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甫:写作·二二 仿效和点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42 次 更新时间:2021-01-30 21:48

进入专题: 《诗词例话》   诗文鉴赏  

周振甫  


魏武帝乐府:“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永何澹澹①,山岛竦峙。秋风萧飒,洪涛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其辞亦有本。相如《上林》云:“视之无端,察之无涯。日出东沼,月生西陂。”马融《广成》云:“天地江洞②,因无端涯。大明③出东,月生西陂。”扬雄《校猎》云:“出入日月,天与地沓④。”然觉扬语奇,武帝语壮。又“月生西陂”语有何致,而马融复袭之?(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三)

①澹澹:状水波摇荡。 ②虹洞:状广大。 ③大明:太阳。 ④沓(tā踏):合,指天地相接。


文学创作中的描写,有的是有所继承的,就是仿效前人的写法加以变化,具有推陈出新的作用,这是好的;有的光是仿效,缺少变化,那是要不得的;也有的两种写法的类似只是暗合,并非仿效。现在通过比较,看看这些类似的写法怎样使它变化,怎样使它更丰富,写得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何在,这对怎样点化的探讨也许有帮助。

文学创作中的点化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一种是比前人说得更具体,更丰富,创造出新的境界。比方司马相如《上林赋》:“视之无端,察之无涯。”指上林地方广阔无边。这是概念的说明。下文说:“日出东沼,月生西陂”,比较具体些,还缺乏形象描写。扬雄《校猎赋》作:“出入日月,天与地沓”,第二句说,在那里境界广阔,望出去天与地合而为一,这样说就有新意。曹操在《观沧海》里说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把星汉的形象加进去,配上山岛、秋风、洪涛的描写,内容更丰富,境界更开阔,色彩更鲜明,构成新的意境,就比司马相如的话更具体生动了。这就是善于点化的一例。再像马融《广成颂》作:“天地虹洞,因无端涯。”同司马相如的话一样,也是概念的。又说:“大明出东,月生西陂。”也讲日东升月西升;只是换个字面。这样的模仿是要不得的,它既没有加上新东西,又不能丰富原来的话,就谈不上点化了。


苏州诗曰:“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而白乐天诗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杜子美诗曰:“须臾九重真龙①出,一洗万古凡马空。”而东坡颂曰:“振鬣②长鸣,万马皆喑③。”等④一意耳,其后用之益精。

吴曾《漫录》⑤谓乐天“回眸一笑百媚生”,盖祖李白《清平词》“一笑皆生百媚”之语。仆谓李白语又有所自,观江总“回身转佩百媚生,插花照镜千娇出”,意又出此。(王楙《野喜丛书》卷十七)

王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⑥。然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殆不见有牵率排比处。如“含风鸭绿鳞鳞起,弄日鹅黄褭褭垂。”读之初不觉有对偶。至“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但见舒闲容与之态耳。而字字细考之,若经櫽括权衡⑦者,其用意亦深刻矣。(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

前辈读诗与作诗既多,则遣辞措意皆相像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荆公晚年闲居诗云:“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盖本于王摩诘“兴阑啼鸟散,坐久落花多”,而其辞益工也。(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

①九重真龙:皇家的名马。 ②振鬣:摇动马颈上的长毛。 ③喑(yīn因):哑。 ④等:犹同。 ⑤《漫录》:即《能改斋漫录》。 ⑥间:空隙,指没有一丝头发的空隙。 ⑦櫽(yǐn隐)括:矫正。权衡:称量。


上文指的点化,是就内容更丰富说的,这里是就内容更生动更细致说的。实际上是一回事。

书应物《广陵遇孟九云卿》诗:“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光说“一笑”,没有作具体描绘。白居易的《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既写回眸,又写百媚,描绘神态细致多了,“六官粉黛”也比“众女”更具体,后者更显得生动。比起李白的《清平词》,“一笑皆生百媚”来,更写出“回眸”的神态,内容更丰富。李白的“一笑皆生百媚”,比江总的“回身转佩百媚生”,各有特点。写“一笑”着眼在表情;写“回身转佩”着眼在姿态的美好。但一笑更显得活,更有表情。

