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创新精神与价值重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27 次 更新时间:2018-11-26 08:22

进入专题: 企业家   创新精神  

陈春花  


2018年11月17日,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与中国管理模式50人共同举办朗润企业家高端对话第8期暨中国管理模式50人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论坛。本文根据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的演讲整理。已经演讲者本人审阅。

中国管理模式50人(以下简称C50)创立只有一年,但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CMMR)已经有11年历史。在这11年中,我们一直想回答两个问题——中国企业有没有自己的发展模式?在哪些方面中国企业有可能引领世界,并对管理学理论有所贡献?很幸运的是,25位学者和25位企业家组成的C50,成为大家就此问题进行交流和对话的平台。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C50多位成员能来到国发院跟校友们做分享,非常感谢。


企业家对改革开放的意义


谈到改革开放40年,我认为关键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我在1992年-1994年确立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核心主题,就是一件事——有关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为什么?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 S Phelps)在其著作《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中指出,从过去的历史中可以看到,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实现繁荣,很重要的因素是要广泛出现自主创新,他用了一个词叫“草根创新”。我们现在经常提的所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中很重要的理论来源就是这本书中的观点。

我比较认同德鲁克(Peter F. Drucker)的观点。很多经济学家都无法解释为什么美国会持续繁荣,在1970年代按照经济学家的预测,其经济长周期繁荣最多15-20年,而美国的繁荣周期超过了25年乃至30年,为什么?德鲁克的解释是美国的持续繁荣并非简单地源于市场经济或管理型经济,根本原因是企业家经济。德鲁克认为,企业家的出现是真正令人鼓舞的、意义深远的事件,是美国持续繁荣的根本原因。

当我研究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时,发现中国也出现了同样令人鼓舞的事件。在我2008年出版的《中国企业的下一个机会》这本书里,我明确表示中国出现了一种新“人”,名字叫企业家。如果不是企业家群体的出现,改革开放40年无法取得如此大的经济成就。

最近各界都在讨论民营经济要不要退场。我们看一下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就可以得出结论,民营经济是必须存在的、令人鼓舞的,而且一定要坚持,只有这样才可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能取得如此大的经济成就,现在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或如何评价,有个事实必须得承认——中国真的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商业大国。我们观察中美关系可以有很多角度,但有一点我们必须得接受——中国已经是全球经济当中非常非常重要的国家。

探寻中国经济成就背后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本土人民内在的力量被激发了出来,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冒险精神和创造力,因此民营经济的发展一定是不可逆的,民营经济不能退场。我很认同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关于创新的研究理论。大多数讨论改革开放40周年的经济学理论都缺失了一个要素,而我认为这个要素是必须要讨论的,那就是“企业家”这个市场要素不能回避。一个国家有了企业家这个要素才能形成创新的社会。一个社会仅仅有创新的想法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创新还得有人去做。在熊彼特看来,这个“人”就是企业家,他有足够的意愿和能力把创新变成现实。


我所理解的企业家精神


对于企业家的定义,我比较喜欢的有两种:一个是萨伊(Jean-BaptisteSay)给出的定义,另一个是德鲁克给出的定义。萨伊的定义是:“企业家是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开创并领导了一项事业的人。”从这个定义里,就可以清楚为什么企业家如此重要,为什么民营经济推动经济发展是改革开放历程中令人鼓舞的事件。用萨伊的定义来讲,把这些市场要素组合起来之后,从生产力和产出比较低的地方转化到生产力和产出比较高的地方,这是很大的贡献,有企业家出现的时候产出效率才会提高。

我更喜欢用德鲁克的定义来看,比如人的身体是否健康要有体检标准,而企业家的最特殊之处就在于把变化视为体检标准,他们总是会敏感地感受到变化,并变为机会。所以,如果有人问我该怎么预估未来、企业家应该保持什么,我的答案很简单,保持企业家的本色就好,因为企业家的本色就是时刻敏锐地感受变化,并把变化转化为机会。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对此的总结是“无中生有,有中生好”的精神。这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种精神就很难真正创造出财富。

