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来,温州经济发展遭遇到了“天花板效应”,亟需须创新发展模式。“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战略的实施,赋予了温州模式新的内涵,打造了温州经济“内源拉动”和“外源拉动”相结合的“双引擎”发展机制,从而把温州现代化进程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温州模式;以民引外、民外合璧;转型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曾产生了一些具有鲜明地区特点和时代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典型的有“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是以发展外向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是以发展乡镇集体所有经济为主的,而温州模式是以民营经济发展为主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苏南地区实施“三外(外资、外贸、外经)齐上、以外养内”的战略,苏南的工业化模式开始向珠江三角洲模式转化,发展成为“新苏南模式”;而从1997年开始的以产权明晰为核心内容的苏南地区乡镇企业二次改制浪潮,使得苏南的改革模式又趋向于温州模式。同样,珠江三角洲模式、温州模式也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了相应的发展变化。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整体上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给以民营资本为主要驱动力的温州工业化模式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温州模式兴起时的“短缺经济”背景已不存在,国内竞争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市场秩序日益规范,环境和能源制约严重,国际上商业环境日益残酷,这使得以低成本为主要竞争优势、一般处于产业链条低端的民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温州工业化模式主要是内源性民间投资驱动,投资产业选择主要集中于回收期较短、风险相对小的传统制造业,产业技术主要局限于低技术行业,造成了温州的产业结构水平总体较低。中国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重化工阶段,温州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与中国整体工业化的进程不相协调。这些问题无疑会影响温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椐统计,2004年温州市GDP 总量排在浙江省11个城市中的第三名,但GDP 增速排名倒数第三,增长速度横比已经连续2年下降,温州进一步工业化的动力已经显得相对不足。近几年来,国际上屡屡发生的针对温州产品的各种形式的贸易摩擦事件,更显示出仅仅集中在传统制造业、把成本优势发挥到极至的“温州制造”的局限性。这表明,温州工业化模式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温州经济发展遭遇到了“天花板效应”。因此,温州的产业结构亟待升级,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转变,传统发展模式需要转型与创新。
近年来,温州尝试改变“温州模式”这种资本内源性和封闭性的特征,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了“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经济发展战略。该战略试图借用外力驱动内力,着力推动温州民营企业与国外资本嫁接,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转换,提高温州民营企业和温州制造业的竞争力,使温州经济走上“民外合璧”发展的新轨道。
“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战略的提出,是“温州模式”迎接新的经济发展环境挑战的需要。近2年来,温州经济增速迅速下滑,重要的直接原因是始于2003年被人们称之为“成长烦恼”的生产要素荒的影响,包括土地、电、水、原材料、资金等生产要素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制约,温州要素支撑和环境承载已经难以为继。而生产要素荒的背后则是技术进步缓慢、产业升级不够、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等深层次原因。而要解决温州经济发展中的这些深层次问题,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所以,温州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既要充分发挥温州民营经济高度发达的优势,又要改变传统温州工业化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以民引外”无疑成为一个具体的“突破口”,“以民引外、民外合壁”战略也就成为新环境下温州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战略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依托高度发达的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通过吸引外资企业、推动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合作,进一步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打造温州经济发展的“双引擎”,逐步形成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比翼齐飞的经济发展格局,实现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层次提升、竞争能力提升和发展后劲提升,把温州现代化进程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若干类型
