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期以来台湾政坛的“二元结构”特征和现行选举制度看,台湾似乎已经逐步形成两党格局,尽管其发展过程有所跌宕起伏,但是基本方向并未改变。本文从民进党内部生态及其走向、国民党内部生态及其走向、第三势力现状及其走向以及执政的民进党与在野势力的互动关系等四个方面,分析2016年“二合一”选举以来台湾的政治生态及其走向。
一、民进党内部生态及其走向
在赢得2014年“九合一”选举和2016年“二合一”选举等两场前所未有的胜利之后,民进党不仅重新上台执政,而且已经成为台湾政坛的第一大政党,其政党内部的政治生态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呈现以下基本态势:
(一)建党以来的第二次世代交替全面完成。
相当一个时期以来,“世代交替”已经成为民进党内的主流意向,即希望和要求由新世代接替、取代律师团世代,主导民进党。
民进党在2014年“九合一”选举中大举获胜,一批新世代人物走上县市长岗位,成为党内实力派;蔡英文仍然担任党主席并毫无悬念地成为2016年“总统”候选人,第二次世代交替的格局几已成型。在2016年“二合一”选举中,民进党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实现“双过半”和一党“完全执政”的目标,大批新世代人士进入“立法院”、走上“新内阁”部会的重要岗位;蔡英文继续兼任党主席,任命一批新世代人士担任中央机构的重要职务,标志着第二次世代交替全面完成。从世代结构的角度看,所有的“天王”、“大佬”都已被排斥于执政的决策核心之外;在此后2016年全代会的权力核心重组中,所有的“天王”、“大佬”全数退出党内权力核心。
(二)民进党派系基本格局并未改变,出现部分重组及实力消长。
2006年民进党宣布解散派系,之后随着2008年“总统”候选人党内提名竞争的展开,除了新潮流系之外,派系运作转变为以陈水扁以及有意竞逐2008年“大选”的游锡堃、谢长廷、苏贞昌等重要人物为核心的政治圈子,外界称之为“扁系”、“游系”、“谢系”和“苏系”,派系运作不再是以特定派系标志、名称来进行组织动员,新潮流系则以智库的形式出现且继续活动,各个派系的运作有着各自的方式,一直延续至今,一般都为掌握丰富行政资源的地方首长所主导。
在2014年“九合一”选举之后,民进党内派系发生所谓的“严重失衡”状态,原本实力最大的新潮流系一举获得6席县市长,其中包括3席直辖市长,资源和实力进一步扩增,成为蔡英文争取2016年大选候选人乃至问鼎大位所必须依靠的重要力量。
蔡英文自2008年以来已经三次担任民进党主席,虽然她并未刻意培植及经营自身的派系,但是其周围自然而然聚集及形成一支嫡系人马,即外界称之为“英系”。除了部分长期得到信任和重用的人士以外,同时也利用派系之间的矛盾,与新潮流系和谢长廷系等合作,使之互相制衡,为她所用。2016年选后行政部门和党务主管的人事安排以英系和新系为主,充分考虑及兼顾其他派系的平衡。在2016年第17届全代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中执委和中常委,新潮流系仍然是最大的赢家,英系和以游系为主蜕变的“正常国家促进会”各有斩获、平分秋色,谢系、苏系则呈现式微的态势。
2016年大选之后,新潮流系依旧维持党内最强派系的地位,“一派独大”且咄咄逼人,即将卸任的高雄市长陈菊和台南市长赖清德俨然成为派系争夺政治资源的领军人物,目前党内确实没有任何派系可以制衡新潮流系;以蔡英文为核心的“英系”具有相当的凝聚力,掌控党务的重要部门;原本不成气候、实力弱小的“游系”异军突起,以“正常国家促进会”名义出现,在现任台中市长林佳龙主导下逐步发展;而其它派系——“谢系”、“苏系”仍然欲振乏力;“扁系”已溃不成军,以所谓“一边一国连线”的跨政党派系出现,蠢蠢欲动,但影响力式微。
