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感受鲁迅的人性和温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385 次 更新时间:2006-10-24 21:52

进入专题: 鲁迅  

吴俊  

鲁迅这个话题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面,不断地被很多人,在各种场合,出于各种目的所提及。那么至少在客观上说明这个话题———就是说鲁迅作为一个人,或者作为一个文化现象,都能激活当下的神经,也就是和我们当下的处境可以有很大的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鲁迅的解释是过度政治化的。鲁迅这个人当然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人,我们完全可以从政治的角度对鲁迅进行阐释和理解。但是,过度政治化的解释,很有可能遮蔽我们对鲁迅所应该或可能有的丰富性的理解。最近的十几二十年,对鲁迅的阐释,在学术界,包括在社会文化生活领域里面都发生了变化,而且有些变化甚至是颠覆性的,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了。这当然也有很大的问题。

  

鲁迅是个有魅力的人,他形成了一个做人和人格的磁场

  

今天的主题,就是要谈我个人作为一个鲁迅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怎么看鲁迅。我想首先要说的一个看法就是,我认为鲁迅之所以一再被提及,一个原因就在于鲁迅真是个有魅力的人。

鲁迅的魅力当然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如果从体形上来看,鲁迅的身高只有1米60左右,所以他不是一个高大伟岸的男子。论长相,虽然鲁迅去世的时候才五十六七岁,年纪并不算太大,但是,很早的时候他就露出了一种衰老之相。为什么?因为生病。鲁迅一生当中生了很多病。其中有几个主要的病,是什么呢?牙病,他四十岁左右的时候,牙齿全部拔光了,就是全部装上了假牙。牙口不好,肯定连带肠胃不好。鲁迅还有最严重的什么病呢,肺病。肺气肿啊,肺积水啊,胸膜炎什么的,统而言之称肺病,最后他就死在这个肺病上。这样一种体弱多病的人,加上他酷爱抽烟,一天抽40支到60支。想象起来,除了睡觉,吃饭不抽烟以外,几乎什么时间都在抽烟了吧。

就是这样一个鲁迅,你说他有魅力,到底这个魅力体现在哪里,通过什么来体现的?这里举一个例子,就是举许广平的例子,从她可以看出鲁迅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刚才我说了,鲁迅是这样一副长相,又是身体很不好的。但是,在二十年代前期,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当老师的时候,有一个女学生对鲁迅非常之崇拜,由崇拜而暗恋而爱慕,最后同鲁迅一生保持了一个伴侣关系。这个人,就是当时大学国文系两年级的学生,就是许广平。这两个人年龄相差多少呢?鲁迅是1881年出生的,许广平是1898年出生的,年龄相差十七八岁。加上刚才说的这种外形上的差距,还有就是鲁迅已有家室。许广平怎么会爱上鲁迅的,怎么会被他所吸引?我们不难判断鲁迅这个人一定是在气质,学养,思想,风采和男性魅力上,独具一种对年轻女性的征服力。你们去看他俩的情书集《两地书》,就会大概了解一二。而且那个时候鲁迅也没有钱啊。我们从鲁迅的日记里边完全可以看到,鲁迅一直到1926年之前,他离开北京之前,经常是举债的。因为他负担了家庭很多的经济责任,自己的收入又比较有限。那个时候呢,政府经常欠薪。鲁迅作品里就有教师和公务员因欠薪讨债的情节。每个月拿不到满薪,各种家庭开支又很大,所以呢他经常要向朋友举债。许广平根本没可能贪图鲁迅的钱。鲁迅固然是一代伟人,许广平也无愧为觉悟了的眼光独具的新女性。这样一个例子,我觉得最能说明鲁迅的一种人格魅力的所在。

另外也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说郁达夫。郁达夫是大家熟悉的,这是个很狂傲的人,并且呢,很敏感,爱发脾气。谁跟他很接近的话,往往最后要闹不愉快的。有才能的人,才气很高的人,大多是这样,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但是,郁达夫和鲁迅一直关系很好。他对鲁迅是极其仰慕的,也极其信任。郁达夫和鲁迅两个人互相之间的欣赏,在中国现代作家里面是极其突出的。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鲁迅在他的人际和社会关系当中所具有的一种独特魅力。可能大家印象里的鲁迅是爱骂人的,四面树敌。其实,鲁迅是极受朋友喜欢和爱戴的。