1.“软资源”引外
“软资源”引外,亦称为“无形资产”引外,指温州民营企业通过品牌、市场、网络等“软资源”来吸引外方企业或者个人,进而实现与外方企业或者个人的合资或合作。在这种模式下,中外双方企业着眼于“软资源”的融合或者共享,从而实现双赢。包括:
(1)品牌联合。“品牌联合”,指温州民营企业和外方企业通过品牌的联合,吸收双方的顾客群,从而开拓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品牌联合的主要特征就是双方建立联合品牌,然后使用联合品牌开拓市场。目前,温州已经拥有25个中国名牌产品,15个中国驰名商标,82个国家免检产品,品牌优势显著。2004年9月,通用与正泰签订协议,合资组建通用正泰(温州)电器有限公司,生产4大系列200余种规格、贴有“通用正泰”商标的低压电器产品,成为温州以品牌联合的形式实现“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典型代表。
(2)网络共享。“网络共享”,指温州民营企业和外方企业相互利用对方的生产和营销网络,生产和销售各自的产品。这种模式是温州民营企业在“以民引外”的实践过程中的一种制度创新,其典型代表是温州奥康集团。奥康集团与GEOX签订协议,规定双方实现网络共享。在国内市场,奥康将为GEOX加工面向全球市场的产品,参与其在亚洲市场销售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在中国的品牌推广、网络建设和产品销售;在国际市场,GEOX则允许奥康通过其全球的网络销售奥康品牌产品,并首推奥康品牌。
2.“零土地”引外
“零土地”引外,指温州民营企业利用自身闲置的厂房和土地资源,通过整体合并、土地入股等方式实现“以民引外,民外合璧”。“零土地”引外是对原有土地资源的一种集约式使用。
(1)引资扩股。“扩股增资”,指温州民营企业通过扩股增资的方式,接受外方企业有形或者无形资产投资,与外资合并成为新的合资企业。在新的合资企业中双方各自占有一定份额的股份。在此,“资”并不仅仅代表资金,而是既代表有形资产也代表无形资产。这种招商引资方式的特点就是外方企业在不增加或者少量增加新土地需求的情况下,向原有民营企业注入先进的技术、管理、制度、理念、资金等,使之“浴火重生”。其典型代表为浙江嘉利特实业有限公司,通过“扩股增资”,吸收日本国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投资建立了中日合资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合资后的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在原来基础新增加的土地需求不多,但却使企业在技术、管理、制度、理念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
(2)土地入股。“土地入股”,指温州民营企业通过闲置土地的折价入股,与外方企业合资建立新的企业,在新的企业中,双方各占有一定份额的股份,并且原有的民营企业继续保留。例如,温州联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利用原有的90亩闲置土地,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与美国幸运贸易有限公司一起创办了温州豪特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打火机、五金制品、印刷包装、服装服饰等产品,产品以出口为主。
3.“产业链”引外
“产业链”引外,指外方企业从整条价值链的角度出发,为了未来某种战略考虑,而将自身的有形或无形资产投向温州,并与处于价值链上游或者下游的当地民营企业结成某种松散或者紧密的战略联盟,从而实现价值链整合。这种招商引资模式成功的必要条件就是温州民营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重要的位置。例如,华峰集团最大的供应商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NPU )在看到华峰集团等中国企业对MDI 需求的强劲增长后,决定在瑞安经济开发区投资年产5万吨MDI ,年产值可达13.5亿元的MDI 蒸馏分离精制装置项目。日本NPU公司之所以选择在瑞安经济开发区投资,是出于自身未来发展战略的考虑,希望随着华峰集团公司的发展,自身在华业务也能跟着增长。从某种程度讲,如果没有华峰集团等企业的需求,也就没有NPU 公司在瑞安经济开发区MDI 蒸馏分离精制装置项目的投资;如果没有华峰集团的发展壮大,NPU 公司也就很难取得自身在华业务的增长。
4.“文化牌”引外
“文化牌”引外,指外方企业在看到温州民营企业在某些领域与自身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后,为了实现双方共同的目标,决定与民营企业进行合资,其关键是双方企业在理念和精神上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进而能够相互融合。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家与企业家之间的合作,企业合作的成功,也是企业家之间理念和精神融合的成功。有着15年创业奋斗经历的夏梦服饰公司在建厂伊始,就树立了先进的价值理念,即通过精益求精的质量追求,打造国际知名的服装品牌。夏梦对于质量的追求甚至到了十分“刻板”的地步,为了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夏梦的生产加工能力往往要大于实际产量的20%左右甚至更多,这种做法一直保持至今。为巩固中国市场地位而寻找本土合作伙伴的国际服装领袖企业意大利杰尼亚集团,在了解到夏梦的这种价值理念以后,于2003年与夏梦服饰公司签约,双方各持50%的股份,成立中意合资夏梦·意杰服饰有限公司,并保留了“夏梦”的品牌。目前,该品牌产品每套国内售价已从原来的3000多元上升至10000元以上,利润在原有基础上翻了两番。
5.“迂回型”引外