上台执政初期,虽然党内派系实力发展不均衡,但是这种派系格局相对较为有利于党内的基本稳定和相互关系的协调,同时由于民进党进入“全面执政”状态,政治资源较为充沛,不至于出现尖锐的利益冲突和资源争夺,尚可维持较为和谐的党内气氛。而随着2018年底县市长选举的党内候选人初选的临近,无疑出现新一波围绕政治资源重新分配的派系斗争。
(三)现阶段派系竞争主要围绕2018年县市长选举候选人提名进程而逐渐加剧。
民进党2018年县市长选举初选工作在2017年下半年就逐步展开,11月底中执会通过现有执政县市可以竞选连任的所有9名现任者的提名,并且举行首波的造势活动;接着中常会通过现有执政县市无法竞选连任的台南市、高雄市、宜兰县及嘉义县等县市长的初选规划,定于2018年3月上旬进行初选民调,中旬公告提名名单;作为征召选区的新北市等争取执政的县市,将从政治环境及胜选机会进行评估,提名较有竞争力的候选人参选;而最为特殊的是台北市,牵涉到与柯文哲的关系,是否提名候选人,则留待2018年5月之后确定。
派系的竞争主要集中于高雄市、台南市和新北市三都市长候选人提名的竞争。民进党在高雄市、台南市执政都长达20余年,支持基础雄厚,无论谁成为候选人,都有必然当选的绝对优势,所以党内初选被视为正式选举,相关派系全力动员。不但竞选看板林立,而且各种文宣、海报及演艺明星助阵的宣传造势活动层出不穷,让选民应接不暇。而获得新北市长党内提名、即获得征召,无论能否胜选,都是诸多民进党人士寻求仕途发展的重要步骤,因此各个派系出自不同的利益考量,暗中较劲,竞争激烈。
随后,各个派系围绕2018年地方选举的竞争全面展开,白热化且激烈冲突终究无法避免。对此,蔡英文呼吁,党内参选同志以及党员同志要遵守规定,不得互相攻讦,也不能伤害民进党形象。
时至5月下旬,年底县市长候选人党内提名基本尘埃落定,多数县市通过民调确定候选人;新北市确定征召苏贞昌作为市长候选人,这无疑是一高明的招术;台北市最终决定不予礼让柯文哲,确定以征召的方式提名姚文智为候选人。总体而言,尽管派系斗争有所平息,但是整个提名过程留下的伤痕则难以抚平,势必延续并或多或少地影响年底的选情。
迄今为止,蔡英文已经三次担任民进党主席,对于党内派系互动态势瞭若指掌,处理派系关系较为娴熟。上台执政以来,蔡英文较为平顺地掌控党务工作,使之正常有序地运行。首批县市长候选人提名一刀切地完成,避免因差别对待引发党内纷争。而新潮流系执政的高雄与台南两市2018年都将届满交班,成为党内派系决战的聚焦点,尤其是陈菊出版回忆录引发的风波,一方是党内最大派系新潮流,另一方是谢系,以蔡英文当前的处境则希望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卷入纷争,但是作为党政双重领导人却无法袖手旁观,蔡英文采取“一石多鸟”的策略,高调礼聘陈菊出任“总统府”秘书长,同时缓解多种矛盾。显而易见,作为非典型民进党人物的蔡英文,确实未能具有当年陈水扁的实力与手腕,而一个时期以来民意支持度的持续低落,无疑削弱其处理党内事务的威信和能量。
二、国民党内部生态及其走向