特别是,鲁迅的晚年,他最多的朋友是谁?是年轻人。比如说,萧军,萧红,一群东北流亡到上海来的作家,举目无亲。但是鲁迅成为他们的一个精神上的父亲。另外,胡风也很有名的,他毕生自认是鲁迅的学生。鲁迅不是靠文坛圈子,不是因为他的政治地位,而是靠他的自然表现出的一种做人的力量和文字本身的力量,形成了一个为人和人格的磁场。所以我看鲁迅,他就是一个最有魅力的人。

  

鲁迅是个很“复杂”的人,他的生活、思想和性格等等,都是多面的

  

第二呢,鲁迅是一个很“复杂”的人。不是一般的复杂,他的生活,他的言行,他的思想,他的性格等等,都可以说是极其复杂的。鲁迅不是像我们以前惯常的,或者在课本里面的,能够很单一化,平面化地去解释的一个人。

首先来看一种性格上的复杂性。举一个例子说,鲁迅在北京一个大学当老师的时候,有一天,有一个学生冲进来,说是来拜访你了。言语不逊,举止怪诞。这个人自称杨树达。杨树达是中国现代一个非常有名的语言学家。那么鲁迅呢,以为是来了朋友,来了熟人,但一看,却是一个不认识的人,一个年轻人。而且这个年轻人疯疯癫癫的,嚷着要干什么,干什么,然后呢,还问他要钱。鲁迅这就很奇怪了,这人究竟是谁?他想到的是这个人是故意来寻衅闹事的,或者这个人是受了反对自己的人的指使来向他挑衅的。但是呢他万没有想到,这个人确实是一个精神失常的学生。在鲁迅没有知道这件事情的真相之前,他就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报纸上了。把这个现象,把这个学生狠批了一顿,而且说了自己的种种猜测。从这篇文章里面我们可以看出,鲁迅身上有非常明显的多疑和攻击倾向。但是我刚才说,鲁迅性格当中的复杂性,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当同学和老师看到了这篇文章,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就有同学告诉鲁迅,这个学生确实是有精神障碍的。然后鲁迅就感到极度的难过。作为一个老师,他误解、误判了一个学生的行为,出于一种职业的或者为人的道德,鲁迅非常之内疚。怎么办呢?他就又专门写一篇文章,告诉报纸说,我这篇文章所占用的版面,它的费用就应该我来负担,而且呢,我自己酿的苦酒,就应该由我自己来喝干。因为我如何如何去错误地评判了这个学生。更深刻的是,鲁迅说,从我的这件事情里面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看法和心理,有的时候是可能、或者说可以阴暗到什么程度。这样一种自我的反省,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我刚才说的,鲁迅人格的魅力。另外也可以看到鲁迅性格中的多面性。种种复杂交织的性格因素在鲁迅身上,实际上是一直表现得非常非常突出的。

还有就是思想上的复杂因素。对于鲁迅的作品,我们作为研究者或者是学习者,总是要说这篇作品的一个主题思想是什么,整个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总是要找一个终极性的结论来解释。但有的时候,这一套未必能够实现。因为在鲁迅的作品当中,或者他的思想表现里面,很多东西都是非常曲折的。你很难用一种明确的概念,明确的结论去说明鲁迅的思想。那么也举一个例子,鲁迅译引过一个匈牙利的诗人裴多菲的一句话: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就是说你不要非常无条件地相信希望,同时呢也不要非常极端地认定绝望,两者都是一个可以质疑的、虚妄性的概念。那么从这句话里边,说鲁迅一直是抱有希望的,是一个希望者的形象,还是一个绝望者的形象?都不能一言以蔽之。他在对希望作肯定的同时,也认可了绝望;他对希望做负面价值判断的同时,也对绝望作了负面的价值判断。这样一种复杂的思想表现在鲁迅身上始终是非常突出的。他不是一种单一的或者说什么都说得清清楚楚的一个学者、作家或思想家。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说,尽管鲁迅对任何事情,任何思想,他都取一种质疑的态度,包括他自身的思想,他也取质疑的态度,但是呢,他有一点就是执著于现实,这是坚定不移的。就是他认定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的生活和思想的历程,可以质疑一切;而关注当下,这是应该始终坚持不渝的。