杜甫《丹青引》写曹霸画马:“须臾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写画马只写它的神态骨格体貌;苏轼写的是真马,所以写“振鬣长鸣”,都用“万马空”“万马喑”来衬托,这里很难分高下。

王安石《北山》:“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王维《过杨氏别业》,“兴阑啼鸟散,坐久落花多。”王维的一联,从兴阑里透露出作者的心情,是说游兴阑珊了,坐得久了,这时啼鸟散了,落花多了,已经有倦意。王安石的一联,写出舒齐幽闲从容的情态,写出景物的美好,写得更工细。为了赏玩景物,所以坐久归迟,这里有对落花芳草的爱赏,没有倦意,不是意兴阑珊,而是意兴不倦。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此语本有所自。《孟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①,途有饿莩而不知发②。”《史记·平原君传》:“君之后宫婢妾被绮縠③,余梁肉,而民衣褐不完④,糟糠不餍⑤。”《淮南子》:“贫民糟糠不接于口,而虎狼餍刍豢⑥;百姓短褐不完,而宫室衣锦绣⑦。”此皆古人久已说过,而一入少陵手,便觉惊心动魄,似从古未经人道者。(赵翼《瓯北诗话》卷二)

①彘(zhì滞):猪。检:制止。 ②饿莩(piǎo漂):饿死的人。发:开仓赈济。 ③被绮縠(hú胡):穿着丝织品制成的衣裳。 ④褐(hè贺):粗麻布衣。完:完整。 ⑤餍(yàn厌):足,饱。 ⑥虎狼:指贵族养的动物。刍豢(chú huàn除患):刍指吃草的牛羊,豢指吃谷的犬猪。 ⑦衣锦绣:穿上锦绣,当指彩绘说。


这里讲的点化,是比前人说的说得更深刻,更尖锐,更集中凝练,因而也更激动人心。如把贵族的奢侈浪费和人民的极端痛苦的生活作强烈对比的,在古代不乏其例。像《孟子》里的话就很尖锐而突出,指出贵族家里猪狗吃着人的谷食,而人民却饿死在路上。此外像《史记》《淮南子》里,也说了意义相似的话。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里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却写得更突出。用“朱门”来指贵族豪门,用“冻死骨”来指饿死者,写得更形象,更含蓄凝练,更具有惊心动魄的作用。


晏叔原:“今宵剩把银釭①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盖出于老杜“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戴叔伦“还作江南别,翻疑梦里逢”,司空曙“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之意。(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词句祖古人意》)

小山词:“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不让伊独步。视永叔之“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倚阑无绪更兜鞋”等句,雅俗判然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①剩把:尽把。银釭:银灯。


一种点化,是借用前人的话融化到自己的境界中去,把前人的话的说法改一下,因而把它的风格也改变了,创造了新的风格。如晏几道《鹧鸪天》下半阕:“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杜甫《羌村》之一:“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杜甫遭安禄山之乱,从长安逃出来,当时他的家里疑心他已牺牲,他也担心家里人都遭了难,所以碰见时还疑心在梦里,要拿起烛来互相照着。这诗写得真切,深刻地反映了经过乱离遭受苦难的夫妇的心情,语言质朴。晏词改用曲折婉转的话来说,话中加上“银釭”那样富家用的词,用来写女子的情思,语言清丽柔婉。这说明融化前人的话,改变说法,来形成不同的风格。但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里推它为艳词独步,借它来贬低欧阳的词,用雅俗来分高低,不够恰当。晏词写夫妇别后相逢的感情,是写得婉转多情的。欧阳修《南歌子》下半阕:“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工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这是写新夫妇的生活。写得生动活泼,并不庸俗。这是反映两种不同的生活,不宜用此来分雅俗。