“迂回型”引外,指采取虚拟经营的温州民营企业通过本地化生产的方式,将外部生产活动转移到温州。一是对温州当地企业进行整合,充分利用企业闲置的生产能力,在没有新增投资的基础上,将外部生产活动转移到温州;二是吸引为虚拟企业供货的外方企业到温州进行投资,在引入新增投资的基础上,将外部生产活动转移到温州。例如,著名服装品牌森马,在通过虚拟经营的方式发展壮大以后,积极实施本地化生产,目前已经筛选出温州惠邦服饰、瓯康制衣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作为第一批意向合作单位。另外,在美特斯·邦威宣布提出本地化生产后,已有供应商积极准备到温州投资,为美特斯·邦威的虚拟经营提供生产服务。“迂回型”引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温州虚拟企业来讲,可以加强对生产活动的控制,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对在温州加工的企业来讲,可以扩大业务,增加收入;对温州地区来讲,可以完善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扩大就业,增加税收。
6.“借外脑”引外
“借外脑”引外,指温州民营企业通过与外方著名品牌或个人进行技术上的合作提升产品层次和技术含量。在“以民引外”过程中,民营企业通过资金等“硬资源”交换技术等“软资源”,但是并不伴随企业产权的转移。例如,庄吉与意大利纺织服装工业委员会的六名成员之一、著名设计师毛里齐奥·巴达萨的合作。齐奥·巴达萨里每年都为庄吉提供400多个服装款式,同时庄吉内部的设计师每年也要到意大利进行交流、学习。庄吉以意大利著名设计师提供的服装款式参考,根据国内的特点,再进行本土化改造、征求经销商意见,最后每年可以推出七八十个新款式。
7.“走出去”引外
“走出去”引外,指温州民营企业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到国外建立营销网络、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从而使自身的技术、管理、制度、理念得到提升。民营企业通过“走出去”,可以较好的利用国际资金、市场、人才、资源等,从而进一步壮大企业。所以,民营企业主动“走出去”也是“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一种形式。例如,康奈集团至今已在欧美多个国家开出100多个专卖店,并且通过与欧美商业企业合作,让产品进入各国超级市场和品牌商店。康奈定位中高档皮鞋,零售价每双超过60欧元,并在世界50多个国家注册了康奈商标,有效保护了自己的知识产权。通过积极的“走出去”,康奈改变了温州企业在国外“低价、低质、低服务”的不良形象,成为温州民营企业成功实施国际化的典型案例。
三、“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实施效果
经过各方努力,温州“以民引外,民外合璧”表现出了势头增强、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形式多样等特点。据统计,2005年温州合同外资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实际利用外资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1.4%;合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均经济发展地区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1.实现民营企业“四大提升”
(1)技术提升。由于先天和后天原因,包括温州在内的中国民营企业在技术上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相比往往有着较大差距。这种技术上的差距造成民营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低层次。通过“民外合璧”以后,民营企业实现了竞争力的大大增强。例如,合资以后,嘉利特实业有限公司目前实现了三个国际一流:生产管理技术、试验中心、热加工车间装备和工艺技术。目前,企业直接参与国内重大项目招、投标的实力极大增强,已走在了同行业的技术前沿。
(2)管理提升。包括温州在内的中国民营企业通常采取家族式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在企业建立初期是有效的。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弊端也就逐渐显露出来了。例如,管理水平不高,制度的实施力度不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内部监控不严,漏洞较多;责、权、利不明确,等等。在实现“以民引外,民外合璧”后,合资企业能够引进外方企业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例如,夏梦在与杰尼亚合资后,企业各个岗位人员的选派都必须经过科学的程序,克服了原有的随意性。
(3)制度提升。对家族企业来讲,封闭的股权结构和所有权经营权混同是制约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通过与外方合资,引入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促进家族企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例如,夏梦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合资以前,企业绝大部分股份都掌握在陈氏三兄弟手中,并且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混同,企业总经理、部门经理等重要职位都是由陈氏家族人员担任;合资以后,在夏梦·意杰服饰有限公司中,中方和外方各占50%的股份,实现了股权的稀释;同时,企业实现了经营权和管理权的分离,逐步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4)理念提升。由于外部环境、自身规模、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原因,包括温州在内的中国民营企业在日常经营中过分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事实上,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要建立先进的发展理念,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合资后的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其经营理念是“节约资源、注重环保、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在日常的运营当中,公司严格贯彻这一理念:提倡用铅笔,公司所有纸张包括名片都必须用再生纸,便笺正面使用了必须反过来再用;主张以人为本,“愉快工作,享受生活”;强调依法纳税,2004年企业销售收入比合资前增加了50%,缴纳增值税翻了一番。
