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国强:对外开放新形势新战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12 次 更新时间:2019-05-14 22:34

进入专题: 改革开放   国际形势  

隆国强 (进入专栏)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本文由本刊研究部副主任马玉荣根据作者4月25日在国研智库大讲堂2019年首讲上的讲话录音整理,发表前经作者审定。


过去40年,中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中国从一个比较封闭的经贸小国变成一个经贸大国,从依靠初级产品参与全球分工变成依靠制成品参与全球分工,这是历史性的跨越。如今,中国对外开放面临新的形势。基于形势的变化,我们必须与时俱进,采取新的对外开放战略。


三大变化


简单地说,新形势就是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我们面临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新技术革命不断推进,快速深化,对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带来深刻的影响,给我们带来换道超车的新机遇。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技术进步非常迅猛,带来的影响非常深刻。例如,随着互联网不断地发展, 从PC互联网到今天的移动互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明天将进入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又例如,纺织业从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而今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我们去先进的大型纺织企业调研,在厂房几乎见不到原来大量纺织女工工作的情景,由于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纺织业已经变成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二,大国关系新变化。过去40年,“中国机遇论”和“中国威胁论”交织在一起。作为一个新兴大国,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异常复杂,尤其是面对守成大国美国。其实,我们已经观察到了美国对华政策的重大调整。2017 年美国在其国家安全报告里正式将中国定义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这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重大调整。随后美国单方面挑起了中美贸易冲突。但是,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的中美关系,中美之间要相互调适。怎么保持一个稳定的大国关系?这是我们在思考开放战略时必须考虑的议题。


第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变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是由理念、规则和国际组织三个层面构成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首要是理论和观念,当前自由贸易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主流,然后是规则和相应的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TO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WTO是一个很重要的国际组织,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 WTO的谈判功能, 一百多个成员秉持着“共同一致”的原则, 达成共识的难度大幅增加,谈判效率相对降低了,多哈回合谈判就无疾而终。所以,怎么通过改革改善其谈判功能?还有就是对成员的约束。另外,WTO重要功能是争端解决机制,有“长了牙齿的国际组织”之称,但是这个功能也受到很大挑战。大部分国家都有共识要进一步推进WTO改革,但如何改革,各方尚未达成共识。美国把WTO改革当成大国博弈的新战场,把矛头直指中国,提出了所谓“三不”:指责中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的经济体制与WTO不兼容, 中国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因而不能在WTO中享受发展中国家特殊与差别待遇。改革WTO是要让多边贸易体系更有权威性,更加有效。如果像美国这样把WTO作为针对中国的战场,就会让改革走入死胡同。所以,下一步WTO怎么改革,需要凝聚大家的共识,要有智慧才能真正推进WTO改革。


三大新机遇


在全球化有波折的情况下, 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确实有变化,这些变化意味着未来全球化的制度环境、规则环境还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所以,我们思考制定开放战略的时候,必须重视这些变化。机遇和挑战并存,原来的机遇可能没有了,又会出现新的机遇。


第一个机遇是新技术革命。中国正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而全球性的技术变革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不仅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而且运用新技术革命的成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具有更大的空间。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国际竞争视角看,哪个国家把握住了新技术革命的战略机遇,它就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居于主动,脱颖而出。


第二个机遇是“引进来”促进创新的机遇。人才、高端制造与服务活动加快向我国汇聚,是“引进来”的新机遇。以人才流入情况看,2004年每年归国留学人员只有2万多人,2018年超过了50万人,在中国工作的外国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也越来越多。因此,从“引进来”的角度看, 把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起来, 将大大增强我们的创新能力,有利于中国高质量发展。


如果说过去全球投资者看中国,认为中国是一个面向全球的低成本制造基地,今天越来越多投资人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市场。实际上, 中国投资发生很大变化,过去70%是制造业,而且主要是出口型,而现在70%是服务业。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要进入中国市场就要针对中国市场搞研发,所以,今天来中国投资的这些项目,技术水平比十年前、二十年前有明显提高,这些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的跨国公司、外资投资项目,对整个国家增强创新能力有很强的溢出效应。


