是一个天才的设计,我这里真要对当初设计自考制度的人深表感谢,如果不是这一制度设计,那么今天的许多人可能还在社会上徘徊不定吧。我想,说不定海雄就是这其中的一个呢。在书中,海雄自称是一个“野蛮生长的法律人”。的确,他最初因为自己的自考生身份而自卑,但是他超越了自卑,他最初虽非法科出身,但他应国家的法治之运而走进了法律的大本营,他今天在法律的大本营里如鱼得水,浮游自恣,也许他当初在法律大本营之外的种种磨难与艰辛正是为着法律大本营而来的提前训练哩。
胡海雄律师的《律师的那些事》是一本亲切感人的书,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海雄成为一名律师的许多精彩故事,以及他作为一名律师的许多精彩故事,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人生故事,他的亲情故事,进一步,我们可以经由海雄的故事而管窥当今处于大变局中的中国的故事。以前听先贤说,我们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现在我想说,我们是什么,中国就是什么。也许从这个意义上,海雄的书正向我们昭示着一条自卑的超越之路,一条低起点却有无限的上升空间的路,一条法律的生活化之路。
是为序。
魏敦友
匆草于武汉沙湖之畔,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