《国史补》称张旭工于草书,旭言:“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张旭写草书的笔法,从公主与挑夫争路中悟入,从公孙大娘的舞蹈中悟入,把舞蹈的某种姿势运用到笔法里,说明艺术上的手法可以互相吸引。如点染本是画家的笔法,也可以运用到写作上去。那末同属于不同风格的描写,更可以互相吸收了。


譬彼禽鸟,志识①其身,文辞其羽翼也。有大鹏千里之身,而后可以运垂天之翼②,鷃雀假雕鹗之翼③,势未举而先踬矣④,况鹏翼乎!故修辞不忌夫暂假,而贵有载辞之志识,与己力之能胜而已矣。(章学诚《文史通义·说林》)

“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美成以之入词,白仁甫以之入曲,此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者也。然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为我用。(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

晁无咎云:“少游如寒景词云:‘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其褒之如此,盖不曾见炀帝诗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

“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隋炀帝诗也。“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少游词也。话虽蹈袭,然入词尤是当家。(王世贞《艺苑巵言》)

秀水李竹懒(日华)曰:“江为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君复改二字为‘疏影’‘暗香’以咏梅,遂成千古绝调,所谓点铁成金也。”(顾嗣立《寒厅诗话》)

①志识:指作品的思想内容。 ②《庄子·逍遥游》中的寓言,说大鹏的背不知有几千里大,它的翼像天上垂下来的云。 ③鷃(yàn晏)雀:小雀。假:借用。雕、鹗:猛禽。 ④未举:没有张开翅膀,没有飞起来。踬(zhì致):阻碍,指掉下。


作品要求创造,反对抄袭,是指作品中的主要内容或全篇的意境说的。要是作者有了全篇的新的内容,创作了新的意境,在个别地方借用了别人的文辞或境界,而全篇的内容和意境还是作者的,这样的借用是可以的。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这首诗的主题是忆友,“西风”两句只是写时令,别人可以借用。周邦彦在《齐天乐》里借用,作:“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作者回想到同朋友在京里(用长安代京城)的情境,当时正是西风落叶,诗情宛转。白朴《梧桐雨》杂剧第二折《普天乐》:“銮驾迁,成都盼。更那堪浐水西飞雁,一声声送上雕鞍。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写唐明皇在路上看到西飞雁,想起西风渭水,落日长安,用来表达人物的凄苦心情,是很恰当的。

秦观的《满庭芳》“山抹微云”一首,是写别情的。分别时正在深秋的晚上,所以是“山抹微云,天粘衰草”;分别的地点是在城外水边,所以说“暂停征棹”。“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非常贴切地写出了当时情景。船傍在孤村,夕阳西下,寒鸦在归窠时飞回。因此,这三句虽然借用了隋炀帝的《短句》,“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却是情景贴切。再说秦观这首词本身自有完整的意境,并不专靠隋炀帝的两句诗来构成意境,只是借用它来丰富所创造的意境。

宋代诗人林逋的梅花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非常著名,是本于江为“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只换了两个字。林逋的两句虽然受到江为这两句诗的触发,但是林逋一定是先有了那样的生活感受,才能从他这两句诗中得到触发。林逋的点化,是构成新的意境,赋予新的主题,是一种创造,而不是简单的借用。


苏子卿①曰:“明月照高楼,想见余光辉。”子美曰:“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庾信曰:“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王勃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梁简文曰:“湿花枝觉重,宿鸟羽飞迟。”韦苏州曰:“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三者虽有所祖②,然青愈于蓝③矣。(谢榛《四溟诗话》卷一)

顾况喜白乐天送友人原上草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是李太白瀑布诗:“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生”意。(吴圱《优古堂诗话)>)