可以认为,分析未来一个时期台湾政治生态,即政党格局的发展趋势,主要观察点在于国民党的发展趋势。根据2016年“二合一”选举显示的台湾政党实力对比及其发展趋势,国民党衰弱的颓势乃至于难以整合的状态已是不可避免。到目前为止,国民党不可能发生大规模分裂而由其它政治势力取代,不可能走上泡沫化的道路,而其重整过程对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败选后的国民党并没有分裂和溃散,大多数党员和支持者都要求和期待国民党深刻反省和改革,能够重新振作、东山再起。从2016年大选朱立伦获得的380多万选票和国民党获得区域“立委”的近39%得票率,以及2014年仍保有相当数量的地方县市议员及乡镇市长、村里长等基层公职来看,国民党仍保持相当实力的基本盘,这构成未来国民党再起的根基和枝干。只要推动整合有效,改革措施得当有力,在2016年选举中不投票的、转投民进党、亲民党的选民,并非没有回归的可能。
其次,台湾政治生态基本形成了“蓝绿二元政治结构”,这是由现行台湾选举制度所决定的。虽然2016年选举蓝绿实力对比发生翻转,但蓝绿对峙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广大民众希望看到两党政治力量的平衡,而非“一党独大”的局面,这意味着如果民进党犯错、国民党自身努力,还是有机会重新赢得选民的信任与支持。台湾社会对在野后的国民党还有相当的期待,并不希望其一蹶不振。普遍认为国民党仍然是台湾社会一股重要的安定力量,仍然是目前最有能力监督民进党的在野党;台湾政党政治的正常发展需要一个较为强有力的在野党,不仅民进党的执政需要国民党的强力监督和制衡;而且两岸关系发展也需要国民党扮演积极的角色,这是其东山再起的重要基础。
在2017年5月20日举行的新一届国民党主席选举中,吴敦义以过半的得票率一轮就当选党主席,得票数远超过第二名的洪秀柱与第三名的郝龙斌,在全台的22县市全部获胜,甚至囊括“黄复兴党部”的超过50%的选票,只有海外党员部分些微落后,可见他整合国民党各方势力的能力及声望。吴敦义在第20届全代会就任即领导其后4年全党的工作,而且很有可能代表国民党参选2020年“总统”大选。此次党主席选举的结果可以得到若干启示:
1、反映现阶段党内的主流意志,平心而论,从未来国民党发展的客观需要来看,吴敦义获胜且一轮过半数当选,应是最好的结局,竞选过程造成的后遗症较小,有利于选后党内的整合,符合国民党的整体利益。毫无疑义,这一结果也确是民进党及绿营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现阶段国民党面临的问题千头万绪,既需要理论论述、资源整合、人才培养,又需要从事完成任务的坚实的基层组织和忠实的执行队伍,更需要主导统筹各项任务的领导核心和领导人,而且国民党在2014年“九合一”选举惨败之后决策核心体制似乎已经解构,一直未能有效整合而重构。简言之,国民党现阶段确实需要具有统御全党能力的领袖人物,党内大多数人相信也期待吴敦义能够胜任这一角色。
2、考察吴敦义的出身背景、从政经历及以往的政绩,他的获胜且一轮过半数当选,在五个方面有利于今后一个时期国民党的内部整合与团结:一是有利于党内本土势力与非本土势力的整合;二是有利于协调党中央与当今党内大佬的关系;三是有利于协调党中央与“立法院”党团的关系,从而增强制衡监督民进党的能力;四是有利于协调党中央与地方基层组织及地方派系的关系;五是从吴敦义以往的政商关系看,有利于争取台湾企业界对国民党的支持,解决筹款的问题。
然而,今后一个时期国民党面临以下若干方面的挑战:
一是,如何适应形势需要,调整“失去党产”之后的基层组织经营与选举动员模式。
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争取青年对国民党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刻不容缓地着手培养及提拔年轻一代,形成人才梯队。
三是,如何结合泛蓝阵营的其他政治势力及运用“立法院”之外的抗争形式,提高监督制衡民进党的能力,涉及到符合民众期待、扩大社会支持基础的重要问题。
