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雪峰:村庄熟人社会中的养老模式值得鼓励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37 次 更新时间:2018-06-12 22:37

进入专题: 熟人社会   养老模式  

贺雪峰 (进入专栏)  

到武汉郊区新洲区H镇调研,很多人不约而同讲到H村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H村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是2012年通过以奖代补资金建设的,投资46万元,其中区财政奖补23万元。养老中心建筑面积有300平方米,可以同时为22个老年人提供常住养老。


村互助照料中心让老人常住


本来,区财政奖补建立的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只是日间照料,主要是通过为村庄老年人提供娱乐等活动场所,吸引村庄老年人白天来照料中心活动,同时为生活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低价午餐等生活服务,鼓励村庄中身体好的低龄老年人为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老年人服务,互助照料。实际上,绝大多数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都缺少照料的内容,而变成了村庄老年人娱乐聊天的场所。这样的娱乐聊天场所,为老年人提供了交往空间,老年人之间的互动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不再孤单,精神状况大为改善。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变成老年人活动中心,也是十足的好事。

H村村支书则希望在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的基础上延伸一下。他说,当前农村中青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经商了,农村留守老人普遍比较孤单,尤其是一些高龄失能老人单独留守在家,生活不能自理,状况就十分不好。子女外出务工也不安心。村支书因此尝试在白天老年人互助照料的基础上,让农村留守高龄失能老人来常住。几年下来,常住照料中心的留守老人最多时有19人,最少时也有9人。让留守老人常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极大改善了留守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也为他们进城子女安心务工创造了条件,因此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聘请了两名工作人员,都是本村妇女,一个40多岁的妇女负责日常管理,一个60多岁的妇女负责做饭。两人月工资均为2600元。此外,照料中心每年还需要支出水电费1.6万元(包括冬天烤火、夏天降温),支出生活费四五万元,日常用品如餐具等1万元,活动经费若干。加起来,一年支出在15万元左右。区财政每年补贴6万元。来照料中心常住的老人要按每月800~1200元缴纳养老费,10个老年人大约缴纳10万元。因此,算上财政补贴,H村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基本上可以做到自负盈亏。

这样来看,H村将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由白天的互助照料变为常住,是十分成功的,是农村家庭养老的一个重要补充。

不过,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也存在隐忧,最主要的是如何防范风险。来照料中心常住的一般都是高龄失能老人,这些人生活自理能力差,行动不便,容易出事故。照料中心一个老人在夜间起来摔倒受伤,虽然没造成大事故,子女也没有来无理取闹,但问题是万一有子女来闹,就不好办了。还有一次,一个老人半夜抽烟,烧着了被子,幸亏工作人员起来方便时闻到煳味,及时发现,才没有酿成大事故。

万一出了安全事故谁来承担责任?照料中心让老年人常住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方便村民和老人,一旦出事就会不可收拾。H村村支书说,实际上,高龄老人在家单独住,出事故的可能性更大,也正因此,他才想到要让老人到照料中心常住。但老人在家出事,责任都在农户家庭的,而在照料中心出事,村级组织就脱不了干系。因此,H村村支书十分犹豫还要不要将老人常住坚持下去。


老人在熟人社会中养老的意义


中国农村过去实行“五保”制度,现在改为特困救助制度,即凡是没有子女的孤寡老年人,国家都给予生活困难补贴,H镇老年人的特困补助由过去每月500元增加到了现在的985元。为了解决孤寡老年人的照料问题,全国乡镇一级都建有福利院,孤寡老人可以入住。H镇是由两个乡镇合并而来的,现在就有两个老年人福利院。不过,现在住在福利院的老人只有60人,最高时有240人,而全镇有孤寡老人365人。

老年人不愿住福利院有三个原因,一是觉得脱离了过去的村庄熟人社会、到福利院生活,没有意思;二是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问题;三是为了防范出现事故,福利院制定了比较严厉的管理制度,比如不允许老年人随便外出,因此老年人说到了福利院、感觉像坐牢。

老年人外出时出事故,福利院是要承担责任的。有一位老人外出溺水死亡,其亲友到福利院大闹追责,让福利院赔偿几十万元,就教育了福利院通过限制老年人外出来防止出事故。

国家给孤寡老人的特困救助由500元到985元,老年人经济能力增强了,他们就愿意投亲靠友,或仍然在村庄居住,不到万不得已不愿住到福利院。

H村老年人常住的互助照料中心,一方面设在村庄熟人社会中,工作人员对入住老年人比较有人情味(这个很重要);同时,住在村庄中,每天都能见到熟人,生活质量就比较高。从这个意义上说,H村的村庄内养老是一项创新,是介于家庭养老与乡镇福利院养老之间的一个中间层次。这个层次的最大好处是让老年人仍然生活在他们一直生活的熟悉的村庄熟人社会中,生存在一直延续的生活意义之网中,延续着他们的体面和尊严。

是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

高龄失能老人在村庄熟人社会中养老很重要,低龄老年人就更不愿意脱离村庄熟人社会了。

在H镇调研时,一个在城市为子女带了几年孙子的老年人回到村里,幸福得不得了,说终于解放了、自由了。他们并不喜欢在城市和子女一起生活,因为处处受到限制。自己没有收入,又要消费,难免要看子女脸色。他们说短期内与子女一起生活,很亲热亲密,时间长了,习惯不一样,则十分受拘束,哪有在农村来得自由舒服。老人总结说,与子女距离远一点是亲人,天天在一起就成仇人了。住在乡下,自己种田、种菜、喂猪养鸡、捞鱼摸虾,不仅可以获得收入,而且劳动具有意义。有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每月到城里子女家住几天,就可以保持老年人的独立、自由、体面和尊严。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村庄对农民很重要,年轻时进城,年龄大了,在城市缺少就业机会时,回农村就显得很重要,土地就很重要,农村的宅基地与住房就很重要。

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的低龄老年人,在村庄有房有地,季节性地开展劳作,大量闲暇时间可以有各种文化娱乐生活。低龄老年人还可以照料高龄老年人,从而积累道德券,在自己高龄时换取其他低龄老年人的照料。这样,在村庄熟人社会中可以有真正的老年人的互助照料,可以作为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

笔者认为,村庄熟人社会互助照料基础上的养老模式值得尝试,值得重视。

(作者系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进入 贺雪峰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熟人社会   养老模式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组织社会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044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新乡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