①子卿,苏武字。按《文选》苏武诗中没有这里所引的两句,王士禛《古诗选》作无名氏《拟苏李诗》中有。 ②所祖:所本,所根据。 ③青愈于蓝:《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有一种点化,是只模仿形式结构和个别词语,内容完全不同,因此所创的意境也是全新的。如庾信《华林园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王勃在《滕王阁序》里作“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无一色。”只是模仿句子的结构,拿两样东西来相比,还借用了“齐飞”“一色”。至于内容,一个是讲车子和旗子的,是写队伍的;一个是写秋天的景色的,完全不同。庾信的话,描写在进行中的队伍,车子上的曲柄凉伞(芝盖)在落花飞舞中前进,旗子同杨柳一样色彩鲜明。王勃的话写从滕王阁上望出去,水天相接,而落霞孤鹜的景色很美好,水天一色的境界极开阔,超过了庾信那两句。

白居易的《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结构上类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二首》之一:“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但这种类似,是偶合,还是仿造,还不清楚。李白的一联工于描绘,白居易的一联含意深刻,更为传诵,和李白的一联内容完全不同,所创造的意境也是全新的。


《蔡宽夫诗话》云:“亭亭画舸系寒潭①,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尝有人客舍壁间见此诗,莫知谁作。或云郑兵部仲贤②也,然集中无有,好事者或填入乐府。(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四)

郑文宝《柳柱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这首诗像唐朝韦庄的《古离别》:“晴烟漠漠柳毵毵③,不那④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是江南。”但是第三第四句那种写法,比韦庄的后半首新鲜深细得多了,后来许多作家都仿效它。例如:苏轼《虞美人》:“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陈与义《虞美人》:“明朝有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⑤舟,载不动许多愁”;辛弃疾《水调歌头》:“明月扁舟去,和月载离愁”;张可久《蟾宫曲》:“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贯云石《清江引》:“江声卷暮涛,树影留残照,兰舟把愁都载了”。王实甫的《西厢记》里把船变成车,例如第四本第一折:“试着那司天台⑥打算半年愁,端的是太平车儿约有十余载”;第三折:“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陆娟《送人还新安》又把愁和恨变成“春色”:“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到江南。”(钱钟书《宋诗选注》郑文宝诗注)

①画舸(gě葛):画船。寒潭:一作春潭。 ②郑仲贤:郑文宝。宋初诗人,字仲贤。 ③毵毵(sān三):状细长。 ④不那:无奈。 ⑤舴艋(zé mēng则孟)小船。 ⑥司天台:天文台。


这里讲用一种类似手法来写同一内容,却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方法,其中有借用,有点化,也可能有暗合。借用的像陈与义的“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只是借用苏轼的“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也有“青出于蓝”的,像这里指出郑文宝的诗比韦庄的新鲜深细得多。韦庄写离情,从“晴烟漠漠柳毵毵”到“断肠春色是江南”,写烟柳和江南春色,这些题材,诗人写过的很多。郑文宝写离情,用画船“载将离恨过江南”,这是新的说法,所以给人新鲜的感觉。韦庄的“晴烟漠漠柳毵毵”,和“更把玉鞭云外指”,就具体的描写来看,看不出是在写离愁,尤其是玉鞭云外指的形象,也可以写春游。郑文宝写的烟波风雨,画船待发,从具体描写看,有力地烘托离愁,所以说深细得多吧。不过这两首诗的相像,也可能是“偶合”,不一定是“青出于蓝”。陆娟的“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到江南”,后一句和郑文宝的诗句类似,但“万点落花”同“烟波风雨”不同,创造了新的境界。

这里引的其他的例,仿效的痕迹比较明显。从这些例子看,作家都不愿机械地模仿,都有所变化,像从画舸的无情,不管烟波风雨,变为汴水的无情;从船载离愁,转为舴艋舟载不动愁;又把船变成车,把离愁变成春色;还加上一些不同景物的衬托,所以虽仿效而还是有变化的。

——以上写作



    进入专题: 《诗词例话》   诗文鉴赏  

本文责编:liw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诗文鉴赏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184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