从我个人研究的角度,企业家精神应该包括如下内涵:

第一, 所有创新必须是实践创新,虽然我本人是做理论研究的,但管理理论必须能指导实践,必须能回答实践的问题。否则就很难评价一项理论是否有创新。

第二, 创新是一个连续的形态,要在基本工作中不断地创新,不能限于经验,不能固守传统,创新是行动和结果之是的关系,有创新的行动就要有结果。讨论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时,我不想单纯地从精神层面去理解,反而更愿意给出一个很朴实的描述:企业家精神就是一个踏踏实实的工作,就是不断富有创造性的踏踏实实的工作。回顾改革开放这40年的历程,我对于企业家精神的最大感受就是如此。


企业家如何做到持续创新


对于企业发展,我有三个词不喜欢。

第一是弯道超车,很多人都喜欢用。外国企业确实领先,很多人就想弯道超车赶上去,以至于外国人也这么想。新希望是全球第三个饲料企业,前两家是泰国正大和美国嘉吉。我在新希望任职时,嘉吉全球总裁来中国,他问我:“为什么中国企业只发展短短30年就可以跟我做得差不多?我们用了100年。很多人给出的解释我都不太接受。”我的回答非常简单,我说你用100年,中国企业其实也用了100年,并不是仅仅用30年,或者有什么超车的弯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乎所有人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超过15个小时,是你们工作时间的3倍,30年的本质是90年。我们用的力量其实是一样的。我的这番解释他最为接受。

第二个词叫“跨越式发展”。任何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要回归规律、回归本质,没有什么跨越式发展。很多企业总是波动,甚至大起大落,就是老想找捷径,老想重新搞一套游戏规则,最终受到市场的惩罚。

第三个说法叫自力更生。很多企业家都认为发展是我企业自己的事情,其实根本不是,企业是时代的一部分,是社会的一部分,必须融入时代,融入社会,顺应大势。改革开放40年的领先企业,都是因为融合了大势,这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事实。

今天的中国企业、企业家和40年前又不太一样,我们遇到了一个新的机遇,几乎所有人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那就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所开创的新商业生态。我前一段时间到美国发布我的英文著作时,发现在洛杉矶的餐厅吃饭都已经可以用支付宝,这是之前完全想不到的。再就是美国企业讨论的话题和中国企业越来越一样,都是全球竞争和新技术挑战。中国的高铁、华为、海尔、美的、蚂蚁金服等一大批企业本身就已经走到世界的前沿,甚至引领了某些领域的创新。中国企业要想具有持续的竞争力,核心还是要有企业家精神来推动两个持续变化:一个是持续的价值创造,一个是持续的创新求变。

持续的创造价值就是要回归商业的本质,而持续的创新求变,我提四点建议。

第一, 要敢于把之前的那套东西有目的地放掉。比如原来的成长方式、核心竞争力、甚至原来的商业模式。只有你自己有目的地放掉,才不会被别人颠覆。

第二, 一定要关注到时间轴在变短,企业增长周期、获取顾客的窗口都在变短。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变化。如果企业能力不够,这会构成很大的挑战。比如双11,很多人每一年就在等那一天买东西,企业会发现客户购买的时间轴明显变了,再完全按照之前的经验安排生产可能会出问题。双11期间,天猫和京东这两个平台的交易额合起来接近4000亿元,直接影响很多行业的时间轴。大家一定要对这一变化有概念。

第三, 企业家要明白你将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因为新东西越来越多。但我的建议是你不要只想着解决问题,还要更多地寻找变化带来的机会。中美贸易对有些企业家是问题,对有些产能已经全球布局的企业家又是机会。

第四, 能否让你的所有员工都具有企业家精神。很多企业家本人已经把企业家精神变成习惯,甚至生活本身。但你的组织、员工有没有这种精神?这是很大的挑战。中国企业目前比较大的难题是企业家创新和组织创新之间的距离有点远,能不能让所有员工都有创新精神?要尽快做到这一点。