再就是生活上的复杂性,鲁迅的生活也不是很单一的。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我们来看婚姻。婚姻,爱情,是最个人化、最隐私化的生活方式。鲁迅的婚姻大家都知道,他和许广平定情是在1925年、1926年,然后正式同居是1927年到上海以后。在这之前,鲁迅是1906年结婚的,结婚的对象,他的太太朱安女士比他大三岁,1878年出生的,是一个旧式的女子。鲁迅结婚的时候是26岁,他和这位太太,只住了三天左右,就带着他的弟弟周作人重新回日本了。有一种说法是,鲁迅是被骗回到家乡同这位他母亲所看中的姑娘结婚的,但是鲁迅很不喜欢她,他曾经提出过两个条件,一个是说,你是裹小脚的,应该把小脚放开,还有,就是叫她上学堂,读书识字。结果,他的太太什么也没做到。假如说鲁迅以前还有某种期待的话,中国的传统婚姻的这种方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的时候从心理上是会有一种想象和期待的,因为没有见过。那么鲁迅一下子就觉得这个太太和他的想象,他的期待,他的文化观念,差距实在是太大。所以住了两三天就走开了。走开以后呢,一直到1926年,也就是说鲁迅在26岁到46岁这段时间,没有和他太太再一起住过。看鲁迅这个人的生平,你就会发现,鲁迅的意志力很强。26岁到48岁他不近女色的。但是,这段婚姻他还维持着,无爱的婚姻他还维持着。这就说明这个人的复杂性。这里面还涉及到,因为鲁迅是极爱他的母亲的,他的老母亲要他和这个女人在一起过一辈子,那么鲁迅没有办法,那就过吧。

后来,终于有了一个许广平,那么我们就可以谈谈爱情了。但是,鲁迅晚年对于婚姻和爱情的看法也有点“另类”。那时候他已经和许广平同居了,而且这两个人的关系应该说是非常好的,许广平也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女性。有意思的是什么呢?有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问鲁迅,我有一个女朋友,相处得蛮好的,现在的问题就是要不要结婚。这在今天也是一个难题啊。鲁迅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不结婚是有害处的,结婚也是有害处的,两害相权———他说这两样有害处的东西相比较,他没有说这个是好东西,或者说一好一坏,他用的是两害相权取其轻,那么结婚吧,过大家通常的、正常人的生活。结婚的害处毕竟比较小。用“两害相权取其轻”作为结婚的理由,你就可以想见鲁迅在生活观念上,他的想法其实也是很复杂的。

总而言之,你很难用一句话或几句话去对鲁迅做一个简单的概括。这会使我们对鲁迅的理解简单化、片面化和狭隘化。鲁迅也说过,要了解一个人,必须见“全人”。比如他说要了解陶渊明,你只知道他是田园诗人,很悠闲的,很潇洒的。但是,陶渊明也有怒目金刚似的诗句,也有生活的另一面。那么看鲁迅也是这样的,就是说你不要企图对他有一种单面的、单一的认识。

鲁迅是个矛盾的人,他的个人性和社会性、文化实践和政治意识纠结在一起,显现出多方面的明显矛盾性

  

第三个怎么看鲁迅,我说他是一个矛盾的人。就是鲁迅本身啊,他自我冲突,刚才说他复杂,有的时候他是意识到的自我矛盾,有的时候他是没有意识到的自我矛盾。那么,在“矛盾的人”这样的概念上去理解鲁迅,我们就会发现,鲁迅的生活,他的个人性和他的社会性是纠缠在一起的。而且,他作为一个文化人,又同政治活动纠缠在一起。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格局里面,人际关系里面,鲁迅自身也显出思想上的严重的矛盾性。

还是举一个非常私人化的例子。鲁迅在和许广平恋爱的时候,当时社会上对鲁迅的看法,其实是很有点不利他的传闻的。因为鲁迅是名人啊,有的人就告诉鲁迅,说,我在某某咖啡馆,听到哪些有名有姓的作家在议论你。说什么呢,说鲁迅弃北京之正妻,而与女学生鬼混在一起。说这些话的人,也是进步作家,革命文学阵营的人。就是鲁迅同一阵营的人啊,都在说他的坏话。所以鲁迅诉说,最痛苦的是什么,是朋友从背后射来的冷箭、暗箭。这个例子也说明鲁迅的个人生活已经社会化了。个人生活的社会化,造成鲁迅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也带来一种矛盾。什么矛盾?鲁迅认为,自己年纪这么大了,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鲁迅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伟大的人,凭什么能够获得许广平这样一个年轻女孩子的芳心呢?我不敢啊,他自己说,我怕辱没了对方。但是许广平,你们看鲁迅的情书集里面,许广平鼓励他,没有许广平的鼓励,鲁迅不可能迈出这一步。但是最后鲁迅迈出这一步的时候,一方面很自卑呀,鲁迅在爱情心理上他是很有强烈的自卑感的。但是他一旦意识到他必须走出这一步的时候,他说了一句宣言似的话,他既是对许广平,也是对社会说,“我发现我比许多人都要高尚,我可以爱。”这种宣言已经不纯粹是私人关系里面的一种说法了,他就是带着一种挑战的心理说,我可以爱,我爱了又怎么样。其实这也是一种矛盾心理的表现。