上述三个方面都是应对2018年和2020年的两场重要选举的需要。尤其是如何围绕2018年的选举整合全党,推举强有力的候选人,全力辅选助选,力争有所斩获,为2020年“二合一”选举奠定有利的基础。
面对民进党重新执政以来蔡英文及民进党的执政满意度、政党支持度持续下滑的基本态势,2018年底举行的“九合一”地方选举无疑是国民党重整出发、力争实力提升的重要机遇。
迄今为止,县市长候选人党内提名已经完成。然而国民党在诸多县市长候选人的党内提名过程中都曾经出现过严重争议、产生尖锐的矛盾,仍然有着潜在的整合问题。倘若党中央未能着手摆平内部争议,任由矛盾逐步加剧,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提名过程所造成的伤害,将难以取得预期的选举结果。另一方面,在遭受民进党倾力清算党产、资源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势必使国民党中央摆平党内纷争的筹码及手法大幅减少。
可以认为,一个时期以来台湾内部的形势及环境,客观上明显有利于国民党年底的选情,但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国民党如何把握契机,进行自身内部的有效整合,全力以赴地辅选助选,是至关重要的。
吴敦义就任党主席之后面临两岸路线的考验,即如何消除党内在两岸政策主张方面的歧异,进一步发挥国民党在两岸关系方面的独特优势。
从现阶段台湾政治环境看,要维持政党生存与发展,避免“小党化”和“边缘化”,国民党就必须进一步推行政党“本土化”,包括两岸政策主张,换言之,国民党两岸政策“本土化”趋势已是难以阻挡,既要迎合民意,也要引导民意,以巩固和扩大民意基础。如何充分发挥国民党在两岸关系方面的优势,提升“本土化”的宏观思考和引导民意的战略能力,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线,考验新一届党中央领导的政治智慧,否则很有可能步入“台湾主体性”、虚化“一中”的歧路,届时与大陆的矛盾及斗争将逐渐增多。鉴于吴敦义以往所担任职务的缘故,他在两岸政策方面较少有相关的论述,由此就任之后采取“马规吴随”的两岸政策论述似乎是较为稳妥的选择。相较于似乎背负“外省原罪”包袱的马英九,吴敦义凭藉其本土背景及社会基础,以及娴熟的协调能力与圆融的处事风格,能否在“深化九二共识”和“两岸和平制度化”有所作为,值得期待。但是就任以来党内一直存在两岸路线的争议,似乎一定程度影响党内的整合和政党的总体竞争能力。
三、台湾第三势力现状及走向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政治转型以来,台湾政坛逐步形成相对较为稳定的“二元”政治结构,一直以来,虽然有部分政治人物及势力利用社会对于“蓝绿恶斗”的不满和厌恶,提出“超越蓝绿”的主张,并且成立相应的政治组织,但是这些政治组织或者是“昙花一现”,或者无法持续发展壮大,或者最终沦为某个政治势力的附庸,未能真正成为第三势力。诸如,1996年成立的以“环境保护”为政纲的绿党、2001年成立的“泛紫联盟”、2002年由劳工人士筹画成立的“人民火大行动联盟”、2008年成立的“第三社会党”、等等。
现阶段台湾第三势力的出现,主要指的是2014年3月“太阳花学运”及2014年“九合一”选举之后形成的“第三势力”。