2.实现区域经济“四大提升”
(1)产业层次提升。目前,在温州引进的项目中,许多都是科技含量很高,能够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大项目。因此,带动效应十分明显。例如,多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计算机外部设备、数码通讯设备生产项目,等等。这些项目的引进,对于提升制造业水平,把温州打造成为国际先进制造基地有着重要作用。在实施“以民引外,民外合璧”中,温州同样十分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壮大。目前,五星级的香格里拉大酒店已开工建设;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圣达特公司旗下的豪生国际酒店已与温州万和酒店投资公司签约;零售业方面,易初莲花、百安居、兆丰和家得福百货已获批准;卫生项目招商引资方面,总投资4.5亿元的温州首家中外合资综合性医院——温州港安国际医院项目也已签约。随着第三产业的招商引资,温州的产业结构水平势必迅速获得提升。
(2)企业层次提升。随着温州“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战略的实施,大量的跨国企业与民营企业实现了合资、合作,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在引进外方的资金、技术、管理、制度、理念后,获得了企业层次的提升——规模迅速扩大,知名度显著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加,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例如,合资以后的嘉利特由原来的“名不见经传”的区域性企业,成长为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全国乃至世界性企业。
(3)竞争能力提升。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形成的产业集群是温州经济发展的最大特色,也是温州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来源。通过“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温州的产业集群获得显著提升:一是随着产业层次的提升,产业“低、小、散”的情况得到改善;二是随着民营企业向产业链两端扩展,改善了民营企业上游产业投入物的供给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的现状;三是随着龙头企业的形成,温州产业集群也逐步从“小企业群生型”向“大中小企业共生型”升级;四是温州民营企业融入全球价值网络,参与国际合作,使温州产业集群由区域性分工扩展为全球性分工。
(4)发展后劲提升。温州经济成分较为单一,民营企业在数量、工业产值、上缴税收、外贸出口、从业人员上,分别占全市的99%、96%、75%、95%、80%.但事实上,单一的企业制度是有缺陷的,不利于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长期以来,温州经济发展主要是一种“内源拉动”,完全靠自身的资本积累,经济发展是一种“单引擎”机制。“以民引外,民外合璧”能够把温州经济提升放到一个新的起点上,由原来的“单引擎”机制演变为“内源拉动”和“外源拉动”相结合的“双引擎”机制。
3.实现和谐温州“四大提升”
(1)员工社会保障提升。过去,包括温州在内的中国民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趁劳动者求职心切,与劳动者或以口头协议代替劳动合同,或签订显失公平的劳动合同,或以劳务合同代替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得不到保证。据浙江省统计局2002年的报告,民营企业加入社会保障的情况很差。在抽样调查中,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国有企业为93.1%,集体企业为88.9%,民营企业仅为53.7%;失业保险的参保率,国有企业为72.0%,集体企业为58.7%,民营企业仅为24.1%;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国有企业为79.9%,集体企业为60.9%,民营企业仅为37.0%.合资以后,在外方的带动下,民营企业在用工问题上走上了合法化、规范化的道路。调查发现:“以民引外,民外合璧”中建立的几家合资企业大都十分踊跃的为员工投保,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障程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2)员工工作环境提升。调查发现:通过“以民引外”实现“民外合璧”的企业,在员工工作环境方面大多有了明显改善。例如,合资后的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建立了新的标准联合厂房,使员工的工作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公司还在联合厂房中设置了供员工休息用的茶水吧,上午下午各有一次休息时间,以供员工饮用咖啡、茶水;在办公区,每个楼房也都设有供员工休息用的茶水吧。公司把食堂看成是体现人性化的重要场所,投资226万元建造装修了一个明洁、温馨的食堂,改善用餐环境。这大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培养了员工的向心力和忠诚度。
(3)员工收入水平提升。过去,包括温州在内的中国民营企业往往以最低工资标准为参考来确定职工的劳动报酬,尽量压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拖欠、克扣、压低职工工资的现象比较普遍。许多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超时劳动问题,不发加班费,使员工所得少于法定最低工资。调查发现:温州合资以后的民营企业,员工的收入普遍得到提高,拖欠、克扣、压低职工工资的现象大大减少,并且对于加班,也能够按规定发放加班费。合资后的企业一般投资大量的资金用于改善员工的生活环境,这也相对地提高了员工收入水平。
