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从思想观念方面看,“道法自然”“以民为本”“大同”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且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从人文精神方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人文传统深厚。从道德规范方面看,儒学的许多思想都与道德规范直接有关。坚定文化自信,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深入研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当前,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深入研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观念,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且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至今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在此列举几个方面。
比如,“道法自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道法自然理念来源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切都要顺其自然。道法自然理念最早由道家提出,此后不断发展演变,并影响了法家、儒家等。道法自然的“道”主要指规律、法则,是指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道法自然强调天地万物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道的运行也是自然而然的,揭示了一种顺应自然的辩证法则。在今天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道法自然更凸显其思想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以民为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民本思想的国家,早在西周时期就产生了以民为本理念,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成熟。先秦诸子在西周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对民本思想的内涵、外延以及实现方式、衡量标准等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虽然先秦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各学派的思想体系和政治主张不同,但在以民为本这一理念上具有高度一致性,民本思想可以说是先秦诸子百家的共识。秦汉以后,民本思想在理论上不断深化发展的同时,也在实践中得到开明君主的重视。中国历史上,以民为本理念在抑制君主专制、稳定社会秩序、保障民众安居乐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再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另一个核心理念“大同”。在儒家《礼记·礼运》篇中,论述了从“小康”进入“大同”之世,阐述了大同社会“天下为公”的准则。在大同社会中,社会财富是大家共同享有的,育幼、养老等都有妥善安排,能劳动的人从事劳动,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则由社会供养,大家相爱相助,没有权谋欺诈和盗贼掠夺,人们和平地生活。中国古代的大同理想主要源于儒家,同时吸取了墨家和道家的某些思想,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未来美好社会的追求。
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人文传统深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人学而不是神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讲自然界变化(称为“天文”),又讲人的思想文化的提升(称为“人文”),二者相辅相成,从而使中华人文精神在中国历史上不断传承发展。
《周易》中有这样的话:“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天文”指关于季节、时令变化的学问,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能适时进行农耕活动。“人文”则是“文明”的同义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天道”与“人道”相互关系的探讨,就是对“天文”与“人文”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中国古人没有把“天文”与“人文”对立起来理解,而是以变化的眼光看待二者,认为它们是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人文”是人在生产生活中逐渐认识、顺应“天文”而创造出来的,这种创造不断积累、融入社会、日久成俗,形成一种生活方式,一代代传承下来,成为一种文化传统,滋养着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这就是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意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中的这句话对于我们理解中华人文精神是很有帮助的。“天行健”是指自然万物运动不止,其中蕴含着运动规律。“自强不息”是效法“天行健”这种自然现象、遵循其运动规律产生的人文精神。君子为人处世,也应像天按照天道运行不息一样刚毅坚卓、发愤图强、不屈不挠、永不停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意思是说:大地柔顺无比、德性丰厚,能够承载万物、包容一切。能够努力效法大地这种品格的人,有海纳百川、宽厚包容的胸怀,能听进各种不同意见,正确认识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成为有修养的君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文化,这决定了它必然蕴含着丰富的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中国很早就建立了学校,在古代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教化思想,特别是春秋末期孔子的教化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代。儒家的教化思想特别重视德育,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礼记》中的《中庸》篇阐释了讲诚信的君子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做到五个方面,即博学之——广博地学习;审问之——虚心地提问请教,详细地探究;慎思之——周密地思考,不思则不得;明辨之——明确地辨别是非、辨别善恶;笃行之——切实地身体力行。此外,《礼记》中的《大学》篇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称之为“大学之道”。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教育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都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都体现了中华人文精神。
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儒学的许多思想都与道德规范直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野之分理论、文质统一思想以及一些具体的道德规范,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思想价值。
我国文献中很早就有“文明”这一词语。“经纬天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这是把“文明”作为美德。在《易传》一书中,认为有文明美德的君子能与时俱进,其事业伟大而美好。
我国很早就有“人禽之辨”理论。《礼记·曲礼上》有这样的话:鹦鹉和猩猩虽能发声,但它们不知道什么是礼仪规则,不能和人相比。人如果不遵守道德规范和礼仪规则,岂不是和鹦鹉一样吗?“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我国古代还有文质统一思想。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指的是人的本心、本质,“文”指的是人的文采、外在表现。君子的内心与行为都应当是文明的。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论述了一般人如何才能成为“君子”“仁人”,认为主要标准是具有高尚的品格和理想,做到“以德为先”。孔子提出一个总的道德规范,称之为“仁”。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孔子看来,这种爱心不限于自己的亲属,而是以此为出发点,“泛爱众而亲仁”。怎样才是博爱大众呢?孔子回答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诚信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思想体系的基础是由《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奠定的。中国古人观察自然、人事变迁,认为天是真实的、长久的,只有具备天一样的德性,人才能最终获得自身长久的幸福。因此,人必须追求真实、不欺妄,以“至诚”为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所以《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是人的内在德性,表现为真实、诚恳、表里如一,即“内诚于心”;“信”体现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讲信义、守信用、言行一致,即“外信于人”。“诚”与“信”是分而为二、合而为一的道德规范,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优良传统,无疑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历史上,有识之士都是有爱国情怀的。比如,在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状态。在此情况下,有人尊本地政权为正宗,但当时的科学家郦道元不是这样,他虽然在北魏做官,但没有局限于此地,在他的心目中,祖国是包括南北朝的完整中国。他的著作《水经注》并不以北魏统治区为限,所涉及的范围是全中国,从而完成了我国古代水文地理学的大综合。近代以后,为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更是涌现出许许多多民族英雄。
(作者为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原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