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舆论指出,英国本是西方代议制亦即西方议会民主之母,如今两大派都把政党利益置于国家和民众利益之上,民主政治已沦落为政客的权术工具。议会滥用权力使国家行政权瘫痪,梅首相的领导能力受到严重质疑,政治精英名声扫地,英国已成为一条丧失航向且没有船长的船。随着西方“民主之母”陷入历史窘境,英国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分裂状态。
首相卡梅伦2016年交由全民公投决定是否留欧,本是出于选票考虑。卡梅伦满以为公投会以高票否决脱欧方案,相位将会更加稳固,孰知“胜算”落了个“败兵”之名,只好辞职谢罪。继任的梅首相踌躇满志,信誓旦旦地要落实公投结果,在与欧盟谈判时最大限度地捍卫英国利益,给国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2017年6月8日,英国议会选举提前三年举行。特雷莎·梅首相的设想与卡梅伦如出一辙,即大选将使保守党席位进一步增加,她的相位就不是“继任”而是自己打下的江山,她将率领“得胜之师”与欧盟谈判,所取得的成果又会为其执政添分。10天前举行的地方选举中,保守党“斩获极多”,议会选举岂有“不胜之理”?
当晚10时结束的检票结果却使梅首相“悔不该当初”。下院630个席位中,保守党由原来的331席降至318席,由绝对多数降为相对多数,工党猛增99席,英国由此进入“悬浮议会”,保守党只好与北爱统一党共组联合政府。梅首相本来掌握在手的议会多数,在她企图争取更大多数且认为胜券在握的情况下丧失。“民主”虽早已沦为政客手中任意玩弄的把戏,却往往使玩家把自身“玩了进去”。梅首相的威望和执政地位饱受打击,脱欧谈判本已在手的筹码丧失殆尽。
西方各政党参与选举的实质并非为国家和人民,执政党是要继续执政,反对党则要自己上台,提前大选要么是利用机遇扩大执政优势,要么是形势所迫做最后努力。在国际上则假借民主名义多行不义。卡梅伦2016年组织的脱欧公投和梅首相2017年的提前大选,均为扩大执政基础却弄巧成拙。“民主”已异化为政客的玩物,每每遭到民众唾弃。政客操弄之下的脱欧“巧局”终成“死局”,成为英国与欧盟的共同灾难,实质是遭到民众唾弃的结果。
英国下院1月15日以432:202的极高比率否决经过两年艰苦谈判而达成的脱欧协议后,梅首相受命于21日提出所谓的B方案,仍是在原有基础上与欧盟接触,脱欧谈判又回到了原点。
硬脱欧的后果难以预料,经济和金融界已发出警告,英国经济难以承受这一后果。英国议会否决脱欧协议,倒使一些人产生了“有限的乐观情绪”,认为英国有可能继续留欧。但是,1月23日的法国政府内阁例会却讨论了英国无协议脱欧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在英国传统渔场捕捞的法国渔民因生计无着等问题,将根据欧盟海洋和渔业基金向渔民提供救助。欧英双方都出现了延伸解释里斯本条约第50条有关脱欧问题规定的议论,认为英国脱欧变为“拖欧”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特雷莎·梅已多次强烈反对二次公投,以免使国家陷于分裂和出现“政治海啸”,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一旦别无选择,也就只好走这条路了。
“民主”已成为政客们捉弄权术的工具。英国脱欧也是在“天下本无事”的情况下,政客们为了捞取政治资本而导演的闹剧,结果把自己给套了进去,成为欧盟和英国在二战后遭遇的最大危机。好戏还在后头,如何上演,外界只能静听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