(4)企业生产方式提升。调查发现:合资以后的企业大都非常重视环境整治和安全生产问题,主动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促使自身的生产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例如,法国罗赛洛明胶集团与浙江三帆明胶厂合资建立罗赛洛(温州)明胶有限公司以后,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技术改造,采用世界先进的清洁技术、安全生产和循环经济。同时,公司提出污染最小化、成本最低化的改选方案,改选后的生产线比改选前减少排污7.5%,实现用水量最少化、废水最少化和污水处理高标准化。
四、“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基本经验
1.不是削弱民营经济活力,而是进一步激活民营经济活力
民营企业是温州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为温州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没有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就没有温州经济的今天。但是,由于许多先天和后天原因,包括温州在内的中国民营企业在技术、管理、制度、理念等方面与国外有着很大的差距。为了更好的学习跨国公司或者其他先进企业的经验,激活民营经济,温州政府提出了“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发展战略。
(1)引进先进技术,激活成本优势。过去,由于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和资源配置等原因,温州民营企业在许多产品上的成本优势十分明显,市场占有率也非常高。例如,温州桥头镇生产的纽扣已占全国市场的93%;温州的剃须刀、锁具和眼镜分别占了全国市场的60%、65%和80%.但是,随着资源约束日益明显,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与国内许多地区相比,温州民营企业目前在许多领域里已不再具有成本优势了。同时,在遭遇到反倾销以后,许多以外销为主的产品难以出口,因此相对于国外的低成本优势也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激活民营企业的成本优势,温州提出“以民引外,民外合璧”,引进先进的技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此时,从国内看,对于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来讲,有形资产不再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因此,温州民营企业可以依然保持较明显的成本优势。从国外来看,产品技术含量提高,能够以较高的价位销售,既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也可有效避免反倾销的发生。
(2)引进先进管理,激活资金优势。温州藏富于民,有着非常显著的资金优势。据统计,仅仅2006年1月18日——28日期间,海外温州人通过银行汇至温州市区的资金就达49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近4亿元。但由于民营企业主要采取家族式管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会在日常管理方面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受管理水平制约,民营企业家并不热衷于扩大企业规模。另外,由于缺乏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民营企业也很少从事以扩大企业规模为目的的融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温州的资金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例如,正泰集团在与通用合资以前,一直坚持“零贷款”的保守财务理念,但通过合资引入了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后,上海正泰公司从银行借入了大批资金,筹建了一个占地150亩的高压及输配电产业基地。
(3)引进先进制度,激活关系优势。温州市有750万人口,另外有210多万人常年在外经商游历,其中有50万移民海外。温州人家庭和宗族观念非常的强,凭借血缘亲友等层层叠叠的关系,编织起复杂但又十分牢固的关系网络,每一个温州人都是网上的一个结点。全球范围内的关系网曾一度是温州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优势之一。但温州关系网的发展,出现了自我封闭的倾向,温州人作为一个群体无法同外部进行有效的合作,从而对温州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以民引外,民外合璧”,可以促使民营企业由家族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从而引进外部资源,实现温州关系网同外部关系网对接。对接后的关系网络不再是封闭的网络,是能够与外界进行交换,并不断自我发展的网络。
(4)引进先进理念,激活文化优势。以叶适为代表的温州永嘉学派从现实主义的思想出发,高举“事功”旗帜,成为当地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对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发展家族产业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但是,随着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了:过分的实用主义会导致企业忽略社会责任,忽略自然环境保护,这对于温州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通过“以民引外,民外合璧”,引进先进理念,提倡企业社会责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温州。此时,在加入能够反映时代精神的、有着深厚哲学思想内涵的新成分后,温州的传统文化优势得到了激活,成为温州新一轮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不是一般的承接产业转移,而是注重高质量产业对接
