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维明:文化中国的新视角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180 次 更新时间:2011-01-06 10:52

进入专题: 文化  

杜维明 (进入专栏)  

我很荣幸能够在庞朴和宋荣培两位主持下发言。另外我觉得非常高兴能够在汤一介先生和高柏园先生的发言之后。因为我的发言是临时安排的。我觉得我应该对他们两位所提出的问题,把我的观点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可能与原来我为讨论设计的“中国文化的新视角”更切合。

文化中国提出是在80年代,也就是如何从文化的角度,而不单纯从政治、经济、社会的角度来看中国或者中华民族。现在把文化提到议程上,毫无疑问成为大家都关注的重大课题。中间牵扯到很明确界定的课题,也就是说儒家传统和文化中国的关系。

儒家传统是文化中国之中极重要的文化资源,汤一介先生特别提出资源的重要性。但是,文化中国所掌握的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是儒、释、道,现在我们还有民间的传统,各种西方的思潮,这都是属于现代中国文化传统之中的资源。所以文化中国的资源是多元、多样非常丰富。另外我们不要忘了不管文化中国的观念多宽、多广,没有办法涵盖儒家传统。因为儒家传统也是东亚文明的体现。正因为儒家传统也是东亚文明的体现,所以,整个儒家传统对世界文化从多元、多样文明对话的角度来看,它能作出的贡献不仅是文化中国的贡献,也是整个东亚文明的贡献。所以从这个角度,我想从刚刚两位教授的发言作出一些回应。也是强调他们所提出观念中的重要性。可能我的切入点有所不同。可以这样说,面对人类文明现在碰到的困境。儒家的人文精神有它的特色,我是在一个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来谈它的特色,也就是说其他重要的精神文明,例如:犹太文明、伊斯兰文明、佛教、道家等等各种文明思潮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资源。儒家的资源是各种不同资源中的一种,从伦理学上讲,它的特色从人生观和宇宙方面提出了所有的文明都必须重视,甚至必须认同的思路和方法。这个出自儒家传统原来从孔孟开始重要的方向。高柏园先生讲,我们除了了解“和”的问题,还要了解“中”的问题,这个方向性是什么?这个方向性就是说,必须在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中充分体现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也就是说我们的“终极关怀”和我们所处的复杂的社会关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另外,在这个世界之外想象的精神世界,不管是未来的天国或者彼岸,这些都是有价值的。但是我们面对的问题就是我们地球上所碰到的问题。精神性的选择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中是一个特点。当然还有很多其他表现形式,很多原住民的形式、伊斯兰教的表现形式就和基督教不同。有了这个选择,面对现代人类文明所碰到的挑战,儒家提出的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就是从经济人的观念,扩展到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人生观是“经济人”的观念。所以“经济人”的观念,在各个地方都有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在神州大地,最年轻年轻的批的友,基本上接受经济人的观念。

什么叫“经济人”呢?“经济人”是理性的,在自由的市场扩大他的利润,在整个法制之内,充分体现他个人的资源和价值。这个观念突出了好几个在现代文明中的核心价值。一个就是自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市场,没有自由开发自己资源的能力,就不可能有“经济人”的出现。第二个是权力。就是我的权力,我有不可为任何人所掠夺的权力,来实现我自己开发我自己的资源。第三是理性,特别是工具理性。再一个就是法治。这些都在现代经济突飞猛进、经济人出现不可或缺的价值,所以真正体现经济人的价值,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再进一步学习的东西,法治的问题、权力的问题、理性的问题、自由的问题。但是,面对未来,我现在看这个社会的矛盾冲突,不仅是文明的冲突,从全球到个人,每一个层次上面的矛盾和冲突,“经济人”的观点本身只能够造成人与人之间通过斗争掠夺,而最后得到的,一种由强权来控制的一种极为苛刻、残忍的法律社会。我相信在这点上,大半的学术人、企业界、媒体人都希望不要出现这种现象。如果不要出现这样的现象,就应该把它的价值所代表的很多理念扩大。最重要要扩大的一些就是关于公平的价值,关于责任的价值,关于同情的价值,特别是是关于同情的价值。例如汤一介先生提到的天人合一,最关键的是突出了一个方向。高柏园先生也谈到这个方向。这个方向是“中”,后面代表的就是“仁”。正因为有文明冲突的文献,文明对话才那么必要。这个方向是“中”,后面代表的就是“仁”。正因为有文明冲突的文献,文明对话才那么必要。文明对话的最低要求,不是金科玉律的积极原则,而是消极原则,必须从这个原则开始,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这并不能够成为一个有积极性的原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推己及人”,这是对话文明必须要的条件。和平对话建构的对话文明基础上走向“和”的基本条件。这个观念,不管属于哪个意识形态,往前看是必须的,我们没有选择。