鲁迅在社会文化实践中,同样也表现出一种矛盾。什么矛盾?简单地说,鲁迅这个人一辈子执著于思想启蒙。他在三十年代还说,为什么写小说,我就是要搞思想启蒙。鲁迅的思想启蒙最早是什么?是一个个性主义者的思想启蒙。个性主义,非常看重自我的价值,要把个人的价值凸显在社会和群体层面上的。但是,因为鲁迅是一个非常具有社会关怀和使命感的人,于是,一个个性主义者,有强烈的自我价值意识的个性主义者,因同样强烈的使命感的驱使,为了社会和这样一个民族的改造,终将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了社会革命和历史进步的大潮之中。这是鲁迅的社会实践中的一个思想上的特色。

鲁迅是一个政治意识很强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个个人独立性非常强的作家。要将这两点自然地融于一身,是非常难的。如果用一般的政治人物的概念去评价鲁迅的话,有的时候也是很难获得圆通解释的。从这一点来说,鲁迅身上的矛盾性既是对我们的挑战,也是他吸引后人的魅力所在。

  

鲁迅就是那个追问越过坟地和鲜花的前方是个什么所在的“过客”,向着无穷之远走去,他在伟大的悲剧体验中践行着我们的希望之旅

  

最后想结合作品来谈一点。鲁迅有一篇作品叫《过客》,收在《野草》中的。我想用这篇作品中的过客形象,来表达我对鲁迅的一种根本性的理解。《过客》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徒步行走异地的中年人上场了,碰到一个老头,还有他的小孙女。他就问老人,前面是一个什么所在。老人回答,前面是坟。然后问小女孩,前面是什么。小女孩说,前面有很多花,各种各样的花,很好玩。一般来说坟地上都长满了各色野花。但是这个过客却一再追问:野花和坟的前面是什么。一般的想象,坟地代表生命的终点和死亡,烂漫的野花则象征了一种朝气蓬勃的生命。可是过客要追问的是超越了生死的远方是一个什么所在。那不是我们所能够知道的。老人就回答了,我没有去过,我不知道。他劝这个中年过客,你不要往前走了,很危险的,那是一个不知所终的远方。但是,这个过客却连水都不敢喝,连坐下歇一歇都不敢耽搁时间。他说,有一个声音在前面催促我,让我朝前走。这篇作品的结尾就是过客踉踉跄跄地朝着黑暗包围着的前方走去,“夜色跟在他后面”。

鲁迅所设定的这个过客的形象,是疲惫而又坚韧执著的,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一种伟大的悲剧性。他的前方是一个不可穷尽的、无穷之远的远方。因为是无穷之远的远方,就不能解释,也就是难以言说。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认定鲁迅是一个虚无主义者,神秘主义者。就像我刚才说的,执著于当下,执著于现实,这是鲁迅的特征。过客的当下、现实是什么?就是前行。往前走是不能停止的。思想的脚步,你也是一刻不能停止的。哪怕你走错路,走向的是一个不确定的目标的前方,你也必须是往前走。暗夜里的独行过客———暗夜,说明对鲁迅是很有压迫感的,没有亮光。独行者,说明没有同志。所以他的思想的伟大性,在当时,引起共鸣的其实是不多的。过客,在鲁迅的话语中,也相当于“中间物”。鲁迅认为,所有的人都是历史过程当中的一个中间物,无数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中间物的价值在哪里?价值就在于实现当下的、现实的价值,即能够将过去和未来连接起来。在生命之河中,每个人都是过客,当好这个过客的角色,体验超越生死羁绊的精神快感。所以鲁迅这个人实在是个非常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说,如果把黄金的世界都预约给现在的年轻人的话,那么以后他们得到的失望就会更大。这也表明了鲁迅对乌托邦的社会和乌托邦的政治的一种反感和批判。他说自己是在“绝望的抗战”,这也是走向无穷之远的远方的过客的内心自白。但是我们知道,“绝望的抗战”者,或者说那个过客,他们所担负的其实是我们的现实希望。他们是为了我们的牺牲者。在这个意义上,鲁迅就像历史上的所有伟人一样,虽然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他的温暖,他的人性的光芒依然能够引领我们的精神前行。(解放日报)

    进入专题: 鲁迅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文学与文化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44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