在2014年“太阳花学运”及“九合一”选举之后,尤其是无党籍的柯文哲当选台北市长,显示台湾政治格局似乎发生很大变化,政党社会基础的基本盘出现一定的变动,中间选民急剧增加。虽然未必能够形成强有力的单一政党,但对两大政党已经明显起到牵制和督促的作用,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从狭义上看,台湾“第三势力”即指蓝绿两大阵营之外的势力,那么就微不足道;而从广义上看,台湾“第三势力”指国、民两党之外的所有政党及其它势力,包括原有的台联党、亲民党、新党以及2014年“九合一”选举之后成立的“时代力量”等政党和政治社团,还应该包括尚未形成组织形态的势力。就目前而言,除了新党的立场接近于国民党之外,上述的其它政党及政治社团的立场基本上倾向民进党。台湾政坛的所谓“蓝营”实际上只有国民党和新党,而新党的实力相当弱小;而亲民党和民国党实际上已经脱离“蓝营”,明显往“白色势力”靠拢,尤其是近年来亲民党在多数议题选择与民进党合作,却与国民党对抗;而属于“台独”极端势力的“时代力量”,已经成为“立法院”第三大政党。
未来一个时期第三势力的发展有以下若干观察点:
1、以柯文哲为代表的所谓“白色力量”实现整合或者合作,而柯文哲似乎并未刻意也没有显示整合所谓的“白色力量”的意愿。
2、自诩要成为“第二大政党”的“时代力量”,能否进一步整合第三势力,逐步发展壮大,取代仍然还在谷底徘徊的国民党;那么关键在于 “时代力量”能否与以柯文哲为代表的所谓“白色力量”实现整合或者合作,而二者在政治主张的差异使之难以整合。
3、“时代力量”能否整合2014年“九合一”选举之后成立的极端“台独”组织,与民进党争夺“基本教义派”的资源而壮大自身、分庭抗礼,成为足于抗衡国、民两党的第三大政党。“时代力量”在民进党上台执政之后似乎有意与民进党保持距离,以体现其政党的主体性,在新一届“立法院”提出极端“台独”的议案,在某些改革议题与民进党互别苗头,甚至抗衡。实际上,如果不与民进党合作,“时代力量”要在2020年“立法委员”选举保有原来的席次,确实是有一定悬念的。
4、亲民党能否利用国民党的衰弱及可能的局部分裂,并且整合部分蓝营势力,成为政坛的第三大党,即成为制约民进党与国民党的“关键少数”。从该党的实力状况及发展趋势来看,这似乎已是“天方夜谭”。
由此可见,现阶段台湾政坛要形成相对稳定、具有与民进党、国民党相抗衡能力的第三势力,还需要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四、民进党与在野势力的互动关系
2016年民进党上台执政以来,台湾政坛朝野尖锐对立,纷争持续不断。民进党与在野势力的互动关系是围绕政治资源、社会支持基础的竞争,维护政党自身利益,巩固执政基础而展开的,包括“立法”、“修法”、政策调整等,概莫能外。
1、民进党千方百计地打压和削弱国民党
民进党持续藉助“党产”、“促转”议题不遗余力地打压国民党,凭藉其在“立法院”的多数席位,继2016年强行通过《政党及其附随组织不当取得财产处理条例》后,2017年再次强行通过《促进转型正义条例》。马英九曾经严厉抨击这两个条例,指出其对“宪政”造成非常大的冲击,几乎违反所有法治国家原则,违法滥权。
此外,2017年11月,民进党针对台湾基层组织采取两大动作格外引发关注。“行政院”通过“农田水利会组织通则”部分条文修正草案,将台湾“农田水利会”的位阶由“法人”改制为公务机构,“水利会长”及各级专任职员改为官派。将具有“公法人”性质的水利会长改为官派,破坏基层“农民自治”的精神,无疑是开民主的倒车。随后,民进党籍“立委”提案修改“地方制度法”,拟取消全台乡镇市长及乡镇市民代表的选举,全面改为官派,同样遭致外界批判。
显而易见,在台湾地方基层中,与农民相关的团体有农会、渔会、农田水利会以及合作社和产销班,另外与基层民众联系十分紧密的还有乡镇市长以及村里长等。长期以来,这些农民组织大多数处于国民党的掌控之下,对于国民党今后的再次崛起仍然是至关重要的。上述两项所谓的“改革”举措,其实是要切断国民党的基层网络,收并各地水利会的庞大资产,同时将草根农民组织纳入势力版图,选举导向与政治盘算相当明显,并且着眼于推动基层政治生态的演化,铲除国民党再次崛起的根基。