有一个很有趣的漫画,大家心里面有一个很明确的印象,我们就在一个地球村,地球村就是一个气球艇,气球艇已经倾斜了,上面站了两个人,他们非要说,我们运气不错,我们幸好不是在那群人中间,但是艇已经在下沉。从这个来看,儒家所谓的“天人”观念是对人的了解,人不仅是自然的研究者、认识者、欣赏者,他同时也是参与者和创造者。人不是创造物,而是创造者。正是因为他是创造者,同时他又是最大的破坏者。这成为人和天一个不可逾越的基本条件。人除了和自然之外,和社会、天道、个人如何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找到一个和谐的方式。王阳明所谓的“大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等等,在我看来完全不是理想主义、空想主义的提法,是最现实的人生观必须有的基本态度,也就是我们实际上是和我们周围的人,和我们周围的事物,和周围的植物、动物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推己及人”的外缘绝对是开放的。要突破各种不同的限制,突破个人主义的限制,才能真正完成自己的人格,突破家族主义的限制,才能够使家庭的温暖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突破简单的社群(地方主义),才能够真正的认可社群。突破国族主义、家族主义才能够真正发展爱国精神,要突破一般所谓“生命共同体”的观念。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做两点说明:为什么对于倾向那么重要?现在主要的精神文明运用之中,都有一个新的观点出现,解决任何一个宗教传统精神文明,必须要有两种自觉,一种是自己内在传统的自觉。基督教要对基督教里面的教育,从它的《圣经》、经典各方面内在的价值有充分的自觉,否认它不可能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基督徒,佛教徒同样如此。

儒家传统没有两套不同的理论,只有一套,就是世界公平理论。这是它的缺点,为什么?因为它不能在人与人正常生活之外,创造一个完全外在的精神世界。它的“天”是内在的超越,不是外在的,它没有天国,没有很多宗教传统里面开发的资源,这是它的缺陷,因为这个缺陷,出现了好多的矛盾。但是它的重要性在哪里?也正是因为它认同这一事件,所以它所开拓出来的人文精神,四个不可分割的层面:一个是个人(身和心)“灵和神”,一个是家庭、社会一直到人类社群。一个是自然,另外一个是天道。

个人的身心整合,个人和社会的健康互动,整个人类和自然的持久和谐,人心和天道的相辅相成。它这时候展现出来的人文精实际上是大家可以共同分享的人文资源,这个共同的人文资源,从基督教的角度、佛教的角度都是价值所在。为什么现在在文化中国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佛教同盟叫做“人间佛教”,叫做“人间净土”。为什么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基督教传统是社会慈善的基督教传统,不是只是个人面对上帝,对个人,对其他的人完全不顾及。不仅是第一条信仰上帝,而是第二条,爱护你的人民,成为基督教里发展出来的最重要的资源。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看,儒家传统是文化传统中的一部分,但是它在日本、韩国、越南、在海外的华人社会都是多元多样,它总体的方向(今天刚刚提到,汤一介先生所谓的“天人合一”的主要的评价),不仅是一个资源,而且是一个共性。大家必须共同接受的基本条件。如果进一步讨论儒家所讲的仁的内容,而它丰富的内容实际上就是滋润我们现在成为一个有责任感,不仅对我们自己、对我们的社会、对自然、社会能够纵横,必须有资源。

最后讲一句话,所以我充分的认同“和”,这是一个“和”的观念,但是我说,我们必须理解在儒家传统的精神,“和”的对立面是“同”,“和”的对立面不是“外”。“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的对立面是同,和的必要条件是异,没有异就不可能有和,为什么?

你可以论证。汤一介先生以前在文章里面讨论过,提出了最有名的“和”的观念。他的“和”是说用不同的佐料才能熬出一锅汤,假如用一种佐料,做出来的汤就非常单调了。和谐的音乐就需要有不同的乐器,要有管乐、要有打击乐器等等。所以我认为我们要充分了解儒家传统的资源,从知识分子的角度,就是关心政治、参与社会,这个资源不仅是可以运用的外在资源而已,是我们现在,个人、民族乃至东亚社会面向未来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

进入 杜维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文化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55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