过去,许多城市在引进外资的时候,往往是以引进项目为唯一目的,而对于项目的产业带动效应,以及项目对自身产业带来的影响不太关注。在具体做法上,往往是划出一片地,通过外商独资或者中外合资的方法让外资进来,而对外资项目所处的行业状况不加区别。在此过程中,引进项目的数量与规模是招商引资情况的唯一评价标准。这种引资方式容易对原有的民族工业造成冲击,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不明显,甚至在有些情况下,由于破坏了本地区的产业生态,因此会阻碍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而温州在实施“以民引外”的过程中,不再停留在一般的引进项目层面上,而是更加关注产业的对接情况,关注引进的项目是否与地区产业生态兼容,关注引进的项目能否带动温州的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在此过程中,引进项目的质量,以及能否有效的实现产业对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成为评价“以民引外”效果的主要标准。这种引资方式引进的项目与原有的民族工业主要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是一种“竞合”,因此对地区经济的带动效应也会十分明显。从产业结构看,温州农业产业化不快,制造业层次和水平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整体素质不高,主要依靠低成本优势。而就发展阶段来讲,温州人均GDP 即将进入3000-4500美元,是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温州在实施“以民引外”的时候,提出了“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总体要求,以此助推民营企业及本地产业及时升级。
3.不是单向式接收产业,而是双向式有进有出
长期以来,温州已形成了一批以市场化网络为基础的分工精细、联系紧密、生产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它们作为温州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主体,为温州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目前这些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建立在低成本要素和精细分工为支撑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以人际关系和市场网络为支撑的营销网络和营销能力基础上,由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企业主要在规模、价格等低层次上竞争,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从集群类型上属于“小企业群生型”,并且综合实力弱,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同时,任何产业集群都是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随着迅速增加的资源竞争导致成本增加,将会出现集聚不经济现象,产业集群也会随之消亡。为使集群能够持续下去,需要适时对产业集群进行战略调整和再定位,如整顿竞争环境、促进产业升级、鼓励技术升级,等等。鉴此,温州在实施“以民引外”,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时候,不是单向的接收产业,而贯彻产业有进有出的方针。
温州的要素资源相对匮乏,特别是土地资源十分紧缺,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调整产业结构,通过“腾笼换鸟”的办法提升产业层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从温州的角度讲,要缓解要素制约,推动产业升级,必须鼓励和支持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等产业和企业有序的走出去,腾出发展空间。从企业的角度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也需要在跨区域的要素整合中获取新优势,实现新的扩张。许多地区十分害怕产业的外迁,认为产业的迁出会造成本地区GDP 的减少,进而造成地区财政收入减少,所以,在产业转移问题上百般阻挠。温州认为产业转移是资源禀赋限制的结果,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是温州产业集群战略调整的需要。因此,在“以民引外,民外合璧”中,温州首先鼓励企业将资源消耗型或者不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转移出去,改善竞争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延续与升级。
4.不是粗放招商引资,而是强化内涵增长
许多地区在招商引资中,往往采取一种粗放的招商引资方式,即“捡到篮里都是菜”。在引进项目的时候,往往不分优劣,不加选择,不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片面追求企业数量和GDP 扩张,往往导致引进的产业“低、小、散”,引进的企业生产方式粗放化、能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缺乏增长潜力,既占用了有限的能源、土地等资源,也影响了生态环境,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招商工作看似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则得不偿失。而温州的“以民引外,民外合璧”采取的是一种集约式的招商引资方式,奉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招商思路。在引进项目的时候,由原来的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和“选资招商”转变,以科学发展观为前提,克服片面追求速度和数量的倾向,力将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统一起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温州通过利用“绿色门槛”、“技术门槛”和“投资门槛”,排除“低小散”项目进区,吸引境内外大集团、大财团落户开发区并设立产业基地,在开发区形成产业链招商“洼地”,使开发区新引进的项目具有资源节约型、科技创新型、产业带动型、生态环保型和高附加值特点,实现利用外资“从单个项目招商向产业链招商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
