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工人出版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经济参考报》合作举办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跨越”高峰论坛暨《动力变革》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想就两个问题谈一点认识。
一、高质量发展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緑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把经济体系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谋划和推进各个组成部分和整个系统的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而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正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目的。这是第一。
第二,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都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确定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没有经济体系的现代化,便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尤其要看到,高质量发展和经济体系现代化都是发展变化的动态概念,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兴起发展,这既有利于我国发挥后发优势,跟上世界科技、经济现代化潮流,也使我国面临严峻挑战和空前压力,我们在发展进步,发达国家也在发展进步,而且可能进步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抓紧时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有可能拉大同世界现代化国家的差距,甚至可能影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和目标的如期实现。所以,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都是实现两步战略目标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都是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解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中心任务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包括:推动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才能持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不断提供更好、更新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不断升级的需求。推动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高质量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才能使人民群众渴望的清新空气、洁净水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逐步得到满足。推动协调成为内在要求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才能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得到加强。推动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才能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改革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和强大动力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现代市场体系和全面开放体系,才能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和发展活力,为发展培育新动力、拓展新空间。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经济体系,都是推动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举措。
二、关于着力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是首次把产业体系从历来讲的三次产业拓展到把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融入进来,并且强调三者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这是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新潮流,并针对我国发展的现实矛盾作出的决策部署,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举措。实体经济是发展的主体和基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人力资源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四者的协调、同步、融合、互动发展,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显著特征,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壮大国家经济实力的基本路径。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高端制造业和国际竞争力很强的企业,其共同点都是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拥有强大的研发和创新人才队伍,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高,有上市融资和风险投资等金融对创新的有力支持。我国制造业之所以处在国际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主要原因在于源头创新短缺,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研发投入和创新人才不足,金融存在“脱实向虚”,对实体经济和创新支持𣎴够。要围绕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一是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国是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生活、生产、建设、国防等各个方面的基本需要,都要依靠我国实体经济供给,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这个根基。但是,加强和发展实体经济并不是再走铺摊子、扩大规模的老路,而是要使实体经济内涵发展、由大变強。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解决实体经济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突出矛盾,加快从数量规模扩张切实转向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
二是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改变着产业发展模式,科技创新对产业变革和发展的引领、渗透、促进作用空前強大。要紧紧抓住创新引领发展这个牛鼻子,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础研究,加強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实现产权有效激励。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努力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三是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金融是市场经济中配置资源最重要的手段,对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收入分配发挥着重大作用,在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加注重供给侧的存量重组、增量优化、动能转换。努力促进金融和实际经济、金融和房地产、全融体系内部这三个方面的良性循环,在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是增强和优化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我国有9亿多劳动力、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每年还有1300多万大学和中专毕业生,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都具有相对优势。但是也要看到,人力资源总量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2012年以来我国适龄劳动力总量和比重连年下降,据预测,未来青壮年劳动力下降幅度更大,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人力资源结构和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劳动力数量减少的同时,转向以质量优势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根本的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的高昂精神状态推动各项工作。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