2、民进党与“时代力量”的竞争合作关系
时代力量与民进党同属于泛绿阵营,其深绿选票在大选时必然会支持民进党,而在地方选举时则有一定的竞争及分割选票的作用,所以民进党对时代力量保持既合作又防范的关系。倘若没有民进党的礼让,时代力量不可能拥有成为“立法院”第三大党的区域“立委”席次。基于这层复杂关系,双方不得不事事既相互谅解又相互戒备。虽然2017年“立委”黄国昌罢免案未能通过,完全依靠民进党的帮助,但是两党之间围绕政治资源的明争暗斗,则随着2018年地方选举的逼近而进一步呈现。在2017年底“立法院”围绕“劳动基准法”的修法问题,由于反对修法者以青年居多,时代力量紧紧抓住机会,不仅连署提出“劳权公投案”,而且采取激烈行动抗议民进党及公然指责蔡英文,不惜与民进党撕破脸面,以至于双方公开放话,已到毫不留情面的地步,纯粹是为了在2018年底地方选举提升各自利益交换的筹码。
3、民进党与柯文哲微妙且尴尬的关系
一个时期以来,民进党与柯文哲处于既烫手又微妙且尴尬的关系之中。2017年民进党与柯文哲双方一直为着政治资源的争夺进行或明或暗的持续较量,柯文哲在双城论坛、两岸论述方面的表现,似乎冲击了民进党的政策空间,对蔡英文造成一定的压力;此外,柯文哲时常不留情面地抨击执政当局的某些政策及做法,致使民进党非常恼火。为了压制柯文哲后续声势、提高讨价还价的筹码,民进党频频打击柯文哲,但其支持度却不跌反升。尽管民进党全代会已通过“柯文哲条款”,摆明在2018年台北市长选举不提候选人与柯文哲竞争,但是一个时期以来民进党公职人员不满柯文哲却是不争的事实。2017年12月17日,民进党籍“立委”姚文智宣布参选台北市长,党内“立委”、议员及相关团体群起相挺。这使民进党与柯文哲的关系愈显扑朔迷离。对此,民进党“选举对策委员会”公开表示,柯文哲的状况虽然还算稳定,但党内基层要求提名的声浪很大,双方是“再续前缘”还是“分道扬镳”,有待观察。
台湾《美丽岛电子报》有关台北市长选举民调资料显示,年轻人和高学历这两个族群对柯文哲的坚定支持及对民进党的高度疏离,意味着如果民进党采取和柯文哲对立的策略,这部分人非常可能将与民进党更清楚地划清界线。该报12月的“全国性国政调查”显示,在全台也同样出现年轻人和高学历两个族群对柯文哲维持髙度坚定的信任,对民进党的高度疏离的现象。可以认为,不管2018年柯文哲是否连任,都将对民进党构成重大的压力,使其面临艰难的抉择,而一个时期以来民进党内一直存在要求自己提名台北市长候选人的强烈呼声。
直至5月中旬,尽管柯文哲就以往的“两岸一家亲”说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抱歉,并且表态不参选2020年大选,但是民进党高层在内部强烈压力下作出不礼让柯文哲、自己提名候选人的决定。而民进党能否征召强有力的人选与柯文哲及国民党候选人形成“三足鼎立”竞争态势,或者只是玩弄媒体所言的“假提名、真礼让”的策略,有关各方都拭目以待。经过一番协调、斡旋及相关的评估,民进党选举对策委员会研究确定并且提交中执会通过征召姚文智为候选人,那么民进党与柯文哲表面上已经正式“分道扬镳”,但并非“一刀两断”,随着选情的发展变化,二者的关系仍然存在转圜的空间。
林劲,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
来源:《中国评论》月刊8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