(1)利用“绿色门槛”,提高环保标准。为了使引进的项目能够符合环保要求,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温州的“以民引外”打出“生态牌”,把发展绿色产业、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每一个项目引进,环保部门率先介入,要有话语权,抬高项目引进的环保“门槛”。对那些高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即使投资再多也要拒之门外。对那些过去已经入驻的污染企业,要限期加以整改,如果迟迟不能达标,就要遏令搬迁。另外,温州积极编制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出台一批政策措施,逐步探索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建立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库,加强循环经济项目招商引资的力度,坚持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原则,切实做好污染源防治工作。
(2)利用“技术门槛”,提高技术标准。在实施“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战略中,温州设置严格的“技术门槛”,协助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明显的项目。温州在重点行业和新兴行业中选择20个重大科技合作给予支持,加大高技术项目产业化扶持力度,全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为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落地优先落实土地和指标,争取列入国家、省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计划。另外,在引进项目的时候,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是盲目追求高新技术,而是注意外方项目与民营企业的对接,促进民营企业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3)利用“投资门槛”,提高规模标准。温州开发区招商引资重点瞄准3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并且注意加强重大工业项目和高技术项目的推进工作,建好重大工业项目和高技术项目库,做好项目的指导、推进和跟踪服务,一旦条件具备,立即上报,并帮助企业做好列入省重点工程的争取工作。另外,温州进一步破除思想障碍,重点在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精心策划、筛选、储备、包装、推介一批规模大的重点招商项目,切实做好招商项目的规划、用地等基础工作,确保投资规模大的一些招商引资项目能够成功落地。
5.不是为了引外而引外,而是倒逼政府提高服务水平
“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战略的提出不仅考验企业,更是考验政府。政府服务水平的高低,成为“以民引外,民外合璧”项目成败的关键。因此,对温州政府来讲,“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成为一种倒逼机制,促进了自身服务水平的提高。
(1)树立服务意识,加强项目引导。温州政府注意到:“以民引外”是一种市场行为,是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的一种双赢的合作行为。在此过程中,民营企业是一种“经济人”,根据自身的利益选择是否与外方合作,而政府仅仅是起到一种“服务”的作用,其职能定位应当为出台良好的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外商能够下定决心进行投资。在“以民引外,民外合璧”这种倒逼机制的作用下,目前,温州政府的服务意识大大加强,改变了以往“以政府为中心”的意识,树立了“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意识,并提出了“全力打造政府服务品牌”的目标。
(2)提高服务效率,加快项目审批。在“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战略的督促下,温州政府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再造审批流程,实行投资项目全程代理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了方便服务对象,温州市33个机关部门在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立了服务窗口,基建审批、企业登记注册、出入境办件、人才引进、招商引资审批等,实现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目前,温州市审批事项已由原来的1461项减少到497项,总体审批时间缩短18.6%.对企业登记和基建项目审批,还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审批时间分别从60天和150天缩短至20天和60天。