如何应对组织变革的挑战


企业家要面对环境的巨大变化,这方面我已经讲得比较多,但企业家最终还要回到微观的角度,回到组织如何在行业的升级迭代,事物的重组中强化能力,并找到机会。就组织这个话题,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挑战:

第一、整个市场已经变得深度互联,但又表面无序。很多人追着我预测2019年,答案已经在那里,表面无序、很难预测。机会在哪里?在于深度互联。找到深度互联的点就找到了因果和趋势,机会很多。

第二、没有注定成功的金科玉律,尽快回归商业本质。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告诉我,他去恒瑞医药考察时,对方8分钟的企业简介根本不讲企业发展历史和成就,只讲怎么理解客户。华为和7-11从来不宣称自己是互联网企业,却在互联网时代成长得很好,就是因为回归了商业的本质:与顾客共生。

第三、无法预知的新挑战越来越多。成功企业的一个新特点是不断打破边界。小米不再是一家手机厂商,阿里巴巴也不再是一家普通的电商。

怎么面对这些挑战,我的分享是:

第一,在战略上,企业要转向生共,而不是输赢。要想办法去找生长的空间,去研究顾客的需求与你的价值。企业不外乎琢磨好两件事:一个是满足顾客需求,另一个是创造顾客需求。这就需要企业战略上做出调整,从原来的以企业作为原点转变为以顾客为原点,把企业的“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可做什么”变成顾客导向的“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可做什么”。顾客的想做什么,决定了你的战略,“能做什么”决定了你的能力和资源,这时候的重点不是你拥有什么,而是你能跟谁合作;“可做什么”就要看你原来的产业空间够不够,需要跨界就要跨界。这是非常大的战略调整,也是需要你训练和调整思维方式的地方。

第二,在组织上,管理要实现从分到合。今天的组织效率主要来源于你和外部的合作,而不是内部的管理。怎么促进合作?你一定要有从顾客出发的信仰。当大多数人和企业都遇到困难时,你更容易发现那些依然做得好的企业,原因就是他们永远跟顾客站在一起。从理念上,组织必须变成共生型组织,否则单体的企业很难存活,必须要融入一个价值网络。北大国发院今天这场企业家高端对话,就是我们MBA、EMBA同学和优秀企业家的共生平台。

就企业家而言,要实现组织在价值网络上的融入,建成共生型组织,要具备四层境界。

第一, 要有共生的信仰。对此,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个物种在自然里与万物共生,万物皆可活,而且自由生长。企业要学会中和利他。这句话是我去故宫时感受到的,故宫有三个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是解决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中和殿是人和人的关系,保和殿皇帝与自己内心的关系。企业领导者也同样要把三层关系处理好,中和利他就是要让组织解决好人与人的关系,必须利他,必须共同生长,而不是输赢,这是核心。

第二, 顾客主义。今天的企业家一定要回归到顾客一端才有机会。技术和人力资源等,都不断在变,但企业要服务好顾客这一条不会变。顾客年轻化,你就要随着顾客年轻化。

第三, 技术穿透。今天看到了一系列重组和变化都是因为技术,技术的穿透力越来越强。共生型组织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技术穿透,技术让更多的人和企业有了共同的平台和语境,使合作共生变得更容易。

第四, “无我”领导。这是我受《道德经》影响而得来的感悟。《道德经》最重要的观点是无为,“无为”是什么?答案是让所有人有为,而不是你事事亲历亲为,显得很有为。共生型组织的领导,主要在于牵引、赋能、协同。

最后我最想说的是两句话。第一,改革开放40年,中国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真的就是因为观念的改变。企业家要想在下一个40年继续获得生长,依然需要不断改革观念,与时俱进。当然,我们的国家也一定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第二,原来的经验,原来的单一、线性的思维,该放下要放下,要学会处理复杂性、多变性,要与环境共生,也顾客共生,与价值网络共生。


    进入专题: 企业家   创新精神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思想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364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北大国发院 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