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95 次 更新时间:2018-01-26 15:22

进入专题: 供给侧改革   现代化经济体系  

刘伟 (进入专栏)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基础上,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推进这两方面建设,均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具有客观必然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体现,就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从根本上决定了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运动方式没有变,决定了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其基本运动方式没有变,仍然是“发展”与“需要”之间的矛盾,解决途径仍然是通过“发展”满足“需要”。因此,尽管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意味着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它通过使供给体系有效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从而使“发展”与“需要”相互联通并且有效匹配。因此,在新时代,发展特别是作为社会发展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需要从供给侧发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要求在发展中必须下大力气解决供给侧问题。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两端——“需要”和“发展”本身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历史性变化,从而使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内涵相应发生深刻变化,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制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根源在于供给的质量和效益、结构和水平以及创新能力不够高,表现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等。这些突出问题,本质上是国民经济供给侧的问题,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不够发达,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出发点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只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解决重大结构性失衡,为彻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有效化解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是能有效应对风险的经济体系。当前,我国经济“双重风险”并存,既有成本推动的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又有需求疲软导致的经济下行风险,其原因主要集中于供给侧。比如,出现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原因是供给侧的要素成本上升;投资需求增速放缓的深层原因在于供给侧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找到有效投资机会;消费受到一定抑制的主要原因是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因此,克服“双重风险”并存的新失衡,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了建设协同发展产业体系的关键

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了建设协同发展产业体系的关键。

全面提高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发展实体经济是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的核心和关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正是振兴实体经济。与需求侧管理把着力点放在需求端、消费者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在于供给端、生产者。这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作为第一生产要素的劳动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眼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二是与生产资料结合的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三是企业与企业的集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完善产业组织,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些举措必将激发经济活力,加快增长动力转换,全面提高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水平。

全面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质量是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用新供给引领需求发展,从三个层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质量提升。一是优化科技、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水平,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二是优化现有供给结构,通过调整现有产品供给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从深层次上解决供给同需求错位问题;三是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大力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生产端入手,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和质量,为经济持续增长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契合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的要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实现三者有机统一。只有三者有机统一,才能最大限度破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束缚,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要求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只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成功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有利于实现市场机制有效。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原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像需求管理那样停留于总量干预,而是要深入影响生产者和经济结构,因而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既遵循市场规律、善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又让政府勇担责任、干好自己该干的事。为此,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地方保护等,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要发挥好政府作用,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

有利于提高微观主体活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和各种类型的产权得到清晰界定、严格保护和顺畅流转,以保障良好市场秩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定市场预期。现阶段特别需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同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目的是贯彻等价交换原则,提升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真实性,现阶段特别需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与做法,尤其是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同时,完善市场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决定价格的作用。通过这两大改革,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有效提高微观主体活力。

有利于实现宏观调控有度。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改变宏观调控方式,把总需求调控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一起来,把短期调控与长期调控、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控统一起来,以适度的总需求管理创造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利环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总量失衡深层矛盾的有效解决。当前,应大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健全金融监管体系,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26日 07 版)



进入 刘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供给侧改革   现代化经济体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制度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809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