(3)改善服务态度,促进项目实施。为了提高自身的服务态度,促进“以民引外,民外合璧”项目的顺利实施,温州在前几年开展“效能革命”的基础上,采取以“外力驱动内力、以结果倒闭过程、以基层促进机关”的方法,组织开展“万人评议满意和不满意单位”活动,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市民代表等各界人士,对市直各单位进行评选,把机关部门和干部作风好坏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让群众说了算。对被评为不满意单位的,予以通报,并扣除年终奖的50%,连续两年不满意的,调整领导班子;单位考核处于末位的干部,离岗培训,限期整改。经过整顿后,目前,温州市机关干部的衙门作风少了,热情服务的多了;真抓实干的多了,搞形式主义的少了;办事拖拉的少了,讲求效率的多了。
(4)加快服务国际化,做好项目推介。为了促进“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战略的实施,温州政府通过行业商会与国外相关投资促进机构建立联系。市政府和国家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共同主办了民营企业(中国·温州)对话世界500强活动,搭建温州民营企业与世界500强、著名跨国公司沟通平台。在省洽会、香港浙江周、日本、韩国投资环境说明会、厦洽会及法国浙江周等各种大型招商引资展会上,组织、动员民营企业参与,引导民营企业与外资合作和交流。另外,温州政府还通过对全市重点骨干企业和利用外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和分类指导,设立了项目跟踪和月报制度,充分挖掘招商资源,挑出一些带动性强、关联度高,能够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的项目,对他们进行包装、并向国外推广。
五、结语
“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战略给独具特色的温州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了新的内涵。虽然现在我们还无法判断将来是否会产生一种“新温州模式”,但是温州模式从此将踏上转型与提升之路是必然的。温州模式逐步将从依赖地缘人脉关系的内源封闭式的发展道路,转向基于世界资源、国际市场的更加开放式的发展新路径。温州模式的的这种转型与提升是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以后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一种以高度发达的民营经济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吕政。中国工业发展报告——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2005)[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裴长洪。开放经济新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王延中。民外合璧,突破发展瓶颈[N].温州都市报,2006-01-23.
[4]黄群慧,李海舰,王延中。温州模式的转型与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03-21.
[5]李海舰。凸现特色,实现四大提升[N].温州都市报,2006-01-23.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enzhou Model
The Research Group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CASS ,Beijing 100836,China )
Abstract: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enshou encountered a series of“negativeceiling effect”for the last years and needs to develop a new model.The implementof the strategy of“Absorbing foreign investment based on Chinese non-governmentcapital and combination of Chinese non-government and foreign capital ”has broughtsubstantial content ,and created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dual engines”combined internal with external pulling force ,carrying the Wenzhou modernizationto a new stage.
Key Words :Wenshou model;absorbing foreign investment based on Chinese non-governmentcapital ,combination of Chinese non-government and foreign capital;transformation
[作者简介]李海舰(1963—),男,山东维坊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王延中(1963—),男,山东东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学博士;黄群慧(1966—),男,河北石家庄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管理学博士;原磊(1980—),男,山东荣成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徐素友(1971—),男,安徽金寨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温州民营经济嫁接外资发展研究”,该课题组顾问为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佳贵研究员,课题组组长为李海舰,其成员有李海舰、王延中、黄群慧、原磊、许素友。
来源:http://gjs.cass.cn/zxkycg/ymywmwhb.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