外商投资企业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源。外资来了,从企业、科研院所挖人,当时有争议认为跨国公司抢了我们的人才,短期来看确实如此,但是放到更长时间里看,会发现他们挖人的过程中也培养人,这些人力资源在跨国公司之间、跨国公司和本土之间流动,今天再看国内很多企业, 那些高管、搞研发的领军人物, 有相当多的人有在跨国公司工作的经历。所以,长远来看,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是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源的。通过信息的流动,人的流动,技术和商业模式示范,通过这样不同的机制对本土的创新有贡献,产生了溢出效应,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坚持“引进来”。


第三个机遇是“走出去”整合全球资源与市场的机遇。中资企业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上升, 通过海外并购,可以直接获取先进技术、品牌和海外销售渠道。例如, 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以后,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迅速提升。通过在海外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可以直接利用海外高层次研发人才。华为在莫斯科、斯德哥尔摩等地都建立了研发中心。通过与海外企业、机构的各种方式的合作,可以充分利用海外研发能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在复杂变化的国际环境里,既有新挑战,还有很多有利于创新的战略机遇。2018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要想抓住国际环境变化中的新机遇, 就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因为技术进步是全球性的, 中国必须用全球的技术、信息、人才、资本来搞创新,加速自身的技术进步。只要自己的战略对头,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就能够吸引技术、信息、人才、资本顺畅地进入中国。一个国家能不能成功, 在于能不能判断准确并采取适当的开放战略和举措,抓住机遇, 趋利避害。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的开放战略要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讲,新的开放战略要实现两个目标,第一要实现国际竞争力升级,第二要营造一个互利共赢的国际环境。基于此,新的开放战略有几个重点。


一是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第一,对外开放的内容要更加全面。过去渐进式推进对外开放, 有的领域开放得早、开放程度深,但有很多领域对外开放还存在各种限制,特别是那些传统上我们所谓的支柱产业、资本技术密集产业,例如汽车产业,存在着不少的保护。服务领域对外开放严重滞后,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重点是服务业,要想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就需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但仅仅开放还不够,要让开放引入外部资源竞争压力的努力,转化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时还必须深化改革。第二, 对外开放的布局要更加全面,沿海地区要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上海自贸区要扩区,海南全岛建自贸区,在此基础上分阶段、分步骤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中西部地区要加大开放力度。第三, 对外开放的对象要更加全面,继续加强与发达国家经贸合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双向开放。


二是打造参与全球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要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用新技术革命成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转型与升级相结合,对内转移与对外转移相结合,打造新的国际分工网络。推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开放发展,加快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把握新技术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服务业管理体制改革,创造发展服务业, 增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三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利用外资体制方面我们有重大改革,采取了准入前国民待遇+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落实好《外商投资法》,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打造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改善。营商环境改善永远在路上,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功能,赋予其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推进对外投资体制改革,打造适应中国企业国际化运作的制度环境。


四是要培育参与全球竞争的新主体。中国作为一个经贸大国,要成为经贸强国,需要一批像华为这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支撑,所以,新一轮开放要高度重视中资跨国公司的培育,加快对外投资体制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养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参与全球竞争的新主体。


五是要营造一个互利共赢的国际环境。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包括WTO改革,在全球规则制定中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以周边国家为重点,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加快推进区域贸易安排的谈判,形成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妥善处理与大国的经贸关系尤其是中美经贸关系。


总之, 世界在变, 中国也在变,在一个变化的世界里,中国的开放战略要与时俱进,开放的举措要更加有力。在新的开放战略引导下,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我们就一定能够把握好新一轮全球化战略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进入 隆国强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改革开放   国际形势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国际贸易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627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发展观察》2019年第9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